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我的大学 >正文

本科四年包揽第一!天大“斜杠女孩”的精彩生活不止于此

来源:天津大学2023年05月22日

学习中勇于追梦

实践中万里求真

成长中大胆探索

奉献中全心全意





她是连续四年教育学专业第一的国奖得主

天津大学第二十八届十佳杰出青年

北洋体育风采奖得主

天津大学第九届主持人大赛冠军

前体育总会新校区执行主席

北洋瑜伽社社长

教育学院金牌朋辈导师

立邦为爱上色全国大学生农村支教奖金奖团队-拥抱纳咪老队长

现已成功保研至浙江大学教育学院

……

她就是2019级教育学院教育学本科生

樊诗佳

她在多重身份间自如转换

用自信与汗水书写天大学子的别样青春故事




刻苦钻研,做勤学乐思的学习者



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扎实的知识是行稳致远的坚实力量。四年以来,樊诗佳始终将学习视为“天大的事”。连续四年总加权专业第一(1/45),连续两年获本科生国家奖学金,获评天津大学“学习优异先进个人”,辅修英语双学位。优异的成绩离不开明确的目标指引,她初入大学便坚定了继续深造的决心,也深知仰望星空的同时更应付诸脚踏实地的努力。于是,她将这一目标进行拆解,列出每一学年、每一学期甚至每一周自己需要达到的小目标,潜心求学,在学习之路上一步一个脚印坚定前行。


作为一名初入科研大门的本科生,她丝毫不放松对自己的要求,抓住机会努力锤炼自己的科研水平。她作为负责人参与市级大创项目,带领团队自主编写《博弈知多少》课程教材,对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供新思路;参与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及天津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开展教育调查,为精英大学生更好实现自身发展提出可行建议。在樊诗佳看来,科研过程中的挫折是在所难免的,除了要努力学习规范的科研方法,更重要的是要磨炼自己的心态与意志力,相信失败只是暂时的,只要坚持下去,一定能取得令自己满意的成果!




躬耕实践,做备受喜爱的小老师



也许是继承了母亲教书的天赋,她从小便十分喜欢并擅长给同伴讲解课业习题。在一次次知识传递的过程中,她不断体会着分享的乐趣,也是从那时起,她便与教育结下了不解之缘。


进入大学后,她毅然选择了教育学专业。谈起为何选择教育学专业时,樊诗佳说:“相比于丰富的知识,教育学专业更加吸引我的是它特有的情怀与温度。”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双减政策”施行、普职分流的推行与取消……社会教育热点一次次出现在教育学的课堂上。在专业学习过程中,剖析教育现象、感受教育痛点、探寻教育规律,探寻“为谁办教育?办什么样的教育?怎样办教育?”这一时代命题的答案。“教天下英才,育家国情怀”是教育学院的院训,也构成了樊诗佳对教育学的核心认知,激励和鼓舞着樊诗佳朝着这一目标不断前行。


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在学习之余,她还不断主动寻找各种机会践行自己的教育理想。为此,她主动担任学院朋辈学业导师,向学弟学妹分享专业学习的秘诀;在暑假期间,跨越千里前往吉林省柳河县长青小学支教,从繁华都市到大山深处,从巍巍北洋到乡村课堂,她为近百名五年级的孩子带去《博弈论》《成长故事》等趣味课程,用科学知识点燃小朋友们心中的梦想;她加入spark网络公益支教组织,利用自己专业所长帮助贫困地区的小学生提高英语技能,通过自己的努力使小朋友从害怕张口说英语到能够流利使用英语进行简单对话,是她最欣慰的事情……




在2022年的暑假,她担任曾获全国百强暑期实践队及数次天津市级优秀实践队的支教团“拥抱纳咪”第23期队长,带领17名成员筹集善款一万余元,组织完成活动宣传、课程编排等一系列台前幕后工作,带领团队前往川西的一个雪山村落支教,传承纳咪精神,续写天大学子与雪域高原十二年双向奔赴的故事。




上纳咪村交通闭塞,物资匮乏,教育资源相对落后。支教的地点设在当地村民桑杰大哥的家中,前来上课的孩子年龄跨度较大,小到稚嫩的幼儿园小朋友,大到面临中高考挑战的中学生。按照学生年龄,支教队把学生划分为大中小三个班级,并给年龄稍大的学生一对一辅导。受场地限制,其中两个班级只能在户外上课。高原上的强烈日照晒得老师们睁不开眼,无奈之下支教队在院子里搭起了帐篷,可突如其来的大暴雨一夜之间打翻了这间临时教室,队伍只能一边上课,一边排掉帐篷顶端的水。但孩子们的纯真热情让樊诗佳觉得,一切物质上的困难都算不得什么。课下,孩子们会一遍又一遍地叫她“老师、老师!”,会牵她坐下给她编辫子,会把最新鲜的草莓放在她手中……这种“双向奔赴”的温暖传递让樊诗佳的心中盈满幸福和希望。



