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我的大学 >正文

全校19级唯一满绩的他,榜样值拉满不靠成绩!

来源:武汉大学2023年05月22日

64门课程满绩

专业课平均分95.6分

但成绩可能只是他最拿不出手的?

研究地震活动特点

期望有一天能预测地震

这位“不走直线”的珞珈榜样

探索在武大的许多可能

快来和珞珞珈珈一起学习吧



确定性与不确定性


在第三届榜样珞珈年度人物的评选现场,来自测绘学院的李林轩是全校2019级本科生唯一一位满绩学生,优异成绩让所有人赞叹不已。


▲颁奖现场李林轩和校长张平文院士合影


大一入学时,李林轩和所有新生一样对于绩点制度不甚了解又感到新奇,但他习惯性地给自己划定了目标分数线,发现90分未必是难以企及的高度。于是他按照每门课都要90+的心态和目标去学习,第一学期竟然真的做到了门门满绩。在发现这件事情并没有想象中的那般困难之后,李林轩也有意给自己施加压力,并将这种势头保持了四年。


▲李林轩成绩单(部分)


可是知易行难,李林轩直言自己最欣慰的是所有成绩都不是卷来的,而是实打实考出来的,他不会过度重视平时分拿了多少,甚至对于最终的考试分数也并不在意,“4.0是很重要,但是掌握知识更重要”。对待分数可以采取“差不多”的态度,但对待知识还是应该严谨和敬重,既然能保证已经学会了课程内容,最后是100分还是90抑或可能是89,都不需要过度纠结。追求知识而非追求分数,这就是李林轩的学习态度。


▲李林轩推导公式的笔记


李林轩也承认,某些课程如《近代物理基础》、《地震学》确实难度较大,还有《复变函数与数学物理方程》考试最后一题需要手解斯托克斯方程也让他印象深刻。很多时候自己也无法确定是否能达到满绩的目标,这是“不确定的”;但他努力让自己掌握全部课内甚至是课外的知识,这是依靠个人努力可以“确定的”。以这样的状态去参加考试,结果自然也不会太差。


科研小白的进阶之路


对于科研,李林轩坦言自己一开始也比较迷茫。大一入校,李林轩在浏览学院老师的个人主页时,被罗纲教授丰富的科研成果图片吸引,怀着对地球和科研的好奇心,他发了一封邮件给老师,表达了自己希望参与课题组活动的意愿,罗教授很快就回复了。在讨论中罗纲教授给出了几个研究方向,李林轩选择研究水库蓄水和地震活动之间的关系。李林轩笑称,选择这个方向,是因为那是他当时“唯一听懂的方向”。虽然始于迷茫,但在大量阅读文献并积极和罗纲老师讨论后,他开始慢慢了解自己的研究方向,对于科研的认识也慢慢清晰了起来。



大学四年,在国内外多位老师的指导下,李林轩主要围绕地壳对自然或人为扰动的响应、地震的震级—频度关系两个主题,开展了系统性的研究。截至目前,他已经以第一作者和唯一学生作者的身份完成四篇学术论文,其中两篇已经发表,一篇已投稿,一篇准备投稿,参加了三次国内外学术会议并作报告。



▲参加学术报告时的PPT/海报


在所有研究中,李林轩认为三峡库区地震活动的特点及机制的项目对自己意义最大。这项研究花费了一年半的时间,李林轩使用统计分析和力学模拟,对三峡水库区域地震活动的特点及其背后的机制进行了探讨,揭示了三峡水库区域地震活动的独特时空分布特点,以及这种时空分布特点与区域人工和自然水圈变化之间的关系。论文最终发表在地球科学领域的顶级期刊EPSL上,李林轩也更加坚定了投身于科研事业的决心。经过这次研究的磨练,他学会了如何发现问题、如何将大目标分解成小项目去实现、如何分析结果、如何撰写论文和做学术报告,为之后的科研之路奠定了基础。


▲李林轩在地球科学领域顶级期刊

《地球和行星科学通讯》(EPSL)发表的论文


科研之路不可能一帆风顺,但解决问题的过程对于李林轩来说也是一种享受。采访中,李林轩提及印象中最深的一次失败。地震b值是地震学研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参数,但是在实际应用中的估计精度不高。李林轩偶然间读到的一篇论文里根据几组观测数据,宣称拓扑分析中的一个参数和b值成正比。“这两个参数的定义完全不同”,李林轩起初并不相信这个结论。于是,他生成了大量不同类型的合成地震目录,并进行了一系列的数值测试,希望证明这两个参数的差异。最终的运行结果却表明,这一正比关系是普遍且稳定的。


但这并不意味着竹篮打水一场空,基于前期大量的测试、研究,李林轩改变研究方向,转而探索使用这个新参数改进b值估计的方法,相关论文成果也发表在了地震学领域权威期刊SRL上。


