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我的大学 >正文

甜蜜加倍!双双保研!

来源:山东师范大学2022年10月11日

每一次互相携手的奋斗

并肩同行 同情相成

这一次 梦想照进现实

只因奋斗从未停歇

只因追梦永不止步

  

   



夕阳西下,忙碌了一天的张德阳拨通了杨小雨的视频电话,将手机安在自行车的手机支架上,他调整好角度,取景框里一半是自己,一半是风景。不仅如此,他还特意将车速放得很慢,一个多小时的路程,一边走一边把路上遇到的风景、人和事物向杨小雨介绍了个遍。他希望将上岸后的美好透过屏幕带给正在准备保研的女朋友杨小雨,希望在她追求梦想的道路上给予更多的鼓励。


▲杨小雨


 个人简介 

杨小雨,山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部2019级本科生,中共党员,班长、党支部宣传委员。推免至同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攻读硕士研究生。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省级期刊论文一篇。


 个人荣誉 

■ 第十七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红色专项省级一等奖

■ 获全国大学生“千校千项”网络展示活动最美团队、省级社会实践队、社会实践先进个人、“新时代”理论宣讲员等荣誉称号

■ 入选第四届山东师范大学“青年先锋锻造计划”训练营暨“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大学生骨干培训班



▲张德阳


 个人简介 

张德阳,山东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2018级本科生,中共党员,曾担任地理与环境学院学生会主席、班长。推免至浙江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攻读硕士研究生。


 个人荣誉 

■ 第十六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全国一等奖

■ 第十七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全国二等奖

■ 获国家奖学金、校长奖学金

■ 获山东省优秀学生、山东省优秀学生干部、山东省社会实践优秀学生、山东省优秀毕业生等荣誉称号

■ 入选第四届山东师范大学“青年先锋锻造计划”训练营暨“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大学生骨干培训班



“放心,后面offer都会来的。” 这是杨小雨保研面试那几天,张德阳经常安慰她的话。想要获得身处山顶的喜悦,就必须承受攀登时的艰难与痛苦。 对杨小雨来说,复试的机会就像是小孩子紧紧握在手中的糖果,无法舍弃任何一个。在面试的那四五天时间里,杨小雨面对的是一天四五场面试。每完成一场面试,对杨小雨而言都是对自信心的一次打击,忙碌起来的时候,连悲伤的时间都是奢侈的。杨小雨只能硬着头皮,调整好心态,一次次地尝试。

通往成功的道路虽然很难,但他们两个从未被困难击垮而选择放弃。“没有必要焦虑内耗,精神的东西就要用精神来打败它!”杨小雨用认真闯出一片天。保研打的是信息战,她就仔细分析面试学校的相关要求,做好充分准备。每次面试结束后,她会和张德阳一起复盘,分析面试中出现的问题并改正,这样在下一次面试的时候,就能多一份从容,多一分底气。




杨小雨和张德阳的相处,就像是诗人笔下并肩而立的两株木棉,彼此支持、互相依偎、向阳而生。

错开的年级,正好成就了他们彼此的陪伴。回忆起去年保研时的经历,张德阳坦言,六级是他准备保研时候最大的一道坎。为了自己能少些焦虑,也为了杨小雨能更认真地准备六级,两人一拍即合,约定一起学习。两个人会比赛做题,英语好、早早完成题目的杨小雨总会刻意放慢一些速度,微微侧头偷偷观察张德阳的进度,这样两个人总能刚刚好“同时完成”。杨小雨说:“这次机会对他很重要,也很希望他能有充足的信心去面对。”出六级成绩的前一晚,张德阳开玩笑地说:“我把所有人生大事都想了一遍。”未来的不确定性就像摸黑走岔路一样令人无法平静,杨小雨笑着说:“那晚为了安慰他,发消息都快把手打麻了。” 有彼此的陪伴和支持,终是柳暗花明,前路一片通畅。

他们一起分享过两次保研成功的喜悦,也期待着两所名校、两座城市的“研”期,前路漫漫亦是灿灿。



他们喜欢理性地思考,就像计算机屏幕上敲下的代码一样逻辑严谨;他们之间像是拥有着独属于彼此的波段,不需要言语和行动,举手投足皆是默契。



▲胡竞文


 个人简介 

胡竞文,山东师范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2019级本科生,中共党员,团支书,曾任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第16届学生会青年发展部学习组组长。 推免至东北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信息与通信工程专业攻读硕士研究生。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SCI三区论文一篇,作为第一作者拥有软件著作权三项。



 个人荣誉 

■ 连续三年获山东师范大学优秀学生一等奖学金、优秀学生、优秀学生干部

■ 2021年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省级优秀学生

■ 2021年暑期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服务济南”优秀服务队副队长

■ 第九届“大唐杯”全国大学生移动通信5G技术全国总决赛三等奖

■ 第十二届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创新、创意及创业”挑战赛山东赛区省赛一等奖

■ 第十三届“挑战杯”山东省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省金奖

■ 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山东省铜奖

■ 第十一届亚太地区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三等奖

■ 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负责人,负责项目入驻山东师范大学孵化基地


▲曹博淳


 个人简介 

曹博淳,山东师范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2019级本科生,中共党员,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第17届学生会主席团成员,班长。 推免至东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攻读硕士研究生。作为第一著作人拥有软件著作权两项。


