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青年热点话题出炉!你的声音,将速递全国两会 | 青听两会
导读
2023年2月6日以来,团中央维护青少年权益部联合人民政协报·人民政协网、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开展 2023年“青声@全国两会”网络建言征集活动,听取广大青年的意见建议。活动秉承“发青年之声、献青年之智、聚青春之力”的宗旨,充分发挥共青团桥梁纽带作用,把青年的所思所想所愿有序反映给有关方面,把青年的真知灼见有效传递给党和政府,为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献计助力。
截至2月26日,累计 3.4万名网民热情参与,大家普遍认为,这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生动实践,是拓宽青年参与渠道的有效方式。我们认真梳理和汇总了大家的留言,提炼出10个青年热点话题速递全国两会,一起来看看吧!
01 激励青年永久奋斗 担当“强国有我”时代使命
网友们提到,当代青年施展才华、建功立业的人生黄金时期与党的二十大确定的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历史进程高度重合,是面向“两个大局”名副其实的强国一代。实现党的二十大擘画的战略蓝图宏图,需要青年一代挺膺担当,继续弘扬永久奋斗的光荣传统,展现“衣食无忧而不忘艰苦、岁月静好而不丢奋斗”的时代风貌,践行“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青春誓言。
大家建议,政府、学校、家庭、社会应协同用力,综合运用宣传引导、组织教育、政策倡导等多种手段,帮助青年进一步激发奋斗的内生动力,传承永久奋斗的红色基因,强化奋斗的韧劲意志,优化奋斗的环境支撑,激励他们把奋斗的足迹印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途上。
02 完善青年人才“选引育管用”体制机制
网友们提到,青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生力军,新时代青年人才是国家战略人才力量的源头活水,也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动能。我国目前还存在着部分青年人才外流、人才政策落实程度有待提高、人才发展平台与人才发展需求不匹配等问题。
大家建议,应继续创新青年人才培养开发、评价发现、选拔任用、流动配置、激励保障机制,建立健全对青年人才普惠性支持措施,解决好青年人才担纲机会少、成长通道窄、生活压力大等现实困难,为各行各业青年才俊崭露头角、走向前台提供机会和舞台,不断激发青年人才的活力和创造力。
03 “筑巢引凤”为乡村振兴留住青年
网友们提到,民族复兴,乡村必振兴。青年是乡村振兴的生力军,在乡村人才振兴中发挥着“蓄水池”的关键作用。但和城市相比,乡村的“软硬件”差距大,农村就业、农业创业并不容易,自然和市场风险比较高,乡村是一个熟人社会,初出茅庐的青年人在村庄治理、产业发展、资产分配等方面难有发言权,多数“跳出农门”的青年不愿回去,而返乡青年真正愿意长期留下来的并不多。
大家建议,应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教育和医疗水平,加强城乡社会保险统筹,解除青年扎根农村的后顾之忧。切实推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乡村产业链融合,培育一批让青年人可以融入的优质特色产业,形成产业吸引青年、青年振兴乡村的良性循环。创新协商议事载体,繁荣乡村文化,促进移风易俗,树立法治观念,从根本上扭转农村与城市间的文明落差。
04 多措并举助推大学生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
网友们提到,2023届全国高校毕业生规模将达到1158万人,创历史新高。考研、考公、考编没有成功“上岸”的往届生共同涌入就业大军,求职毕业生存量、增量叠加,国际国内各种挑战叠加,导致“就业难”问题更加严峻复杂。
大家建议,单独靠强体制化的促就业手段,已难以消化当前愈发庞大的未就业大学生群体,各级政府应坚持市场化就业导向,积极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和高质量发展,大力发展新兴产业、数字经济,培育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扩大专精特新企业数量,提供更多符合毕业生需求的高质量就业岗位。应深化改革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打破教育系统“内循环”,加强行业人才需求预测,紧密与社会接轨,改变“供求错配”的现状。加强劳动权益保障、保费缴纳、薪酬等政策供给,促进大学生以多种形式灵活就业。