▲李林轩在地震学领域权威期刊

《地震研究快报》(SRL)发表的论文


除了科研创新面临的困难,研究过程中遇到的“傲慢与偏见”也曾是一大压力。很多人对他研究的方向产生过质疑。尽管开始会有些在意,但是总体而言,他都是平常心对待。他直言非议和挫折“在哪儿都会有”,就看自己如何面对。这些挫折并没有让李林轩气馁,反而激励他更加努力地攻克难题,他相信“数学和物理是不会骗人的”。在科研道路上,他一直保持着对科学的执着和追求,不断突破自己的极限。


▲本科期间完成的研究工作


直线不一定是捷径


李林轩的研究向来不是“走直线”的。他直言自己是个“想法比较多的人”,经常是凭着兴趣找到了一些“有意思的东西”就又开始了一个课题。好在罗纲教授一直采取“自由的放养”,没有把他限定在一个课题中,而是最大限度地允许他去自由地探索。


回想起来,李林轩由衷地表示,自己对于地球科学的广泛涉猎离不开罗教授的支持。罗纲教授的一句话,他至今印象深刻:“人不应该只为文章而做研究,单数文章的数量是没有意义的,单看期刊的级别也是没有意义的,而要看你到底对这个科学界一个做出了什么样的贡献。”美国密苏里大学的刘勉教授也对李林轩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刘勉教授是个非常严谨的人,他对李林轩说的第一句话就是:“写一篇文章,就要解决一个问题,如果没有解决一个问题,你就不要写这篇文章。”


▲和罗纲老师讨论问题


对于竞赛,李林轩也是出于兴趣,才选择参加了数学建模竞赛、“自强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地球物理技能大赛等部分竞赛。在他眼中,无论是科研还是竞赛,本质上都是一个学习的过程,过于功利化的追求结果,往往会丧失了获取知识最纯粹的快乐。这也是为什么不同于多数为了科研经历而选择做短周期项目的本科生,李林轩用长达一年半的时间坚持研究三峡库区地震活动相关的问题,“这远比奖学金带来的快乐要多”。做常人所不能及的有意义的事情,无论过程曲折、耗时长短,都是成就感满满。


▲在中国大地测量和地球物理学学术大会上做报告


珞珈山的开放包容,让李林轩接触到了众多不同研究领域的学者,为他的研究提供了不同方向的启发。无论是测绘学院擅长的大地测量方向、罗纲教授的力学背景、研究员李江涛老师和北京大学宋晓东教授的地震学方向,又或是他本人感兴趣的统计学方面,都是支持他进行多角度探索的“知识库”。他发现“地震是一个很多元化的一个事情,我的各种兴趣都能在地震这个事情上得到满足”。



从学弟变学长,继续前进


高考填报志愿时,李林轩并不知道如何选择,江西招生组的彭华老师详细为他解答各类疑惑,帮助他最终选择了地球物理学专业。正是因为曾经有过迷茫和无措,李林轩也加入了招生宣传工作,去帮助更多学弟学妹。他参与江西省各中学寒假和暑假回访母校的组织筹备工作;承担豫章武小招微信公众号的运营工作;参与湖北电视台、武汉大学、江西招生组主办的多次直播活动,带领观众游览武大校园、分享校园生活和高考经验……李林轩将自己大学生活的所见所感,以过来人的身份分享给更多人。


▲李林轩(右二)参加高考加油直播活动


“我们说的每一句话,都可能改变考生的一生”,秉承着这样的责任心和使命感,李林轩真诚的希望每位考生都能找到自己喜爱的专业、度过自己喜爱的大学生活。


“山水一程,三生有幸”,李林轩的珞珈之旅就要结束了。离开武大后,李林轩即将前往美国加州理工学院攻读博士学位,继续深造,期望能更好地揭示与地震有关的现象和物理过程,为地震预报和预测做出贡献。即使很多人告诉他“地震是不可能被预测的”,但是李林轩认为,可能与不可能都还没有被证明,即使不可能,证明这个“不可能”也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总要有人去做一些这样的事”。



“一旦做一件事

就要把它做到最好”

这是李林轩对自己的要求

静水流深,厚积薄发

这是他科研、学习的写照

以好奇和兴趣为灯塔

以纯粹的态度探索科学

平芜尽处是春山

愿他前路漫漫亦灿灿

【责任编辑:曹竞】

新疆财经大学学生原创MV《乾坤》逐梦青春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3-05-21 21:30:00

“房东的猫”新歌温暖上线,勇敢奔向《闪光》的自己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3-05-22 12:30:00

“阅读的力量”强国少年公益阅读计划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3-05-20 21:20:00

歌曲《城市的翅膀》:成都发给全世界青年的邀请函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3-05-21 10:00:00

微电影作品展播:萍子的星辰大海

中青盛世2023-05-20 20:30:00

如此中国之探秘博物馆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3-05-20 13:00:00

漳州青年真情演绎《我们同唱一首歌》MV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3-05-20 12:30:00

在青春赛道翱翔 奋力奔跑筑梦远航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3-05-20 12:30:00

“中国当代徐霞客”登顶珠峰寄语青年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3-05-19 20:19: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