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我的大学 >正文

“缘”来是你!听他们讲和东大的故事!

来源:东南大学2022年10月07日


穿越五湖四海 怀揣各自梦想

汇聚一堂

青春的活力 蓬勃旺盛

新鲜的血液 充满朝气

共谱一首理想的诗章

听,他们对自己、对东大、对未来

有什么想说的呢?







贾壹贺 贾壹竣

建筑学院、工科试验班(土木、交通、材料类)

2022级本科新生


关键词:双胞胎 特别的缘分 携手并进




“ 

与东大的不解之缘

让我们十八年后 依旧在一起




一个对设计图情有独钟

一个对理工科兴趣盎然

截然不同的兴趣与志向

密不可分的血缘与牵绊

梦的种子 生根发芽

让这对双胞胎结缘东大 携手同行





“过去的十八年里,我们共同生活,共同成长,相互陪伴,携手走过。”回顾一起走来的学习生活,两人喜欢给彼此出题、讲解,取长补短,互为榜样;生活中,她们形影不离,给对方送上及时的鼓励与陪伴,备战高考时候的紧张氛围,也在两人的欢声笑语中变得愉快起来。

在2022年的高考中,姐姐贾壹贺根据自身的兴趣选择了东大建筑专业,向建筑规划这片领域前进;妹妹贾壹竣则被工科试验班(土木、交通、材料类)录取,立志投身建设科技强国的事业中。




“如今,我们共同来到东大,相约相守,共筑梦想。” 录取结果下达时,姐妹俩同时考入东南大学的消息让全家人为之振奋。一路的 携手并进 ,收获了而今的 奇妙缘分 。一起漫步在东大校园里,领略六朝松的沧桑伟岸,聆听梅庵的红色经典,瞻仰大礼堂的宏伟壮观,这是独属于双胞胎姐妹间的纽带,也是她们与东大的 不解之缘 。







谈到对于大学生活的期许时,姐妹俩给出了极为相似的答案——“矢志奋斗,用拼搏与付出,书写一份属于东大人的精彩故事!”她们是最亲密的家人,是无话不谈的老友,也是两个独立的个体,即将在东大各自追寻理想,探索无限可能。






王俊博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2022级本科新生


关键词:新生报到视频跟拍 开学第一课




“ 

信而有你 筑梦东大





属于过去的高中在慢慢存档

属于现在与未来的大学生活缓缓展开

开学第一课的军训体验

傍晚远空的余霞散成绮

属于自己的时间多了起来

学习生活中的小确幸也多了起来

于我们正是意气风发时




王俊博作为新生代表,参与了今年的开学报到视频跟拍。“当我乘坐着接驳车,与朝气蓬勃的新同学们一道进入东南大学的校门,看着车窗外倒退的景物,我恍然意识到:我终于来到了理想中的学府,并将在这里开始四年乃至于更长的学习生涯,探索知识的无垠海洋。”

谈及初入东大的感受,他这样说道:“开学第一课,自然便是军训。 那炽热骄阳下挥洒的汗水,那响彻云霄的口号声,那日复一日的基本功训练,不仅锻炼了我的体魄,磨练了我的意志,更重要的是,教官的那种‘有旗争着抗,第一争着拿’ 的精神,深深地震撼了我。看军训汇演时同学们化身战士,行令禁止,整齐划一,一样迷彩显百样风光。”









而提及 对未来生活的构想,王俊博对未来的生活,即将一起学习生活的同学,以及南京这座城市 都充满了期待和向往, “最想去 结识更多的良师益友,开启下一段美好而灿烂的人生。”他也希望自己能在大学生活中续写精彩的新篇章,不负热爱,奔赴山海。






赵元昊

建筑学院2022级本科新生


关键词:东大“铁粉” 执着追梦



“ 

生而热忱,终也欢洽

年少初始,为梦奋斗




会唱东大校歌

熟悉东大历史

高考前就已来参观过东大五次

连东大的流浪猫都知道名字

妥妥的东大铁杆粉丝一枚!

当初奋笔疾书的少年

终等来了梦中的佳音

从此,大礼堂前赏梧桐

六朝松下听箫韶




若用一个词形容自己与东大的故事,赵元昊脱口而出: “铁粉 !我可是东大纯纯铁粉!”早 在 高中学习的 方方面面、自己生活的一言一行中 ,赵元昊就对考取东大表现出极大的热烈渴望。



我喜欢许嵩,在他的歌曲《如约而至》MV中,我留言了一句‘东南大学2022年一定会如约而至的!!’的弹幕,表达自己对东大的喜欢和向往。




此外,赵元昊还经常拜托学长学姐 拍下东大体育馆,礼堂,李文正图书馆的照片 设成壁纸,或者打印出来贴在课桌上时刻激励自己,并坚定自己的信念,不断要求自己做到更好,更在生活与学习中 以东南大学“止于至善”的理念严格要求自己 。同时,在高考结束的当天,赵元昊便迫不及待地点进东大招生办填写了自己的 梦想约定卡 ,一面焦急地等候一面热烈地期许着佳音到来。




谈及来东大后的最想做的事情,赵元昊表示自己对东南的金秋时节的梧桐满园憧憬已久,想 收集金秋的梧桐叶 做成书签 ,在梧桐大道 拍一段延时摄影 , 看看日落, 感受一百二十年的时代呼吸;再或是在李文正图书馆前的大草坪撒欢放风筝;或是在涌泉池之前拿着一卡通拍照;或是在春日樱花教室之中,弹奏一曲喜欢的音乐......







