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要闻 >正文

在难民营里播下创业种子

作者:胡文利 张丹珊 来源:中国青年报2023年10月25日

乌干达一个难民营里,青年发起创业培训项目。本版图片均由项目组提供

【国别】中国 【项目名称】北京友好城市国际青年交流营 【实施机构】共青团北京市委员会、北京市青年联合会

    本版图片均系全球青年发展行动计划典型项目的图片,从不同角度反映了青年推动可持续发展的工作。这些项目涉及消除贫困、消除饥饿与促进粮食安全、面向未来推进数字化技术使用、气候行动与绿色发展、促进包容和公平的优质教育、促进青年健康与福祉、促进青年就业创业等领域。

_______________

    在乌干达一个依靠救济的难民营里,一个由难民发起的创业培训项目孵化了51家企业,加速了10家企业发展。这是一群年轻人“释放潜能”的结果。 

【国别】匈牙利 【项目】“连接”职业规划导师项目 【机构】Konnekt协会

【国别】印度 【项目】引入青年咖啡馆促进发展 【机构】印度青年咖啡

    对世界上的大多数年轻人来说,读书、考试、应聘、工作是再正常不过的生活主题;但在乌干达纳基瓦莱难民营,大多数年轻人的“生活模板”却截然不同:他们往往无书可读,无事可做,人生字典里没有“规划”这个词。有人在日复一日蹉跎中丧失了意志力,沦为“瘾君子”或暴力犯。用维克多·马菲吉的话说,“他们每天都在失去”,这一切必须改变。

    平时,33岁的马菲吉会穿着花花绿绿的T恤,在难民营里给学生讲课,也会身着合体的西装,在不同的国际场合介绍他的项目和理念——是的,他是一名难民,也是一位努力改变现状的年轻人。

    为自己创造新机遇

    马菲吉来自刚果(金)东部戈马市。2012年,反政府武装“M23运动”在刚果(金)东部发动战事后,数万平民被迫逃离家园。马菲吉和家人逃到了邻国乌干达,开始了难民生涯。

    乌干达是世界上收容难民最多的国家之一。根据联合国难民署2022年统计数据,乌干达难民数量近150万人,仅马菲吉所在的纳基瓦莱难民营就有近17万人,主要靠世界粮食计划署的援助维持生活。然而,受地区冲突和新冠疫情等多重因素影响,难民能获得的援助越来越有限。

    “难民必须发掘自我潜能,为自己创造新机遇。”马菲吉说。

    想在异国他乡找到一席之地,这并非易事。以纳基瓦莱难民营为例,其中6成以上都是来自各国的年轻人,他们缺乏教育背景和一技之长,又与当地社会存在语言和文化障碍,加上乌干达国内青年失业率原本就居高不下,“不管什么样的岗位,都有好几百人在抢”。

    马菲吉至今还记得自己刚到乌干达时的迷茫和无助。刚果(金)的官方语言是法语,乌干达的官方语言却是英语,他必须重新学习语言。更糟的是,当时难民营没电也没网,很难与外界沟通。相当长一段时间里,他都找不到工作。

    “怎样才能生存下去?”一次商业培训给了马菲吉启发,让他产生了自主创业的念头。马菲吉的母亲是个裁缝,他想方设法搞来一些布料,让母亲做成各种款式的衣服,再卖到乌干达各地。母亲的手艺好,做出的衣服大受欢迎,卖完后马菲吉又去买布料,制作下一批成衣。没过多久,他们一家人就在难民营里站稳了脚跟。后来,他们家通了电;再后来,马菲吉结了婚,有了孩子,还买了一辆车。曾经因战乱而破碎的生活,一片片又重新拼合起来。

    不过,马菲吉并不满足于这些。在自力更生之后,他想帮助更多还在困境中挣扎的难民。  

【国别】澳大利亚 【项目】未来黑客“小创意大生意”创业和能力建设等 【机构】未来思维网络

【国别】津巴布韦 【项目】津巴布韦前线研究所 【机构】津巴布韦人与人发展援助会

    从自助走向助人

    从2014年起,马菲吉开始积极参与提高难民社会和经济地位的活动,发起了多项促进难民发展的倡议。2016年,他创立了所在的难民营里第一个商业孵化中心,而后又成立了“释放潜能运动组织”,为青年和女性提供创业技能培训。他希望通过分享经验和知识,让更多人得到教育和工作的机会,让他们明白,即便身为难民也能自力更生。

