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我的大学 >正文

吴坚:“另类”的教育实干家

来源:西南科技大学2022年09月19日

编者按:七十年峥嵘岁月,积淀精彩弦歌;七十年波澜壮阔,抒写锦绣华章。建校肇始,一代又一代西南科大人接续奋斗,砥砺前行,在艰苦环境中忠诚党的教育事业,淬炼铸就了“艰苦奋斗,拼搏创新”精神,造就了今天办学层次完善、社会声誉良好、办学特色突出的西南科大。榜样的力量是无限的,精神的动力是永恒的。本栏目发布《龙山薪火》丛书教师篇中部分德业双馨优秀教师的先进事迹,展现他们爱岗敬业、甘于奉献、教书育人的的精神追求和情怀,盼薪火相传。

吴坚,教授,博士生导师。1979年入校工作。

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991年被评为全国建材行业劳模。在计算机应用方面取得突出成绩,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编写教材3部,主持完成科研课题20项,两次获得四川省科技进步三等奖,一次获得绵阳市科技进步二等奖。曾任四川建材学院计算机教研室主任,电气自动化系系主任,院长助理,副院长;西南工学院副院长,院长,党委书记;西南科技大学党委书记。



时隔多年,曾任学校离退休处党委书记的毛学农教授,回忆起1999年下半年的一个场景,还是记忆犹新。那天下午,时任西南工学院党委书记吴坚率学校中层以上领导干部,接待省建材局的领导和专家们来校访问。参观座谈结束后,他们送来宾离开,站在学校西区油库旁的道路边稍作休息,吴坚书记突然说了一句:“我们要把西南工学院办成一所大学。”十几个中层干部听到这话,很是吃惊,觉得这种想法很“另类”,有点不可思议。更不可思议的是,仅过去一年时间,这个想法就变成了现实。

2002年初夏,吴坚到学校新校区察看建设情况。他走到新建起的一栋教学楼楼顶,双手扶着围栏,俯瞰着从无到有的崭新校园,眼神中难掩欣慰之情。那一刻,他的脑子里不断重复着着一句话:“总算办成了这么一件有意义的事,这辈子,没白干。”作为西南科技大学首任党委书记的他,担任着新校区建设指挥部的指挥长。就在不久前,他还召集学校党委委员们在工地上开了一次特殊的党委会。用他的话说:“坐在会议室研究,不如到工地现场去看一下,群策群力,实地考查,实地研究,实地解决。”

“另类”“实干”是并存于吴坚身上的两种特质。从青少年时代,到成为四川建材学院的一名普通教师,再到走上领导岗位,吴坚用踏实的步伐、“另类”的笔调,抒写着独属于他和西南科大的精彩故事,为“艰苦奋斗,拼搏创新”的西南科大精神注入别样的内涵。


01 农村孩子的漫漫求学路

1942年,吴坚出生于四川岳池。彼时抗日战争还未结束,国内时局动荡。父亲在他7岁时便去世了,母亲独自一人把他和哥哥姐姐拉扯大。“在艰苦的环境中,人们只想着怎么活下去,不可能去考虑更多精神层面的东西。”吴坚坦言。到了上学年龄,他也从没认真思考过学习意味着什么,只是随大流,“到了什么年龄,该做什么就去做什么”。

从上学开始,吴坚的“另类”就露出苗头。只要是和学习相关的事情,他总能轻松应对。班主任曾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说:“你们不要和吴坚比,人家就算不看书,学习成绩也比你们好。”小学升初中要考试,吴坚本来认为,能识字、能算数就够了,可以回家帮妈妈做事情减轻家庭负担。但班上很多同学都要参加考试,老师也劝他考一下。结果,他却成为那批孩子里班上唯一一个考上初中的娃。中学离家10多公里,吴坚每天凌晨四五点起床,天没亮就出门,翻山越岭去学校,晚上再原路返回,脚被磨出血是常事。

