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正文

推进发展 增进友谊(聚焦亚残运)

——国际人士积极评价杭州亚残运会

作者:记者 孟祥麟 崔琦 陆东 王亮 来源:人民日报2023年10月25日

杭州亚残运会轮椅击剑女子花剑个人B级决赛,中国体育代表团运动员和泰国体育代表团运动员(右)在颁奖仪式上握手致意。新华社记者 胡星宇摄

杭州亚残运会举重女子41公斤级决赛,中国体育代表团运动员郭玲玲在颁奖仪式上。本报记者 安博文摄

杭州亚残运会轮椅网球男子单打比赛,中国体育代表团运动员董顺江在比赛中。本报记者 厉衍飞摄

“桂花开了,来吧,来杭州吧!”从亚运会到亚残运会,杭州再次向全亚洲发出盛情之邀。本届亚残运会是我国继北京冬残奥会后举办的又一个国际残疾人体育盛会。接受采访的各体育代表团运动员、教练员和相关机构负责人对本届亚残运会给予好评,相信杭州亚残运会将进一步促进亚洲残疾人体育事业发展,增进亚洲人民的团结和友谊。

“本届亚残运会在竞赛场馆转换、无障碍环境打造等方面都很出色”

“我参加过许多残疾人运动会,我认为杭州亚残运会将是有史以来最好的一届。中国为推动亚洲残疾人体育事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亚残奥委员会主席马吉德·拉什德表示,“本届亚残运会在竞赛场馆转换、无障碍环境打造等方面都很出色。”

马吉德·拉什德曾多次来中国参加残疾人运动会,他见证了中国在推动残疾人体育事业发展方面取得的重要成就。

赛事之余,阿富汗体育代表团轮椅篮球队与浙江理工大学篮球队进行了一场篮球交流活动。

“很高兴与中国大学生交流篮球技术。”阿富汗体育代表团轮椅篮球运动员萨达特表示,“杭州亚残运会准备得很充分,在亚残运村以及比赛场馆,都能看到便利的无障碍设施和热情的志愿者。”

伊朗体育代表团田径运动员礼萨·哈塔米舒利获得杭州亚残运会田径男子400米—T38项目亚军,他在赛后采访中表示,能够取得满意的成绩,离不开赛事主办方的保障服务。

“中国人的热情好客给我留下深刻印象”

“运动员从机场到亚残运村、从亚残运村到赛场的交通很便捷,工作人员和志愿者都非常专业,中国人的热情好客给我留下深刻印象。”柬埔寨体育代表团羽毛球运动员瓦里森第一次出国参加国际残疾人运动会,这也是他第一次来到中国,他表示收获很大。瓦里森说:“接下来,我会认真打好比赛,积累经验、增长见识、结交新朋友。我还想在杭州转一转,感受这里的风光。”

“中国向世界奉献了一场精彩的亚残运会开幕式。”阿曼体育代表团田径运动员穆罕默德·哈里斯·穆罕默德·卡斯米非常欣赏开幕式的精彩演出,“我曾两次来到杭州,深刻感受到开幕式所展现的中国文化的丰富。”

“杭州亚残运会的各项筹办工作井然有序。”马尔代夫残奥委会主席艾莎·拿撒表示,杭州亚残运会无障碍环境的打造让她印象深刻。她期待,中马两国未来有更多体育交流合作。

“相信运动员们能在这里拥有良好的体验、享受运动的乐趣”

“感谢每一个人为本届亚残运会精彩呈现所付出的努力!”巴基斯坦体育代表团羽毛球运动员齐尚·古哈尔说,杭州亚残运会专业的办赛水平、周到的赛事服务让他十分感动,“我非常享受在这里的时光,希望能够跟更多运动员交流学习。”

在杭州亚残运会田径男子400米—T37决赛中摘得银牌后,泰国体育代表团运动员阿皮西特·泰普罗姆在采访中洋溢着灿烂的笑容。他认为,杭州亚残运会的组织工作非常棒,饮食、住宿、出行等各方面都安排得很妥帖。

老挝体育代表团田径运动员肯·帕提达表示,运动员相聚杭州、追求梦想,展现了亚残运会的魅力。

曾参加过2010年广州亚残运会的阿联酋体育代表团田径教练沙迦·图安表示,“本届杭州亚残运会生动体现了绿色发展和创新理念,亚残运村和比赛场馆都可以刷卡进入,十分便利。相信运动员们能在这里拥有良好的体验、享受运动的乐趣。”

【责任编辑:唐红】

乌镇里看非遗,“新市井匠人市集”亮相乌镇戏剧节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3-10-22 22:39:33

90后中国作家海漄获“科幻文学界的诺贝尔奖”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3-10-22 09:17:51

65岁的黄梅戏《女驸马》正青春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3-10-22 09:17:49

话剧《西哈诺》首演 传递世界戏剧的中国表达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3-10-19 13:51:24

《问心》:打造现实主义医疗剧的新范式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3-10-19 13:51:26

“与丝绸同行”彩墨画展在穗开展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3-10-18 11:08:51

电影《最好的相遇》举办北京首映礼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3-10-18 11:0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