给青年一个支点,让他们撬动地球

作者: 毕若旭 裴思童 余冰玥 刘胤衡 程思 张茜 来源:中国青年报2023年10月25日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毕若旭 见习记者 裴思童 余冰玥 刘胤衡 记者 程思 张茜

    深知青年终有一天会成为社会中流砥柱的尼日利亚青年议会议员马尔万·赞博·奥马尔,把为青年权益奔走看作是一件“很酷的事”。

    2018年以前,尼日利亚法律不允许30岁以下的青年竞选政治职位,青年议会提交了一份降低参选年龄的提案。随后,该国议会开始研究。如今,25岁及以上的年轻人已经可以参与竞选。“这是一个相当大的成就,现在非洲其他一些国家也在效仿降低参选年龄的举措。”奥马尔说。

    尼日利亚青年议会在全国共有109个成员,致力于推动青年相关的政策。在该组织的推动下,2020年尼日利亚总统签署通过了一项国家青年投资基金,帮助中小型企业改善资本、提高市场占有率,“这是在过去30年中这个国家里从未发生过的改变”。

    奥马尔表示,这个国家有2.2亿人口,其中62%是青年。“我们必须要做这件事,让青年认同自己的国家并留在这里。即便有来自其他国家的帮助,也没有人能比我们自己更好地推动这个国家的发展。”奥马尔告诉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我们呼吁,各方要大力倡导青年优先发展理念,将青年工作纳入国家和国际发展战略。”2022年7月,世界青年发展论坛参会代表共同宣读的《青年优先发展国际倡议》里说。

    在很多国家,释放青年人潜力的尝试正在进行。

    来自新加坡的黄丝敏希望“同富有激情的年轻人合作”。2021年,她所在的“艺术之浪”工作室决定发起“100位创意者计划”项目。他们认为,青年人通常有很好的创意,却缺乏足够的前期经验和组织技能。他们希望帮助年轻人弥补这一差距,将创意变成切实可行的事业。

    黄丝敏通过网络招募了10名青年,分别是环保主义者、艺术家和残疾人等。工作室给青年创业者提供创意指导和每月700美元-1400美元的生活津贴。他们支持的一位青年创业者设立了一个“表演节日”,为缺乏表演机会的年轻人提供舞台。黄丝敏还非常喜欢一名青年提出的“教你如何说‘不’”的小指南,“如果你在几个月内拒绝了3次,你便可以从我们这里得到一杯免费的咖啡。”一个名为“自我关怀”的项目希望帮助年轻人探索自我,吸引了超过1000名青年参与,并获得了5万新元的风险投资。

    关注青年权益,让世界听见青年之声

    马来西亚青年伍玥莹这样描述自己:出生在一个边缘家庭,中学时欺负老师和同学,被校长骂作“流氓”……曾是“边缘青少年”的她,现在是“马来西亚青年可持续发展目标峰会和特别代表”项目的策划人。

    朋友的一个邀请改变了她。“你要不要学打鼓?”她跟随朋友来到一个青少年活动中心,那里不仅可以学乐器,老师还会带他们到不同的社区做服务,帮助他们塑造良好品格。“你要有足够的耐心,让人重新相信你。”这里的师长不在意她的过往,而是帮助她发现自己的兴趣和价值。正是在这样的善意之下,伍玥莹的学习和生活重回正轨,考上大学,逐渐成为了一名青年领袖。

    自身经历让伍玥莹看到了关怀和机会对年轻人的意义,也让她决定做更多事来推动青年发展。2021年起,“马来西亚青年可持续发展目标峰会”开始举办。这个平台向青年提供关于可持续发展的知识、资源和技能,鼓励他们从可持续发展角度采取行动,讨论如何在各自社区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伍玥莹在组织活动时特别关注不同的群体,例如有视力障碍、行动不便、难民身份或原住民身份的人。她也亲眼见到被给予舞台的年轻人如何大放异彩。例如,在今年的峰会开幕式上,一群听障青年音乐人,靠着分辨乐器的振动频率,带来了一场精彩的架子鼓秀,“展示出了惊人的才华”。

    来自菲律宾的西蒂·那兰达·兰迪乔·阿里致力于为少数群体的权益而努力。阿里是一名职业律师,也是当地人道主义法律援助基金会的志愿者。该组织的项目“保护人权进行中”,关注服刑者尤其是青少年服刑者。在他们看来,这一群体是社会中容易被忽视的群体之一,需要有效的司法帮助。

