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要闻 >正文

【新春走基层】连续几个春节,他们盯着月球和火星

作者:张渺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3年01月29日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张渺

连续几年春节,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十室的航天团队都在忙碌着。2020年春节,正赶上当时疫情严重,单位落实防疫政策,人员禁止到岗,但结构主管设计师唐传军和航天组的同事为保证火星车雷达的研制进度,经单位特批正月初五开始加班。而此时食堂不开放,餐馆也不营业,他们连吃了一周的方便面。

2023年春节,这些航天人再次放弃了休息时间,他们要完成对技术问题的梳理,确认,总结,以便年后能够顺利开展电性件总结评审、交付探测器奠定基础,为鉴定件研制做好准备。

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十室承担了我国探月工程嫦娥三号、四号测月雷达、四号低频射电频谱仪、五号、六号月壤结构探测仪,深空探测火星次表层探测雷达等5型7颗载荷研制任务。 正是通过他们的辛勤努力,为我国的空天探索装上了“眼睛”,一直“看”到了月亮和火星上。

十室航天团队部分成员在天山冰川进行相关研究。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供图

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十室,也被称为电磁辐射与探测技术研究室。该团队现有职工58人,其中党员30人。除了航天任务外,他们还承担了我国第26到31次南极科考冰雷达的研制,CAS系列探地雷达(年均约100台)和磁场传感器(年均约500套)的小批量生产、销售和服务。

十室航天团队与“嫦娥”的缘分,可以追溯到2009年。当时,在原空天院副院长、现空天院粤港澳大湾区研究院执行院长方广有研究员带领下,研究室获得了“嫦娥三号测月雷达”载荷研制资格。十室航天团队就此成立,方广有研究员担任主任设计师。

月球与深空探测任务,是国家探月二期工程重大科技专项,在此之前,十室在航天研制方面,没有任何积累和参照,仅有探地雷达技术上的一点“存货”。测月雷达作为国内首个应用于地外天体的巡视器载荷研制任务,也面临很多的困难。

月面环境究竟是什么样的?怎样的天线材料才能满足月夜存储温度范围的要求?什么样的工艺才能确保巡视器舱外的天线和发射机正常工作?空间辐射环境对电子学,尤其是放置舱外的发射机影响如何?

这些问题,一个又一个堆到了研究团队的面前。

“每一期任务中,对核心指标探测深度和厚度分辨率都提出了不同的要求,从嫦娥三号到现在为止,要求越来越高,指标越来越量化,尤其在嫦娥七号时候,在低频通道上,要求探测深度不小于400米,这个是以往都没有的。同时,它的高频通道要求到40米。这样来看,嫦娥七号的测月雷达任务就明显在技术要求和难度上有很大的提升。”沈绍祥副研究员对中青报·中青网记者说。

一直陪伴人类文明的月亮,温度最低时能达到-120℃,高温却是120℃。这样极端的温差,什么样的材料能够满足要求?

团队中的天线专家纪奕才研究员,为了找到这个答案,熬过了不知多少个日日夜夜,经历了一次次失败,最终采用埋阻工艺,并通过低温摸底,达到-200℃性能无影响。如今型号任务的天线材料,仍然在沿用他当时选取的材料和方案进行设计。

作为结构主管设计师,唐传军自从研究生毕业后,就一直在十室从事型号项目结构设计及分析工作。嫦娥四号低频射电频谱仪研制任务,是当时项目中唯一的新研载荷,两年要完成其他载荷四到五年的工作,才能赶上发射窗口,研制任务相当繁重,同期还有另一个载荷测月雷达载荷的生产任务以及嫦娥五号的研制任务。那阵子,唐传军基本每天都要工作十几个小时以上。2021年,唐传军平均每个月加班都在八十个小时以上。

十几年来,研究团队的核心成员“基本上都是配合了10多年的”,也不断有新的成员加入进来。李忠鹏就是2021年7月份刚刚加入了十室航天团队,入职后,主要参与正在研发的嫦娥七号测月雷达的测试任务。

这是一个团结的团队,也是一个不断交流碰撞出火花的团队。当大家有不同的想法,就在讨论中互相帮助,分析解决问题。

就像卢伟副研究员所说的那样:做科研的人如果跟同事没有任何分歧,就永远做不好科研,不争执不讨论,永远碰撞不出来火花。

在天山冰川进行相关研究,科研团队每走十几米就得停歇喘气。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供图

在海拔超过4100米的天山冰川上,这些研究者们顶着严寒,忍受着高原反应,在难以想象的艰苦环境中,完成了测月雷达的技术验证。

十几年来,为了最大限度地找到合适的地方,验证雷达设备的低频通道探测能力,研究者必须找到含水量低甚至无水的测试场景,我国的天山、老虎沟和扎子沟等旱地冰川内部是绝佳选择。

沈绍祥还清楚记得,2022年9月,团队在扎子沟冰川进行测试时,当地的盘山路被洪水冲断了,所有的设备和补给品,都是在离目的地3公里的地方开始,就由成员们徒步搬上去的。

还有一次,整个冰川一面斜坡上,全是足球那么大的碎石,时不时还会从山上滚落下来。危险无时无刻不在。

现任空天院学术委员会委员,电磁辐射与探测技术院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张群英研究员则是个地地道道的女汉子。在祁连山海拔5000米的空气稀少的冰川上,她和同事一起完成了嫦娥三号载荷地面验证试验。

无论是库布奇沙漠的凛凛寒风,还是戈壁滩上的干燥气候,都有她调试设备的身影。在通宵达旦准备竞标文件的过程中,她甚至因为连续长时间熬夜导致双眼充血。

每一个任务完成,他们的目光就已经看向远方,准备迎接新的任务,解决新的难题。

【责任编辑:邱晨辉】

被装满的后备箱,总能让人破防

光明日报客户端2023-01-28 10:25:45

“小屏幕”大智慧 亲民全凭“烟火气”

北京青年报2023-01-27 10:13:46

在5张全家福里探寻最美家庭的幸福之源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3-01-23 14:36:08

人兔之间:从月中玉兔到兔爷消灾

澎湃新闻2023-01-23 11:34:36

2023年央视春晚亮相,中国人的故事和诗情戳中你了吗?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3-01-22 15:08:49

广东台山:“文化进万家”融合侨乡文化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3-01-22 21:09:21

“匠心筑梦——新苏作的历史记忆”展览在沪开幕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3-01-18 09:48:21

上海公布第三批50个“家门口的好去处”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3-01-18 10:40:56

北京“阅读驿站”进书店办亲子沙龙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3-01-18 09:4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