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频道 >热点 >正文

宁吉喆:中国经济长期向好基本面不变,多方面前景可期

作者:王林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3年09月23日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上海9月23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林)“与世界主要经济体相比,中国经济恢复速度仍然处于领先地位。同时应当看到,中国经济运行也面临需求不足、企业经营困难、风险隐患较多等挑战。同样应当看到,中国经济韧性足、潜力大,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也不会改变。”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宁吉喆今天在2023外滩金融峰会上如是说。

宁吉喆在2023外滩金融峰会上演讲。 峰会主办方/供图

在他看来,中国经济在几个方面依然前景可期:居民消费空间广,优质商品和服务供给缺口多,中国创新发展的动能在,全面深化改革在路上,对外开放市场广阔。

在消费方面,他谈到,中国有14亿多人口、4亿多中等收入群体、2.64亿60岁以上老年人,他们对住房、看病、求学、养老、育幼等需求很大。为释放这一庞大需求,要改善社会预期、提振发展信心,多渠道增加居民收入,重点增加中低收入群体收入,补齐公共服务短板,消除居民“不敢消费”的后顾之忧。此外,中国还有约3亿农村转移人口需要融入城市生活,他们不仅是潜在的中等收入群体,也是扩大消费的重要力量。

随着消费需求升级加速,优质供给不足的矛盾凸显出来。宁吉喆举例说,在城市地下综合管网建设、建筑节能低碳改造、产业绿色化数字化转型等领域,中国有较多的潜力空间以及历史欠账,亟需加大投资补短板强弱项,可以通过发行专项债、长期债等多渠道解决资金来源。同时,理顺公共基础设施服务价格机制,实行“受益者付费”等市场化办法,既利于扩大投资需求,也利于化解地方债务。

创新发展的动能潜力也很大。宁吉喆谈到,人力资源丰富仍然是中国的显著优势,目前我国接受高等教育人口已经达到2.4亿,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已达到14年,近5年毕业的大学生4000多万人,人才红利、工程师红利亟需释放。为此,须拆除那些阻碍创新的藩篱,比如,一些新的产业和业态仍然受到限制、创新的生态环境还不完善、发明创造归属和权益分配改革仍不到位、知识产权保护在一些方面也还不落实,打破藩篱才能方便越来越多的高素质人员投入创业创新创造。

在改革方面,宁吉喆认为目前有效市场及有为政府的作用还没有发挥到位,包括研发创新、居民购房购车等仍然面临不少行政管制。例如,一些现行医药定价制度对创新药的发展并不友好,反而对研发创新产生制约,因为受用药目录用药数量的限制,许多医院不愿采购使用新药,自然难以形成必要的有效消费,这也不利于维护人民的生命健康。此外,在许多特大城市和超大城市,户籍人口及常住人口对住房、汽车的刚需和改善性需求普遍存在,但由于各种行政限制措施,使得人民群众对大宗消费的正常需求难以实现。

宁吉喆强调,近期发布的《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意见》等一系列文件,释放出继续全面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的明确信号。“这些改革举措有利于进一步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减少制约创新、妨碍消费的行政管制措施,增强经济发展的动力活力。”

在对外开放上,宁吉喆谈到,3年疫情使国际人员交往受到较大影响,脱钩断链行为也制约了一些对外经济活动,但中国坚定推进高水平开放的政策没有也不会改变。近期,中央深改委审议通过《关于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促进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意见》指出,要扩大市场准入,全面优化营商环境,完善服务保障体系;中国政府发布的《关于进一步优化外商投资环境加大吸引外商投资力度的意见》指出,要扩大电信、金融、生物医药等领域服务业的开放。“这些都彰显了中国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决心和意志。有助于留住外企继续深耕中国,有助于吸引留住外籍人士在中国工作和生活,同舟共济、实现共赢。”

【责任编辑:宁迪】

秋意正浓,一曲《思念熟透》唱出心里的秘密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3-09-22 10:00:00

85后非遗传承人:既要“守正”也要“创新”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3-09-20 09:05:21

《骄阳伴我》隐喻的都市“充电式爱情”

中国青年报2023-09-20 08:58:37

两岸青年导演的平潭之约

中国青年报2023-09-19 06:41:30

《探秘丹青》带你线上沉浸体验《千里江山图》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3-09-18 19:42:19

“壮举——省港秘密大营救”图文展在穗开幕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3-09-08 15:1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