    2021年起,“保护人权进行中”开始为服刑青少年举办研讨班,提供关于法律、人权等基础知识的课程。在阿里看来,服刑者离开监狱后,如何更好地融入社会,成为社会有用的一份子,是全社会共同的课题。“他们有权利接受知识和教育,并且应当获得再一次为社会作贡献的机会。”

    赋能青年发展,让青年力量改变世界

    当黑山青年企业家联盟发起的“漂移”项目召开今年最后一次会议时,负责人布拉托维克被深深触动:“我意识到,只要一点点拨款、导师指导和关系网络,你就可以从年轻人那里得到惊人的想法。而我们的一点点支持和推动,就可能让年轻人实现自己的梦想。”

    “漂移”项目面向全世界招募了16位导师,为年轻人提供必要的经验指导,帮助年轻人获得外部资金支持。同时,团队还会向当地政府游说,让社会理解支持年轻人的重要性。“目前市政当局为年轻企业家提供了5万-10万欧元的资金。”

    “漂移”所支持的项目中,一些已经落地。一个名为“可持续时尚”的项目致力于解决环保问题,“他们不生产新的材料,而是重复利用旧衣物,制作成不同的东西”。“共享停车”项目则针对黑山当地停车位紧俏的问题,创建了一个平台,用户可以租用其他居民短暂空闲的车位。“漂移”还推动了一个面向移民群体的创业项目,“在黑山,许多公司都缺乏足够的劳动力”,策划这个项目的年轻人想为移民建立一个专门的找工作平台,帮助移民学习语言和技能,从而找到雇主。“这些项目的负责人平均年龄只有24岁,他们有的是民用飞机工程师,有的是政治学家,还有人仍然是学生。‘漂移’帮助他们实现自己的创业设想,而他们的想法则同时反哺解决当地的社会问题。”布拉托维克说。

    项目落地后的成果让布拉托维克越发觉得,国家和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年轻人,“他们是那些活在当下并思考未来的人”。

    由白俄罗斯青年联盟发起的“白俄罗斯100个创意”项目,已经见证了青年创意如何在白俄罗斯乃至世界发挥作用。

    亚历山大·卢卡扬诺夫曾是2015年“白俄罗斯100个创意”项目的参与者,那一年,25岁的他凭借一个阻燃剂项目获奖。当时他组建了一支研究团队,他们发现,大多数火灾都是由低热量火源引起的。因此,他们希望制造出一种阻燃剂。在得到“白俄罗斯100个创意”项目支持后,他们开始了技术研究,开展了一系列测试试验,并成功开发出一种独特的产品,运用到消防服装中。

    “它能使我们摆脱消防员服装填充物中的过时材料,转而使用聚酯合成材料。它具有阻燃性能,而且重量更轻,能改变作战服的战术特性,提高部队抵御热流和火焰的能力。”如今,这项阻燃剂技术已经成功申请专利并应用到消防队服上,不仅服务白俄罗斯消防行业,还出口至乌兹别克斯坦、阿塞拜疆等国。

    现在,卢卡扬诺夫已经成为白俄罗斯青年联盟中央委员会第一书记,他告诉中青报·中青网记者,自2011年“白俄罗斯100个创意”项目实施以来,收到的申请多达1.7万份,已有3000多个创意化为现实。在2022年的1100份申请中,有121个项目进入了最终实施阶段,涉及工业和建筑技术、经济、医疗保健、生态、商业等领域。

    发现年轻人的潜力,并为他们的想法提供平台与资源,在卢卡扬诺夫看来,就如同中国人说的“如虎添翼”,“我们希望为青年插上翅膀,鼓励他们将科学发展进行到底”。


【责任编辑:曹竞,张丹珊,李沛然,聂亚栋】

乌镇里看非遗,“新市井匠人市集”亮相乌镇戏剧节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3-10-22 22:39:33

90后中国作家海漄获“科幻文学界的诺贝尔奖”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3-10-22 09:17:51

65岁的黄梅戏《女驸马》正青春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3-10-22 09:17:49

话剧《西哈诺》首演 传递世界戏剧的中国表达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3-10-19 13:51:24

《问心》:打造现实主义医疗剧的新范式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3-10-19 13:51:26

“与丝绸同行”彩墨画展在穗开展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3-10-18 11:08:51

电影《最好的相遇》举办北京首映礼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3-10-18 11:0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