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频道 >热点 >正文

京津冀协同发展持续推进 234个服务事项实现“跨省通办”

来源:中国新闻网2023年10月24日

  中新网北京10月24日电 (记者 吕少威) 记者24日从“京津冀营商环境改革成效”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京津冀三地推动179项政务服务事项“同事同标”,234个服务事项实现“跨省通办”,200余项“京津冀+雄安”政务服务事项实现“移动办”,建立“京津冀+雄安”12345热线合作……京津冀协同发展持续推进。

  据北京市发展改革委营商环境政策处处长张腾介绍,9月28日,京津冀三地相关部门在北京召开京津冀营商环境协同专题工作组第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京津冀营商环境协同专题工作组工作机制运行规则》等文件,标志着三地营商环境协同工作从协议协作进入到融合落实的新阶段。

  京津冀三地发展改革和政务服务部门共同牵头组建专题工作组,涉及三地商务、市场监管、海关、知识产权等80余个部门。专题工作组下设“五组一办”,分别是商事制度、监管执法、政务服务、跨境贸易、知识产权5个重点领域专项小组和办公室。

  张腾说,2022年9月,三地签署京津冀营商环境“1+5”合作框架协议,提出5方面86项改革任务,成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有力支撑。在三地各部门的持续推动下,5个重点领域改革加快推进、成效初显。

  一是推动区域商事制度协同互认,推进京津冀企业开办、变更、注销政策一致、流程统一,通州区与北三县实现营业执照异地“办、发、领”。

  二是推动监管执法高效协作,联合开展药品、医疗器械等领域检查,推进监管标准统一、结果互认。京津冀公安联合推动115项行政处罚裁量基准职权统一。

  三是推动179项政务服务事项“同事同标”,234个服务事项实现“跨省通办”,200余项“京津冀+雄安”政务服务事项实现“移动办”,建立“京津冀+雄安”12345热线合作。

  四是推动跨境贸易协同开放,推动三地空港、陆港、海港互联互通,实现257家重点企业名单“三关”互认,三地通关效率和便利度显著提升。

  五是推动知识产权保护资源共享,签署京津冀知识产权公共服务行动计划,在专利审查、案件审判、海外维权等方面开展协同保护,9.2万条涉案专利数据实现共享,助力三地知识产权公共服务迈上新台阶。

【责任编辑:胡庆章】

乌镇里看非遗,“新市井匠人市集”亮相乌镇戏剧节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3-10-22 22:39:33

90后中国作家海漄获“科幻文学界的诺贝尔奖”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3-10-22 09:17:51

65岁的黄梅戏《女驸马》正青春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3-10-22 09:17:49

话剧《西哈诺》首演 传递世界戏剧的中国表达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3-10-19 13:51:24

《问心》:打造现实主义医疗剧的新范式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3-10-19 13:51:26

“与丝绸同行”彩墨画展在穗开展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3-10-18 11:08:51

电影《最好的相遇》举办北京首映礼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3-10-18 11:0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