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我的大学 >正文

驰骋寰宇!这颗“闪亮星”,以“北理工”命名!

来源:北京理工大学2022年09月26日

宇宙浩瀚,星空无垠

你知道吗?

在璀璨的星海中

有一道星光属于北理工


9月24日上午

“北理工星”命名仪式暨

北京理工大学82周年校庆日系列活动

在北京理工大学良乡校区举行

仪式上宣布了

经国际天文学联合会批准

获得国际永久编号第 9442 号

的小行星 1997 GQ27

被正式命名为

“北理工星”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科技委顾问、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技术顾问戚发轫院士,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台长常进院士,英雄航天员刘伯明少将,英雄航天员张晓光少将,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科技委副主任、中国探月工程副总设计师于登云院士,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巡天观测和三十米望远镜研发研究团组邹虎研究员,北京理工大学党委书记张军院士,北京理工大学副校长魏一鸣教授,北京理工大学宇航学院院长侯晓院士,各有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学院师生代表出席了仪式。

常进向学校颁授证书、公报和运行轨道图铜牌

邹虎介绍了“北理工星”发现经过和轨道运行情况

与会领导嘉宾共同为“北理工星”命名铜牌揭幕


常进宣读了小行星命名公报和命名证书,并向北京理工大学颁授证书、公报和运行轨道图铜牌 。邹虎介绍了“北理工星”发现经过和轨道运行情况。校党委书记张军院士与受邀参加仪式的英雄航天员、科学界同仁,共同为“北理工星”命名铜牌揭幕。


张军代表学校对发现“北理工星”的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工作团队和关心与支持学校发展的与会嘉宾表示衷心感谢。张军表示,北京理工大学作为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理工科大学,建校八十二年来,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打造了一大批“国之重器”,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人才和智力支持。近年来,学校持续加快推进“双一流”建设,高质量培养树立“新标杆”、高水平创新实现“新跨越”、高层次人才形成“新聚集”、开放办学达到“新高度”、全方位营造“新氛围”,由高质量发展的“快车道”步入更具挑战的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在建校82周年之际,同时也是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的关键时刻,“北理工星”的命名意义重大,极速行走在广袤的宇宙中“北理工星”,代表了北理工人勇于探索、追求卓越、永不停歇的精神品格,将犹如一盏“明灯”,指引、督促着北理工人探索未知宇宙,拥抱更广阔的世界。立足新发展阶段,北京理工大学将凝心聚力、踔厉奋发,全身心投入到扎根中国大地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实践中,以高质量发展的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我理可以“星上有名”?

别急,官微君这就为你解答~


北理工诞生于1940年的延安

是中国共产党创建的第一所理工科大学

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历批次

重点建设的高校

创造了新中国科技史上多个“第一”

“北理工星”的命名是表彰纪念

北理工研制了新中国第一台大型天象仪

并为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

的预研做出贡献


“北理工星”由国家天文台

施密特 CCD 小行星项目组

在1997 年 4 月 2 日

发现于兴隆观测站

位于木星和火星之间

轨道周期4.18年

该小行星赋名“北理工星”

具有特殊的意义

一是国际永久编号“9442”前两位数字“94”,代表北京理工大学1940年诞生于延安;二是国际永久编号“9442”后两位数字“42”,以及小行星发现日期1997年4月2日,纪念1988年4月2日北京工业学院更名为北京理工大学。


浩瀚太空,璀璨星河

“北理工星”,闪耀苍穹

八十二载栉风沐雨

红色基因深深嵌入

行星运转,昼夜不停

正如北理工人永不停歇的奋斗脚步

星光不灭,光明耀眼

正如北理工人的精神熠熠生辉

北理工一直在

探索寰宇的征途上拼搏

星光灿烂

是北理工人敢为天下先的勇气

研制新中国第一枚二级固体探空火箭

研制新中国第一台大型天象仪

从无到有,开启“拓天”之路

新中国第一台大型天象仪

新中国第一枚二级固体探空火箭


一大批北理工智慧

在浩瀚宇宙中闪闪发光

北理工交会对接技术

为历次“太空之吻”

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直播”长征火箭的“一飞冲天”

助力中国开启“空间VR”时代

实现对小天体的近距离探测

展开中国“帆球”卫星

在太空实施空间生命科学实验

........

一代代北理工航天人

自强不息、接续奋斗

始终奋战在航天一线

为中国特色航天发展之路

贡献着北理工力量

……


肩负航天强国使命

砥砺奋进伟大征程

自强不息的北理工人

矢志不渝、接续奋斗

以“理”之名,永耀星河!





【责任编辑:曹竞】

《广西米粉——舌尖上的缠绵》新书分享会举行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2-09-25 20:11:26

随杨紫穿越北京中轴线 俯瞰一场城市变迁史诗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2-09-23 10:50:00

谷麦满仓,一曲《与谁平分》唱响金秋好“丰”景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2-09-22 21:11:38

肖恩:用心听见寻光之旅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2-09-16 16:50:08

听檀健次唱起《粉笔》,向老师们道声“辛苦”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2-09-09 13:33:57

打腰鼓、做彩陶、编戏曲操……有请多才多艺的老师们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2-09-09 12:3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