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化中国 >正文

梗研究|哪儿都有一个叫做momo的人?起底网络上的“momo大军”

作者:孙庆云 来源:扬子晚报网2023年02月17日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孙庆云

打游戏总遇到叫一个名叫“momo”的玩家,网上冲浪老是刷到一个叫“momo”的博主……爱上网的人可能会奇怪:怎么哪都有一个名叫“momo”的人?

近日,某明星工作室发布声明,起诉豆瓣用户“momo”侵犯其名誉权,结果出人意料,炸出来了一堆顶着相似头像、有着共同名称“momo”的网友。

记者发现,仅在小红书平台就有200多个momo用户。豆瓣、微博、抖音、知乎、快手、B站等等网络平台,都有momo身影的存在。其中,以文字表达为主要沟通方式的APP,momo数量要明显更多一些。

事实上,这些momo并不是同一个人,也并不属于同一个集体。他们由一群互联网散户组成,注册的人数一多,便形成了“momo大军”。

起初是因为一些软件的新用户首次注册登陆时,如果不细致填写各项资料,比如说昵称、头像……系统会自动生成一个默认的头像和昵称,而momo就是系统自动生成下的产物。

虽然数字ID不一样,但是披着相似的头像和共同的昵称,相对而言,还是具有一定的隐蔽性。久而久之,开始有越来越多的人伪装成momo,上网冲浪。

目前,momo已经不再是单纯的momo了。因为网友跟风玩梗,网上出现了吃瓜momo、减肥momo,甚至还有考研备战的上岸momo……

一名网友留言说:自从加入了momo大军,我开始肆无忌惮地在评论区发言了,反正有别的momo替我背锅;还有一名网友夸张地说:豆瓣的momo比我的头发都多。

前几天,某明星工作室起诉一momo用户后,momo大军在微博组团发起话题,让这名网友主动站出来承担责任,不要“一mo做事万mo当”。

梗分析:为什么选择去当一名momo?

浏览momo发文帖时,记者注意到一名网友吐露的心声,为什么要套上“momo”的外衣来发言?他说:“我是互联网上的万千momo之一,我很平凡,平淡到在这片互联网海域上,你随手扔一块石头,就能砸到两个和我同名的人。其实很多年前,我还不叫momo,那时我还是一个在互联网上战战兢兢,只敢潜水不敢说话的nobady。”

“只要你吧名字改成momo,你就不必担心现实世界的熟人找到你。不必担心说的哪句话,互联网留下的那条痕迹被放大。于是,我也加入了momo大军……”

江苏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博士、副研究员赵伟认为,从一开始被赋予昵称和头像,到最后主动选择momo昵称和头像,中间的过渡、变化有网友跟风的原因。另外,还有一个很大的潜在因素——就是momo大军所提供的集体匿名性,为网友发言提供了一个保护层,从而吸引了很多人成为“momo”。

“当去注册这个称谓的人越来越多时,它就形成了一个互联网匿名群体。群体之下,人穿着批量复制的马甲,就像在公共空间里,人戴着相同的面具一样。”赵伟说。

实际上,每个网友的注册ID并不相同,也可以通过关注、点赞、收藏等方式来分辨momo,但群体匿名性以及momo大军所带给他们的集体归属感,会给人提供心理保护,“更有勇气说自己想说的话。”

在他看来,这种表达方式的兴起,与人对舆论环境失去信心有关,怕说错话招惹麻烦,更怕因说错话受到其他人攻击。

“以集体之名,对外发言,自己就没有那么凸显了。”赵伟告诉记者。

【责任编辑:李丹萍】

百国万名师生“云上”合奏 唱颂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3-02-14 21:30:00

现实很科幻!《流浪地球2》中的机器人演员来自这里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3-02-16 09:30:00

爱上北京的100个理由:寻味老北京

北京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2023-02-15 19:00:00

首发!生命的春天陪你去奔跑,这首MV献给本届年轻人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3-02-15 12:30:00

中国游戏产业年会聚焦“游戏科技”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3-02-14 10:23:56

《激流时代》2月16日开播,探寻普通人身边的商业生活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3-02-13 21:48:16

《我们的滚烫人生2》:公益之旅永远“在路上”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3-02-13 21:48:32

青春“艺”起来 传承需要跨界创新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3-02-13 21:48:26

这个展览试图阐释什么是“艺术家精神”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3-02-13 21:48:22

多元文化展现“最广府” 2023广府庙会落幕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3-02-12 22:1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