05 以科技创新驱动高端制造业加速发展
网友们提到,科技创新是解决我国制造业“大而不强”的根本途径。近年来,我国制造业持续承压,制造业企业盈利能力整体下降,劳动力、环境等边际成本趋升,关键技术短板“卡脖子”,“缺芯少魂”制约产业突破,高端有效供给不足,对数字化和绿色转型投入不够,亟需革新固鼎。
大家建议,应坚持科技自立自强,顺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趋势,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加快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加快制造业生产方式和企业形态根本变革。
06 加快生产生活方式向“绿”而行
网友们提到,生态环境问题归根到底是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的问题。绿色不是绿化,绿色是生产生活方式的一场深刻变革。当前生活领域、消费领域的绿色转型慢于生产领域,成为绿色发展的短板。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是全民所盼,生态环境保护也应全民行动,要通过经济社会制度层面上的安排,激励和引导社会大众在认知与行为层面上做出实质性改变。
大家建议,应大力培育青少年生态环境素养,提高他们对低碳的认知力和环保的自律性,从小自觉养成简约适度、健康、自然、理性、自主的美好生活理念,让绿色生活方式成为青少年追捧的新时尚。
07为婚嫁“减负” 为养娃“减压” 让青年想婚敢育
网友们提到,低生育率正在成为影响我国人口均衡发展的主要风险,化解这一风险,不仅需要消除年轻人的生育恐惧,还要减轻他们的婚姻焦虑,只有让适龄青年步入婚姻的殿堂,才可能鼓励支持他们承担起为人父母的责任。
大家建议,在出台措施支持适龄夫妇积极生育的同时,应将关怀性政策前置,构建“婚育友好型”环境,比如,持续推进婚俗改革、抵制“婚嫁陋习”,制定针对适婚青年的公共性租房和购房优惠政策,保障劳动权益避免职场过度加班文化,丰富青年的休闲文化生活等,让青年用实力和底气去经营家庭、拥抱生活。
08 持续关心疫情后青少年心理健康
网友们提到,新冠疫情导致青少年经历了近3年特殊的成长期,青少年是“心理脆弱”人群,由疫情造成的心理问题不会自然消失,必须增强风险意识,从医疗、教育、家庭、社会多方面共同努力,持续关心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
大家建议,疫情后应针对各年龄段学生开展专项心理疏导工作,建立定期筛查机制,尽早发现高风险青少年,有针对性地做好预防和及时干预。强化家庭的心理“抚养”功能,引导家长科学帮助孩子疗愈修复疫情带来的心理创伤,提高心理韧性。加强心理健康知识和心理疾病科普工作,提升公众心理健康素养,重塑积极的社会心态。
09 推动学校课后延时服务从“有”到“优”
网友们提到,“双减”政策落地以来,各地广泛开展中小学生课后服务,有效帮助了家长解决按时接送学生困难的问题。但还存在政策执行“一刀切”,服务内容与形式不够丰富,学校安全管理压力大,老师看护任务加重,家校协作不到位,评价机制不健全等痛点问题。
大家建议,除了基本看护和作业指导服务之外,应引导学校按照“一校一模式”创新延时服务综合育人模式,构建丰富可选的“育人课程超市”,提供菜单式校本服务。鼓励学校积极挖掘社会资源,引入家长优质资源,为学生提供学校难以开展的课后活动。加大财政投入和保障,改进教师评价机制,调动教师参加课后延时服务的积极性。帮助转变家长观念,不能将延时服务当做“第二课堂”,把个性化补课的高期待寄托于学校,积极主动参与到孩子教育中来。
10 有效遏制网络暴力等不良行为 共建共治共享良好网络生态
网友们提到,网络暴力导致的恶性事件屡见不鲜,可以轻而易举地摧毁一个普通人的生活甚至生命,导致沉重的悲剧。隐匿在网络空间中肆意口出恶言,践踏的是现实中社会公序良俗的底线,整治网络暴力等不良行为刻不容缓。
大家建议,应不断完善针对网络暴力的法律法规,靠法律的铁拳压缩肆意妄为的空间。压实平台的发现处置义务,督促平台及时识别、报告、处理风险内容,掐灭网络暴力的火苗。加强青少年思想引导和法治教育,在心中树牢抵制网暴的红线,让孩子们知道网络不良行为的正规举报渠道。
小伙伴们的真知灼见已经“打包整理”,即将“快递”到2023年全国两会现场,提供全国政协共青团和青联界委员参阅。
关于促进共同富裕、科技创新、乡村振兴、就业创业、生态环保、教育医疗、保障救助、青年发展、文化生活、社会治理……
你都有什么期待?又有哪些建议?欢迎两会期间继续点击活动页面留言告诉团团哦!我们将分批展示优质留言,并送上团团精心准备的纪念品。
(扫码即可参与活动)
你观察的,是我们想倾听的
你思考的,是我们想了解的
你建议的,是我们要关心的
来吧,建言献策
用青春的智慧和汗水
打拼出一个更加美好的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