    “多数难民都经历过动乱,有心理创伤。许多人并没有把难民营当成自己的家,只是苦苦等待被安置机会,不肯作出任何改变。我们要让年轻人意识到,他们的存在对于接收国的社会和经济发展是重要的,也是有责任的,推动他们突破自我束缚、走出困境。”

    “释放潜能”项目课程分为改革、孵化、建模、加速和投资几个阶段,为受训者提供个人发展、领导力培养、筹集资金、企业加速等方方面面的咨询及培训。

    在难民营里做培训孵化项目,资金始终是最大的问题,主要来源是合作方与国际组织的支持。“一听到是难民做的项目,许多人都表示怀疑,不肯与我们合作。即便合作,许多机构也只签1年的约,所以,我们一直在寻找赞助者。”马菲吉说,尽管如此,除了个别培训收取少量费用之外,“释放潜能”项目的所有课程都始终向难民免费开放。

    截至目前,“释放潜能”项目累计培养了50多名企业家和近100名培训师,间接受益者超过6000人。在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国际劳工组织等机构的支持下,该项目发放了220多份奖学金,孵化了51家初创企业,加速了10家企业发展。马菲吉说:“或许有一天,当我们孵化的社会企业成功了,我们就可以获得回报,实现盈利。”

    在马菲吉看来,创业培训的核心是帮助难民认识自己,而不是给他们直接指路。“许多人教育程度有限,甚至是文盲,但这不意味着他们没有梦想。就像有的人擅长唱歌、有的人擅长打球一样,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潜能。”马菲吉说,人为规划发展方向是“浪费时间”。“我们要了解你的动机,因为动机是一切行为的驱动力。当你找到我们时,我们要做的只是用可量化的方法,引导你选择适合的道路,并为你提供实现梦想的条件。”

    在“释放潜能”组织的帮助下,越来越多的难民青年找回了自己的人生。有个擅长跳舞和表演的男孩,经过培训后,加入了一家名为“难民全球人才”的组织,负责策划节庆活动,为艺术家寻找商业赞助。还有一个原本想当医生的小伙儿,在难民营里通过培训项目获得了资金支持,研发出一种植物驱蚊片,能有效防止蚊虫叮咬,切断疟疾等传染病的传播途径。如今,这种驱蚊片已经销往加拿大和英国。

【国别】尼日利亚 【项目】伊巴丹学校辩论培训和竞赛 【机构】非洲女孩梦想倡议组织

根源在于实现和平

    在马菲吉的身上,“难民”的标签越来越模糊了。他每天在固定时间到办公室开始一天的工作——培训、开会、打电话。

    “释放潜能”已由最初的两个人,发展为一支由11名全职员工组成的团队,其中年龄最大的33岁,最小的24岁。由于多年来为青年发展所作的努力,马菲吉获得了英联邦青年奖、非洲青年领袖奖等国际奖项。但他还有一个没有实现的心愿——回到自己的国家。他已经有11年没有回家了。在乌干达,他始终觉得自己是个“异乡人”。

    “对难民来说,未来大概有3种出路:一是入籍接收国,二是安置到其他国家,三是回到自己的祖国。”马菲吉说,这3条路都很难走。首先,入籍接收国需要办理投资移民,或者“再排队等上20年”;其次,只有极少数难民能到其他国家安置。而如果要回到自己的祖国,“到处都是枪林弹雨,不知道怎样做才能保命”。

    近年来,全球多地冲突不断升级,难民危机持续发酵。随着难民潮不断出现,越来越多的国家收紧了大门。许多国家的政客将难民当作急需解决的“危机”,但在马菲吉看来,真正应该解决的不是难民危机,而是导致难民危机的原因。在他的老家,武装冲突仍在持续,丝毫没有停火的迹象。

    他告诉中青报·中青网记者:“我留在这里,一边做自己能做的事,一边等待我的国家最终实现和平。”

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胡文利 记者 张丹珊 来源:中国青年报

【责任编辑:秦珍子,陈小茹,李沛然,聂亚栋】

乌镇里看非遗,“新市井匠人市集”亮相乌镇戏剧节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3-10-22 22:39:33

90后中国作家海漄获“科幻文学界的诺贝尔奖”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3-10-22 09:17:51

65岁的黄梅戏《女驸马》正青春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3-10-22 09:17:49

话剧《西哈诺》首演 传递世界戏剧的中国表达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3-10-19 13:51:24

《问心》:打造现实主义医疗剧的新范式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3-10-19 13:51:26

“与丝绸同行”彩墨画展在穗开展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3-10-18 11:08:51

电影《最好的相遇》举办北京首映礼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3-10-18 11:0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