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我的大学 >正文

航天“小曾”,这下藏不住了!

来源:哈尔滨工业大学2023年03月31日


从嫦娥探月到祝融探火

从载人航天到空间站建设

在托举我国航天事业的人才大军中

不能不提到一个响亮的名字——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总体设计部

它被称作“总设计师的摇篮”

航天人才的“黄埔军校”


而在总体设计部这个技术创新的“发源地”

很多人都知道“小曾”的故事

作为中国航天的一名青年工程师

用半年时间改写了

沿用了半个多世纪的“载荷设计方法”

让火箭结构更轻,运载能力更强


党的二十大召开后一个月

《人民日报》聚焦新征程上的青年工程师

报道了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

总体设计部十一室副主任、高级工程师

我校航天学院2009届毕业生曾耀祥

勇做中国航天创新先锋的故事


今天小编就带大家

认识下这位不简单的曾耀祥校友



因为热爱,与航天结缘


今年2月20日,第二十五届求是杰出青年奖成果转化奖在中国科协召开的2023“科创中国”年度会议上颁发。10位来自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的青年科技工作者获此殊荣,其中就包括曾耀祥校友。


求是杰出青年奖于1998年由时任中国科协主席的周光召院士和香港著名爱国实业家查济民设立,分为实用工程奖和成果转化奖两类,分别表彰在国防科技领域和科技成果转化方面取得优异业绩的45周岁以下青年科技人才。邓中翰、李彦宏、马化腾、王传福等都曾获中国科协求是杰出青年奖。


1987年出生于湖南的曾耀祥,和航天的缘分要从高中说起。2003年10月15日,正读高二的他,在学校观看了神舟五号发射直播,从此爱上了航天,并坚定地将哈工大作为高考的第一志愿。


2005年8月,曾耀祥如愿来到向往已久的哈工大,就读于航天学院飞行器设计与工程专业。在哈工大学习生活的4年时间里,学校雄厚的师资、浓厚的学习氛围、宽广的锻炼平台,让他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方式,也一步步靠近心中的梦想。


“在‘规格严格,功夫到家’的校训影响下,我不仅获得了扎实的数学、力学等基础理论功底,也掌握了宝贵的航天飞行器设计工程方法,还留下了许多美好的生活回忆。”曾耀祥校友说。


本科毕业照(前排左二为曾耀祥)


2009年本科毕业后,曾耀祥以全系第一的成绩,被保送到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一研究院第一设计部(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总体设计部)载荷与力学专业攻读研究生,2011 年底进入第一设计部十一室工作,负责运载火箭力学设计工作。


到如今,曾耀祥已从事科研工作超过11年了。这位青年工程师的成长轨迹,几乎完美契合了过去10年国家创新驱动发展的历程,也见证了中国航天10年间的一个个难忘瞬间。


毕业十年返校与同学在校训石前留影(右一为曾耀祥)



而立之年,敢于打破常规


2018年,刚满30岁的曾耀祥担任十一室载荷与环境副主任设计师。这一年,他改变了半个多世纪的“火箭弹性载荷设计方法”,让火箭更轻、运载能力更强。“如果没有国家鼓励科技创新的氛围,没有航天系统让年轻人挑大梁的环境,我们就没法挑战现有的设计‘规则’,做出真正的创新。”曾耀祥说。


载荷参数是火箭设计的依据,通常情况下,先有载荷参数,再进行火箭设计。此前,曾耀祥所在团队的“载荷设计”,一直是沿用20世纪60年代的方法。


近几年,我国火箭发射密度大、新型号数量多,尤其是接连立项的长征七号甲、长征八号等新型火箭,若是采用原有的“载荷设计方法”,火箭的运载能力达不到预期目标,“这个问题不解决,新型火箭就得改结构。”曾耀祥说。如何在不更改火箭结构的基础上,让火箭“体重”更轻但运载能力更强,成为研制的难点。


在一次项目讨论会上,型号总师再次提出这个问题,希望各个系统各自寻找突破口。当时,现场陷入了片刻沉寂。毕竟火箭各个系统的设计已经经受了数十年的检验,不是说改就能改的。


“我可以对‘载荷设计方法’做些优化。”曾耀祥的一句话打破了现场的沉寂。此后近半年的时间里,他每到周末,都坐在办公桌前推导各种公式、算法,一张张草稿纸上写满了密密麻麻、别人一看就会觉得枯燥无味的公式。


有时候坐得太久,脖子和腰都有些僵硬了,曾耀祥就去外面跑步、散步,但身体在放松的同时,他的脑子里依然在想着各种公式与算法。有时候突然有了灵感,他会加快步伐,越跑越快,希望赶紧回去继续算下去。


工作中的曾耀祥


“载荷设计方法’就像一个‘黑匣子’,没办法提前验证,必须完全正确,万一错了,火箭就会在空中解体。”曾耀祥坦言,这项任务用“万无一失、一失万无”来形容毫不为过。


除了风险巨大,这项任务也伴随着巨大的工作量。要改变现有的算法及参数,势必要弄清楚原有的每一个参数是怎么来的,依据是什么,是否有效……更重要的是,参数都是半个世纪前确定的,还能查到它们的来源和依据吗?


“当时没考虑那么多,只想这件事很有意义,哪怕是鸡蛋碰石头,也要试一试!”曾耀祥语气坚定。


曾耀祥在工作现场


2018年8月24日,曾耀祥优化完成的“载荷设计方法”迎来了“大考”。总体设计部的10余位相关专家组成的评审组,专题对曾耀祥的“载荷设计方法”进行评审。“新的‘载荷设计方法’理论依据充分,参数翔实准确,可以推广应用。”当天的评审会上专家给出了这样的结论。


2018年,因火箭弹性载荷精细化设计成果显著,曾耀祥荣获一部首届领航功勋奖,然而,在创新的道路上,他并未停止脚步。2019 年以来,以型号研制和专业建设为中心,他先后在“反相位关机降低动载荷”“时变qa门限设计”等方面取得了新突破,充分体现了青年工程师锐意进取、追求卓越的品质。


这就是曾耀祥,一个爱钻研、爱创新的航天青年工程师。参加工作至今,他获得省部级奖励2项和航天基金会航天贡献奖,授权专利12项,发表论文20余篇,获评集团公司劳动模范、院突出贡献技术人员、一部领航功勋奖、最美工程师等,入选航天一院青年拔尖人才、感动人物。



好样的,航天“小曾”!

未来可期!

【责任编辑:曹竞】

追光路上步履忙,歌曲《我们》致青春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3-03-29 21:30:00

BaoBao站 | 在400万册图书的仓库里淘宝!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3-03-29 16:00:00

一座城的阅读生态 | 网红书店炼成记

北京商报2023-03-29 14:00:00

听鞠婧祎唱《琢光曲》,讲述文物背后的微言大义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3-03-30 13:20:00

微电影作品展播:粒粒不易

浙江传媒学院2023-03-28 20:30:00

青年范儿·文化场|湖北出土百万年前古人类头骨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3-03-28 10:58: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