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频道 >锐评 >正文

联合国工作中,我多次与中国立场同框

作者:范纹嘉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2年12月02日

    2018年6月1日,作为生态环境部第一批向联合国环境署派选的11名青年项目官员(JPO)中的一分子,我来到了日内瓦——新中国外交的发祥地,开启了我的“环境外交”之旅。过去4年,我的主要工作是通过推动政府间谈判和协商处理国际环境关系,达成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条约、协议或无法律约束力的宣言、行动计划或指南,推动成员国采取共同行动,解决全球、区域和各国环境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

    回想过去,初来乍到时,我担任了联合国环境署经济司化学品处处长助理。不知是幸运还是不幸,这个角色没有给我任何一个新人的“适应”阶段。报道第一天,我就被拉去参加了由十多个国际机构各司局“一把手”参加的“国际化学品战略管理方针新出现的政策问题及其他关切问题”高级别会议。接下来的3个月里,我作为处长的“小尾巴”,穿梭于各大线上、线下会议,忙着聆听各利益相关方的观点,协调多方时间与内容,了解各议题的进展以及面临的挑战,从而收集各方表述,整理成报告。不得不说,这3个月的“急”训,让我和许许多多化学品议题有了亲密接触,为后续深入开展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几个月后,我被赋予了更为重要的任务,其中就包括负责推动“含铅涂料”议题。铅会对人类健康及生态环境造成危害,尤其是对于儿童和工人而言,含铅涂料是重要接触源。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大多数工业化国家实施了严格限制装饰涂料中铅含量的法律或法规,并对其他含铅涂料和涂层产品实施管制,但截至2018年,全球层面仍有约70%的国家未采取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控制措施。因此,我们和世界卫生组织一起,根据科学数据、案例编制为规范指南及示范法,呼吁各国推动立法禁止制造、分销、销售和进口含铅涂料,也针对民众开展了密集的宣传,从而降低含铅涂料带来的严重健康危害。

    此外,我还负责亚太地区发展中国家多边环境公约履约能力建设工作,通过了解亚太地区发展中国家在履行《巴塞尔公约》《鹿特丹公约》《斯德哥尔摩公约》(以下简称“三公约”)以及《水俣公约》中的挑战,寻找共性问题,为其提供技术和能力建设支持。这个角色也让我有机会站在中立的秘书处角度,多次支持“三公约”及《水俣公约》缔约方大会的胜利召开,也多次在这一场景下与中国立场同框。

    这几年里,我走过了很多地方,遇到了很多人,经历了很多事。我无法忘记,在肯尼亚人潮汹涌且混杂着汗臭的拥挤小巷中,一个满脸油漆点儿的男孩站在堆积如山、五颜六色的油漆桶旁,抖着浸泡在油漆涂料中的小手,朝我微笑的样子;也难以忘记,我们一行人问他是否了解他的操作过程中所面临健康风险时,他迷茫看着我们,然后大口喝下牛奶并告诉我们“牛奶可以去除藏匿在胸内的油漆污垢”时的样子。这味道、场景狠狠按压了我心中最柔软的部分,也让我深感肩上责任和使命的重量。

    这几年里,我也与160多个国家、政府间国际组织、私营部门、非政府组织有过密切的沟通。难以忘记的是,各区域代表为了决议上一个措辞、一个时间点争辩得面红耳赤,也无法忘记,在我们的努力下,很多数字悄悄变化:比如,在196个国家中,已有36%的国家发布了具有法律约束力的限制铅涂料条例,而且签署并加入公约、倡议和活动的国家日益增多,共同推进化学品管理的主流化。

    同时,我也见证了中国环保人在推动多边环境公约履约过程中付出的努力。每一份政策建议的发布、每一次国际舞台的亮相,以及每一场能力建设活动中国经验的分享,无不让我觉得祖国在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同时,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打造绿色国际公共产品而奋斗。

    很多前辈在诸多场合,已经留下了对外讲述中国故事的身影,我也有幸跻身其中。在我看来,传播交流是“聆听”和“分享”的双向奔赴。作为青年,我们应该用心聆听世界的声音,积极学习借鉴各国有益经验和成果,也应全方位、深层次了解世界,应用最新传播方式,讲述中国故事,参与全球治理,携手各国青年创造人类更加美好的未来。

范纹嘉 来源:中国青年报

【责任编辑:王钟的】

中青教育 | 微观中国·五彩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2-12-01 20:53:44

青年工美匠人“玩转”传统文化|温暖一平方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2-12-01 12:26:12

会馆里的摇滚青年:让传统文化流行

中国青年报2022-12-01 08:09:48

听鞠婧祎唱《琢光曲》,讲述文物背后的微言大义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2-11-30 21:30:00

我相信贝雕艺术是有生命力的

中国青年报2022-11-30 08:52:26

影片《征途》:以邓清明为原型,讲述航天追梦故事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2-11-29 21:0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