 个人荣誉 

■ 获山东师范大学优秀团员、优秀共青团干部、优秀学生、优秀学生干部等荣誉称号

■ 2021年暑期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先进个人

■ 2021年暑期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服务济南”优秀服务队队员

■ 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主持人,负责项目入驻山东师范大学孵化基地

■ 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山东省银奖、铜奖

■ 蓝桥杯大赛山东省三等奖


一切那么自然,又那么的水到渠成。胡竞文和曹博淳共同任职于学生会 ,由于工作上的联系,两个人渐渐熟悉起来,从聊工作、学习慢慢到分享心情,他们发现彼此是那么相像。 于是不再需要文字和言语,他们便自然而然地并肩而行。

胡竞文就像是元气充沛的夏天,行动力十足。每当考试即将来临,她立刻拉上曹博淳制定计划,投入学习。胡竞文的专业是通信工程,恰好是曹博淳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基础,她就拿出一些自己的专业知识和对方探讨,这既增加了专业底层知识的积累,也能从一个新的视角看待自身所学,产生新的理解与感悟。

曹博淳就像是夏天过后平静下来的秋,带着胡竞文一步步稳稳向前走。 自我要求严格的胡竞文总是在任务后期因担忧达不到预期效果而焦虑,每当这个时候,曹博淳总是能提前感知,及时“掐灭这个苗头”,给予胡竞文精神上的慰藉,帮她排解不良情绪。

对待工作,两个人也是极度认真、一丝不苟。“无论是比赛还是工作,只讲道理,不谈感情。”两个人都是非常有想法的人,他们会分享自己的想法,然后通过讲道理的方式说服彼此,在这个过程中,也会逐渐完善自己的想法。



回想起保研的经历,胡竞文还是感觉到鼻尖酸酸的。曲折,是他们两个人回想起保研这几天面试最先想到的形容词。希望越大,失望就会越大。两人在一开始认为很大概率会被录取的学校,都在录取的最后关头出现了问题。


在9月26号那天,曹博淳收到了一通电话,原本确定好的学校因为一些情况无法录取他。就像暴雨中的一阵惊雷,彻底磨灭了他的希望。备选不够多,也许去一个差一点的学校了,他想。就像之前每次复习时胡竞文硬拉着曹博文去规划复习一样,她没给曹博淳颓废的时间:“这是26日下午,不是28号下午,保研还没有结束,你现在没有资格难过!”她拉着他在电脑前一点点搜索合适他的学校,一个一个去尝试。“我们都明白保研这个事情对自己非常重要,允许自己难过,但不要太久。”她说。


保研的路上,什么未知都有可能发生。 在9月28日,确认录取结果的那天下午,胡竞文却一直没有等来本以为确定会被录取学校的录取通知。他们两个就这样在电脑前,等了好久好久,从满怀希望,到逐渐焦虑、紧张,不知所措。在等待的期间,她错过了好几个offer的确认时间,却迟迟没有她最想要的那一个,也许胡竞文心里已经知道结果了,但她还是想要抓住那微弱的一点希望。录取还没有结束,她想,“现在是三点半,我只等到四点,四点没有结果,我就放弃它。”一旁的曹博淳在两天前也经历过同样的事情,所以非常理解胡竞文的感受,他用温和的语气给她讲道理,告诉她在人生大事上不要去冒险,胡竞文也渐渐平静下来。“在三点五十九分的时候,我毅然决然地按下了一直在等我的东北大学的确认键。”


回想起那天下午和晚上,他们不像其他人一样欢快的庆祝,结束后去食堂吃饭,心里只有满满的后怕。胡竞文眼圈红红的, “现在想想,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东北大学原本是曹博淳计划考研时的目标学校,“算是她替我实现了我的梦想”,说完两个人相视一笑。

他们对未来有着很多的计划,用他们那股想做就努力去做的冲劲,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的前行,用两个人独一无二的默契去实现,前路无畏,璀璨光明。


  

彼此在鼓励与陪伴中共同成长

在最美好的年纪共同熠熠生辉

奔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责任编辑:曹竞】

四分钟带你云游京杭大运河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2-10-05 11:29:55

四川森林消防开展“火焰蓝”综合救援技能比武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2-10-10 13:31:37

有料青年|上海民警演绎“反诈”版《苍兰诀》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2-10-10 15:50:18

一个非遗传承人的青春答卷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2-10-09 19:44:18

超燃!北部战区海军宣传片《这十年》震撼来袭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2-10-07 16:54:28

300余件雕塑与装置艺术作品展现“城市之光”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2-10-08 21:44:12

70名设计师耗时4年,为京城一条700年老街换新颜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2-10-08 15:07:52

对爱书的人来说,在北京是幸运的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2-10-07 15:1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