李俭

法学院2022级博士新生


关键词:1967年出生  终身学习精神





“ 


阔别十四载,圆梦在东南




满怀遍走世界的梦想

仍坚持终身学习的耕耘

这位生于1967年的博士新生

阔别校园十四载

满怀赤子之心

从东大再出发!




 //  

谈起个人经历,李俭曾于1985年-1989年就读于南京大学法律系法律学专业本科,后于2006年3月至2008年12月在南京大学法学院攻读了法律硕士学位。

自1989年8月参加工作以来,他先后担任过成人高校的法学教师、日资企业的项目经理、美资企业的业务经理,最后于2001年9月底回归了本行,成为一名专职律师。




谈及为什么从职场回到校园 ,李俭坦言,“作为一名在职场摸爬滚打了三十多年的律师,我深知学习的重要性,这种学习应该是全方位的、终身的 ,其中的法律理论学习和研究是不可或缺的一环。而重回大学深造,是全面梳理、深化理论知识和体系的最好、最有效的办法 。此外,能成为一名法学博士,也是我这么多年一直想要圆的一个梦,如今终于能在东大圆了这个梦,感谢东大给了我这个机会!”





阔别十四载,从职场重新回到校园,李俭律师 感慨良多,也在 慢慢适应、逐渐融入学校的节奏 。


几周课下来我收获颇丰,法学院和其他院系的老师们启发式、引导式的教学让我受益匪浅 ,希望通过这几年的学习、研究能深化我在专业方向——国际经济法方面的认识,并且形成自己的知识和理论体系 。






王凯

自动化学院2022级博士新生


关键词:硕博连读  “越努力 越幸运”




“ 


跨越山海 终与你相遇




初识便觉璀璨如星

梦的种子 埋藏心底 生根发芽

少年击剑更吹箫

将“严谨、钻研、刻苦”的精神刻入DNA

止于至善 顶峰相见







谈起对于东南大学的初识,王凯回忆起高考前的宣讲——“东南”这个名字让他联想到南方的柔情似水;加上“南京”这座充满人文历史风情的古都的吸引,就此,在他心中埋下了梦的种子。

高考的失利让王凯与东大擦肩而过,但在他心中,依旧有着对于东大的强烈热忱,激励着他发奋图强,不断向梦校靠拢。





大三期间,我参加的“恩智浦智能汽车”竞赛给了这样一个难得的机会。作为竞赛小白的我凭借着对比赛项目的热爱和一股不服输的精神,一路披荆斩棘、过关斩将,荣幸获得了通往省赛的门票。机缘巧合的是,当年华东赛区当年的主办方就在东南大学。在东大九龙湖校区的体育馆,我和我的队友们圆梦于此,获得了华东赛区一等奖。那一刻,我感觉离自己心中的梦想,更近了一步。








本科三年的刻苦学习,让王凯获得了保研的资格。为了朝自己的理想更近一步 ,他怀着激动而又忐忑不安的心情申报了东南大学夏令营,这所梦想中的学校。“面试期间踏入四牌楼的校园,看着高大耸立的梧桐树,看到古朴庄严的大礼堂,我感受到了这所学校的底蕴和魅力 ,这更加坚定我来这所学校的决心 。幸运女神的光临让我面试发挥很出色,最终也是顺利拿到了这所名校的录取资格。”


如今,王凯毅然决定了 继续在这所名校攻读博士 ,这将陪伴他再次度过四年的时光。谈及对于自己未来的期望,他说,“和东南大学的校训一样, ‘止于至善’ 是我做事和处世的准则。感谢曾经努力的自己,让梦想生根发芽。 “越努力,越幸运。” 一切仍需要汗水和心血来浇灌,在东大,我的梦想和生活继续茁壮成长。”









来自不同专业、不同背景的学子

怀揣梦想 汇集东大

初心不改 博学笃思 止于至善

让我们携手开启 新的征程

书写属于东大的新的篇章

未来的无限精彩

等你探索

【责任编辑:曹竞】

亚洲最大元宇宙剧场还原红旗渠修建场景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2-10-04 13:20:51

九月初九重阳至,盼时光慢慢流淌 亲人《久久》相伴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2-10-04 10:00:07

《新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5》于国庆开启神奇太空之旅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2-09-30 10:28:40

衢州纪念孔子诞辰2573年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2-09-29 12:53:29

京杭大运河:被唤醒的漕运盛景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2-09-29 10:45:00

“潮涌40年——珠海九洲港建港40周年展览”揭幕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2-09-29 12:53:27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题图书《中国字 中国人》正式发布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2-09-29 13:48: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