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我的大学 >正文

从奥赛金牌保送生,到北大学生最高荣誉获得者

来源:北京大学2023年02月10日

助力燕园保护小区建设

入选联合国生物多样性100+全球典型案例

参与开发国内首个

生物多样性破坏风险评价工具

三赴无人区考察

助力可可西里成功申遗

研究成果被Nature、Science等

国际顶级期刊报道

本科入学北大,十年来

他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

用青春守护绿水青山

立志用自己的亲身经历

讲好属于中国的生态故事

他就是北京大学五四奖章获得者

生命科学学院2018级博士生胡若成




2020年,吕植教授团队与中国观鸟组织联合行动平台合作,利用近20多年来中国民间观鸟爱好者的观鸟记录,绘制了一套迄今我国精确度最高的、包含1000多种鸟类的栖息地分布地图,同时模拟了2070年这些鸟类的预测分布图。作为该研究论文的第一作者,胡若成在接受《中国科学报》采访时说,“这是我国类似研究中,首次使用高精度、大规模的公民科学数据集来讨论随着气候变暖,未来我国鸟类分布可能的变化以及保护优先区规划的问题。”

投身保护生物学研究,做中国生物保护的擎火者,胡若成跟随北京大学保护生物学教授吕植的研究团队持续钻研,见证了多个重要课题从落地生根到开花结果的全过程。多个学术成果的取得,背后有胡若成始终如一的兴趣,更有他持之以恒的研究与实践行动。



行万里路,自然爱好者



鸟鸣兽奔、巨木异草,自然界的神奇与美妙深深吸引了年幼的胡若成,从小便热爱对动植物持续观察和静心探索的他,已经埋下了照亮自己未来学术道路的火种。


高中时期,胡若成获得了全国中学生生物学奥林匹克竞赛金牌,被保送至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成为一名2012级本科生。在尚未进入北京大学时,胡若成就已经开始关注燕园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及北大生物保护相关社团。一入学,他便加入了绿色生命协会,积极举办参加动植物相关的各种活动。担任会长期间,他每年都组织燕园鸟类生物多样性和校园植物物候监测,也邀请专业人士开展动植物相关讲座,这些丰富而有意义的社团活动,使对动植物的关心爱护浸润了更多人的心灵。

通过绿协内部交流及与北京其他院校的兄弟社团的合作,胡若成得以结交一群对自然保护心怀热忱的志同道合之人,在交流中碰撞思维,共同探索自然保护的光明前路。

在中国科技馆举办科普活动

北大绿协松山活动

就这样,通过课内的专业学习和课外的探索实践,胡若成对生命科学和自然界的认识逐渐加深,并最终选择了保护生物学作为自己的研究方向。幼时对自然界的观察与探索培养了胡若成重视实地考察的习惯,在学期内和寒暑假,他都会组织绿协成员前往各地进行考察学习。从北京东灵山到大兴安岭和福建沿海,胡若成与志同道合的伙伴们真正做到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身体力行地了解中国自然,体味自然之美。迄今为止,胡若成在地行程超一万五千公里,亲眼目击野生动物800多种,其中鸟类种类占全国总数的一半。

沿海水鸟调查

在北京进行鸟类调查

专业知识的积累和兴趣爱好的发展共同生长、彼此成就,推动着胡若成在保护生物学领域潜心探索、不懈实践,延展着一名自然爱好者无限广博的学术生命。




求真力行,生态研究者


“去的地方越多,就越会了解到现实问题的复杂性,了解到保护生物学学科的综合性。”


自2018年起,胡若成在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攻读动物学专业博士学位,师从吕植教授,研究方向为保护生物学。在生命科学学院和吕植老师的课题组,胡若成获得了最前沿的生态专业知识,逐步参与到对动物物种的基础生物地理学研究工作当中,成为一名求真力行的生态研究者。

科考途中——大兴安岭南翁河风光

在野外进行草地研究

早在本科阶段,胡若成便在国际保护生物学顶刊发表论文,发现了中国鸟类的空间保护空缺,他曾在芬兰召开的国际保护生物学大会上进行报告展示,重新评定了中国鸟类的受威胁等级并提出新的物种受威胁状况评估标准。此外,他还作为主要作者参编国内首份第三方生物多样性保护评价报告——《中国自然观察报告》,首次全面评估了我国受威胁受保护物种的研究和保护现状;参与开发了我国首个纳入生物多样性风险评估的项目建设和环评预警工具,有望为指导项目环评减少生物多样性破坏风险提供快捷的帮助。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科研过程中,胡若成逐渐意识到论文不能只停留在纸面上,尤其对于生态保护工作而言,一定要让论文对保护决策产生积极影响,真正做到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足迹走遍山河,各地的生态相关问题的复杂性引发了胡若成更深层的思考:在国家禁止砍伐天然林、打击红木走私与盗猎之后,云南盈江产业经济应该如何变迁,生态旅游路在何方?大熊猫保护区实施保护后,陕西、四川当地居民应该如何适应政策变化?可可西里“申遗”时,当地传统乡规民约中蕴含的生态保护理念是什么?诸如此类的一系列问题。

胡若成在实地考察中看到了一个全新的“生态”世界,不同于书本记载和课堂讲授,它广阔真实、纷繁复杂,同时也更加精彩纷呈,引人深思。

考察香格里拉

参与澜沧江源科考队

实地考察只是生态研究的第一步,求真力行的生态研究之路,耐心、细心、恒心缺一不可,胡若成的每一步也都走得踏实而坚定。他使用海量实地观测数据和气候模型相结合,发现未来气候变化可能使鸟类栖息地向人口密集地区转移,影响到国家保护地规划,该研究得到了Nature、Science等顶级期刊的重点推荐。

