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我的大学 >正文

高校毕业生就业有困惑,何解

来源:中青校媒 山西2023年03月21日

我们先找根源再对症解决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高校毕业生将达到1158万人,这是继去年高校毕业生数量首破千万后再创新高。面对就业压力,有不少学生感到困惑,产生自我怀疑。今年全国两会召开前,吕梁学院学生贾志蓝通过中青校媒面向全国各地青年发起的问题征集活动,向两会代表、委员询问遇到上述问题应该如何解决。全国人大代表、西南大学西塔学院院长赵玉芳给出回答。


“这些问题是症状,我们先找根源再对症解决。”赵玉芳表示,造成学生在就业方面产生压力和困惑的原因一方面是社会大环境的影响,疫情等超预期因素使国家经济遇到了一些困难,导致就业压力感增加另一方面是教育环境的影响,在教育过程中,基础教育阶段学习方式与大学阶段有很大的不同,高中阶段以考入大学作为目标,学校管理严格,时间安排紧,学生的学习动力强,压力大但是困惑少;而大学自主学习时间多、机会多,自主探索要求更高,很多学生不能尽快适应新的学习方式,产生迷茫和困惑。


山西农业大学 陆娅/摄


此外,赵玉芳还指出,大学阶段学生接触的信息多元化,积极和消极信息同在,甚至有很多与事实不符的偏差信息。“有的将某种个别现象夸大并普遍化,比如‘某某重点大学学生毕业后找不到工作到技校重新学习’之类,都在影响着大学生对自身的认识和对社会的感受。但是大学生社会经验不足,价值观尚未完全定型,因此产生各种困惑。”


山西农业大学 陆娅/摄


面对上述问题,赵玉芳给出三方面建议:一是各类媒体尤其是自媒体要认真传递积极信息;二是大学阶段要强化对学生的教育责任,建立学习指导中心,充分把握大学各个年级阶段学生的心理需求和思想动态,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三是弱化各类就业率、签约率概念,鼓励以创业带动就业,大力宣传和促进新就业形态和灵活就业。“教育管理部门要避免以就业率、签约率来考核学校,把压力层层传递给学生,学校既要教给学生择业技能,更要教给学生正确的择业、创业、就业观念。”



作者: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李若一 朱彩云 王军利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23-03-07 05版)

【责任编辑:曹竞】

非遗文化走进大学社团文化节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3-03-21 11:35:13

春分至,这首歌教会我,莫负好时光!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3-03-21 10:45:17

科普读物的十字路口,何去何从

中国青年报2023-03-21 08:55:16

江晓原:科幻火了, 科普依然尴尬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3-03-20 20:16:20

那些雅集:不够美好,也足够美好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3-03-20 20:16:23

到陕西汉中看油菜花海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3-03-20 12:33:35

青年范儿·文化场|你眼中的台湾音乐是什么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3-03-20 13:00:00

青年范儿·文化场|全国文物修复师将“决战”太原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3-03-20 13:00:00

“星星的孩子”现场聆听白鲸“唱歌”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3-03-20 10:1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