在23期 “拥抱纳咪”的结业典礼上,樊诗佳代表支教队全体成员对孩子们说:“愿你们走向更广阔的天地时,仍能记得‘拥抱纳咪’的温暖和山间的纯真。”






来到这里支教之前,她也怀疑过“短期支教”到底能给孩子们带来些什么。短短二十天可能不能带来知识的海量增长或是做题技术的快速进步,但在一句句肯定和鼓励中,在一次次对新事物的探索中,她看到害羞的娜么磋摘下了口罩开始自信地展露笑容,她听到邓邓泽仁自豪地说“我的梦想是考上清华大学,想比老师还要强一点”。在这个过程中,樊诗佳逐渐意识到,短期支教的意义不是让每个孩子都走出上纳咪村,而是向孩子们介绍这滚烫的人间,让他们在有足够认知的情况下再去选择自己的人生。



文明精神,做十项全能的时间管理高手



教育的魅力在于发掘无限的潜能。在学校,她被同学们戏称为“时间管理高手”,在教育实践之余,她还把触角伸向了辩论、主持、舞蹈、情景剧等各项活动。她曾获天津大学第九届主持人大赛冠军、“悦读之星”演讲比赛一等奖、心理剧大赛二等奖、啦啦操新生赛一等奖等多项文艺奖项。


一项项荣誉的背后,是她在排练室挥洒汗水的热情,是她为了一份完美稿件挑灯夜战的执着,也是她对“不给自己设限”这一理念的坚守。为了平衡多项活动的时间,她习惯于提前一周列好下一周的每日计划。她曾在一天内出色完成运动会开幕式、心理剧大赛初赛、主持人大赛初赛三场活动。伴日而来,踏月而归,比起忙碌后的疲惫,她内心更多的是挑战自我的满足与快乐。







野蛮体魄,做传播体育文化的瑜伽达人



四年的瑜伽练习使她变得自信坚韧。每天训练强度大,十分劳累,而热爱是樊诗佳坚持下去的理由。练习瑜伽不仅使她身体舒展,体态改善;也使她的内心变得更加稳定,使她在紧张的学习和学生工作面前能始终保持平和的心态,做到心如止水。“遇事不决先深呼吸,保持冷静的态度去思考解决办法,也是瑜伽带给我的智慧。”樊诗佳如是说。







作为瑜伽的受益者,她也想把瑜伽文化传递给身边更多的人。于是,她加入北洋瑜伽社,连续多学期组织开展线上线下瑜伽公开训练,累计教授200余名师生瑜伽体式。日常交流中,一名留学生向她分享自己喜欢的瑜伽著作,并对她说:“你是我的瑜伽启蒙老师。”一句简单的肯定更坚定了她传播瑜伽文化的信心,在她的带领下,校园内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习练瑜伽、热爱瑜伽,瑜伽的身影也有幸出现在了2022年天大招生宣传短片中。




起初抱着想要学习活动策划相关技能的心态,她加入了学生体育总会。但在这里开展体育工作的过程中,她同伴们洋溢的体育热情所感染,大家为了办好一场比赛在办公室里策划至深夜的激情,为了真正办学生感兴趣的体育活动利用课余时间开展调研的认真,使她毅然选择扎根体育总会,从活动部部长成长为执行主席。一份责任,两载坚守,没有恢宏的舞台,没有热情的欢呼,陪伴她的是一次次调研、一份份策划、一轮轮布场。特殊时期,线下体育赛事体育活动的举办受阻,但弘扬体育文化、激发运动热情的工作不能停。为此,她反复与指导老师和主席团成员商讨,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通过线上讲座直播、线上技能竞赛的方式最大程度支持师生正常体育活动的开展。履职期间,她组织举办天津大学新生杯、3v3篮球赛、王正廷杯等10余项大型体育赛事,组织开展线上“北洋体育小课堂”,邀请国家级运动员前来分享。“能让更多的同学积极锻炼身体,一切的努力便是值得。”樊诗佳如是说。



路漫漫其修远兮

她将继续怀揣热爱

书写教育故事

绘就华彩青春

【责任编辑:曹竞】

新疆财经大学学生原创MV《乾坤》逐梦青春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3-05-21 21:30:00

“房东的猫”新歌温暖上线,勇敢奔向《闪光》的自己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3-05-22 12:30:00

“阅读的力量”强国少年公益阅读计划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3-05-20 21:20:00

歌曲《城市的翅膀》:成都发给全世界青年的邀请函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3-05-21 10:00:00

微电影作品展播:萍子的星辰大海

中青盛世2023-05-20 20:30:00

如此中国之探秘博物馆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3-05-20 13:00:00

漳州青年真情演绎《我们同唱一首歌》MV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3-05-20 12:30:00

在青春赛道翱翔 奋力奔跑筑梦远航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3-05-20 12:30:00

“中国当代徐霞客”登顶珠峰寄语青年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3-05-19 20:19: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