从“求真”到“力行”,让研究成果真正落地,有效影响保护决策从而助力保护事业,胡若成迈出了重要的一步。越往前走,见到的风景越多,胡若成的思索越深,在生态保护上,他也将履践致远。



知行合一,保护行动者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胡若成认为,对于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而言,将研究成果应用到实地生态保护工作,公开推广开来,从研究者成为保护者,不计个人得失,才是新一代自然保护人的追求。


世界自然遗产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选,是全世界范围内最高等级的自然保护形式。可可西里是我国最后也是最大的一片无人区,平均海拔在4500米以上,是最后一个以藏羚、野牦牛为代表物种的大型兽类、有蹄类集中分布地。

在胡若成的回忆中,可可西里的实地考察并不轻松,那里海拔高、风大、温差大、夜间气温低,而且实地考察需要现场测量,行程特别远,一天通常需要很长时间的车程。在可可西里申遗的过程中,胡若成参与了每个环节的工作——从实地考察到和当地牧民、保护区工作人员进行访谈,从最初的文献阅读整理到实际观测过程中收集生物多样性信息,最后撰写报告,整理成符合联合国要求的申请文本、出版专著,胡若成为可可西里申遗成功,贡献了北大人的青春力量。

胡若成在可可西里科考

可可西里上的野牦牛

虽然科考的过程很辛苦,但背后的快乐与收获是巨大的。在科考过程中,胡若成也在逐步积淀形成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他认为保护生物学与人们的生活和发展息息相关,更多的还是要着眼于人们自身。

“从人类演化成智慧物种之后,就深深地改变了地表的生态系统,所以我们天然地就负有责任要来维护地球生态环境,这最终也是为了人类自己。”


澜沧江溯源的鸟与藏族玛尼堆

福建科考时见到的白鹭

三江源见到的岩羊

此外,胡若成积极践行保护生态的信仰。他基于研究成果撰写政策建议,积极利用所学知识参与野生动物保护法、动物保护名录等重要法律法规的修订反馈,参加各种跨界论坛。他还参与澜沧江源溯源科考队、黄渤海水鸟栖息地申遗、黄河源区草地退化恢复……一路走来,胡若成初心未改,知行合一,亲力亲为地为保护事业奋斗着。

科考黄河源的途中




燕园记忆,他与北大的十年


十年的燕园生涯,置身于北大精神熏陶之中,胡若成逐渐形成了更广博的视野,更深刻的视角和更明晰的价值取向,他得以确定并更加坚定自己的心之所向。


未名湖中,鸳鸯野鸭游嬉,苍鹭掠水而过;燕园之北,草本、灌木到乔木,完备的植被结构下有无数生灵自由生长。于胡若成而言,燕园不仅是风景的承载,其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也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成为保护生物学理论得以扎根的沃土。胡若成与绿色生命协会的同学和自然保护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的师生一起,

从建议增加蜜源植物数量,到推动调整喷洒药物时间以保障物种繁殖,他们参与提出的每一条建议,都见证了保护生物学研究与燕园间割不断的联系。

燕园保护小区——雪夜燕园

燕园保护小区入选100+案例

为保护燕园生态、积累生物保护经验,他参与推动了北京大学校园自然保护小区的成立,并积极进行自然保护小区的规划工作。本科进入北大以来,胡若成从每周两次的鸟类调查和每周三次的物候监测做起,切实参与到燕园的保护中。2021年,“北京大学校园自然保护小区”案例被联合国评选为“生物多样性保护100+全球典型案例”,向全世界讲述了北大的生态故事。


胡若成在保护生物学道路上取得的这些成绩,离不开自己的导师——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吕植教授的教诲与鼓励。胡若成认为,吕植老师对自己最大的影响在于改变了自己看问题的视角。人类学著作、社会学、历史……吕植老师指导胡若成读的书,虽然有一些与保护生物学不那么“相关”,但这些著作提供了多学科的综合视角,使他看到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广泛联系,认识到保护生物学所肩负的更加深沉的社会责任。从参与吕植老师的相关研究工作,到在吕植老师的指导下完成本科毕业设计,再到成为吕植老师的博士生。一路走来,胡若成从最初的动植物爱好者,成长为更加成熟的保护生物学研究者。


站在入学十年的节点,观望来路与去路,胡若成也表达了对学弟学妹的殷殷期望。他认为北大最大的好处就是不但能在这里找到自己想做的事情,而且也提供这样的环境和氛围,让有梦想者勇敢追梦。他希望学弟学妹能在北大保持非常宽广的视野和非常开阔的眼界,保持好奇心与求知欲,从身边开始探索人生的旅程。


“我深知生物多样性保护这条道路并不容易,需要很多的牺牲和奉献,但我十年来从未后悔过自己的选择,秉承着保护事业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精神,继承前辈保护工作者的愿望,并为后来人探索道路,将祖国大好河山的守护与个人发展结合起来,保护工作哪里需要我,我就向哪里去。”


学术与爱好交织,理论与实际结合,个人收获与社会反馈同在,胡若成将在生物保护的道路上继续昂首向前,眼底未名水,胸中黄河月。

【责任编辑:曹竞】

正月十五,杨千嬅唱起《银河秋千》与你同庆佳节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3-02-05 10:10:00

马兆画出的∞代表了什么

中国青年报2023-02-06 06:27:33

去有风的地方真的能治愈自己吗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3-02-02 18:57:39

变身音乐剧角色,故宫​文物这次真“活”了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3-02-01 14:32:41

靳东:纵有疾风起,人生不躺平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3-02-01 09:54:25

天津市民乐享“新春喜乐会 文化嘉年华”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3-02-01 20:52:51

三里屯酒吧街将腾退改造 酒吧街品牌还会保留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3-01-31 19:1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