高中的时候,正逢三年自然灾害,吴坚又面临考验。因为学习好,家人和老师都鼓励他咬牙坚持完成高中学业,参加高考。但当时,吴坚很想早点出来做事情,给家庭减轻负担。那段时间,周围人流行去新疆打工,吴坚打听了相关消息后,就约着几个伙伴准备过去。他们在汽车站等了一宿,盼望能乘着那辆汽车前往国家的大西北。可惜,那晚汽车没有来。新疆梦破碎,吴坚只好重返课堂,心里充满了沮丧。他是硬着头皮参加高考的。“我想的是考完就回家种地。”吴坚回忆当年时说道。

录取通知书寄到县城的学校几天了,吴坚都还不知道。有一天,他正在街上卖扫帚贴补家用,遇到一个同学,才知道自己考上了重庆大学。高考前填报志愿时没有人指点,吴坚全凭感觉“盲选”:出生在大山里的吴坚,看到重庆大学有个“矿山机电专业”,里面既有他喜欢的“山”,也有他感兴趣的“机器”,便报了这个专业。直到入学后他才知道,这个专业是做采煤、采矿之类的矿山工作。

经过大学的熏陶后,吴坚对自己的专业有了更深的认识,也格外明白底层工人的不易和困难。第一次去到重庆的中梁山煤矿见习时,满山的尘土与恶劣的工作环境给他留下了极深刻的印象:工人的安全得不到保障,生活条件也极其艰难。当时他在心里暗暗想着:希望以后能够做些什么,能够改善他们的工作条件。

造化弄人的是,吴坚的专业学制五年,1961年进校,1966年毕业。那时,他的毕业设计才做到一半,“文化大革命”开始了。两年后,吴坚才终于等来毕业分配方案。他本有机会选择留校或者进机关单位做“更轻松”的工作,但他毅然选择去了一个偏远的矿山——四川省泸沽铁矿。他的想法很简单:找一个清净的地方,踏踏实实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与他同去的,还有同班同学李宝玲,后来成为他携手相伴一生的爱人。


02 凌晨四点的灯光见证奇迹

吴坚在泸沽铁矿待了11年。因为是大学毕业生,矿里给他安排的主要是文职工作。时间一长,吴坚觉得这份工作有点“虚度时光”,因为工作无难度,无挑战性。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知识就是力量”的观念,又重新在人们心中复苏。1979年暑假,重庆大学机电系的系主任带着学生团队到泸沽铁矿实习,见到了吴坚。他对这位学习优秀的吴坚留着深刻的印象,于是游说他和李宝玲回母校任教,让才华得到更好的发挥。吴坚夫妇动心了,告诉系主任说,只要母校那边能办好调动手续,他们就愿意走。系主任回校汇报后,学校开始积极给他们办理各种手续,包括难度颇大的“落户重庆”的事宜,均已解决。矿山这边,听说是母校需要他们,也愿意放行。夫妇二人一边收拾行李,一边憧憬着未来的教书生活,同时感慨:“重庆那边就是太热了。”一天晚饭时,吴坚突然在报纸上看见一则消息,位于四川绵阳的四川建材学院正在招收教师。李宝玲的老家正是绵阳,这则消息一下让吴坚产生了新的念头。他与妻子商议,一则,新“冒出来”的四川建材学院肯定需要大量教师;二则,回到绵阳可以照顾岳父岳母,好过到重庆“两边家都不靠”,他们决定去绵阳“碰碰运气”。

星期六下班后,李宝玲搭火车回绵阳,忐忑地找到四川建材学院,介绍了夫妇俩的情况。不出所料,校方当即表态:夫妻二人马上就可以来!得到肯定的答复后,李宝玲带着好消息回了铁矿。结果矿山又不同意放人了,因为先前谈好的是回重大。吴坚态度坚决,中间辗转想了很多办法,终于和妻子一起离开矿山,来到四川建材学院,踏上教书育人的道路。因为对重庆大学食言了,很长一段时间,吴坚都不好意思跟母校联系。

刚升格为本科院校的四川建材学院,在专业设置方面正在进行大胆探索。机电系出身的吴坚,领到一个“瓶颈”任务。学校的老牌专业离不开计算机,学校没有这方面的师资,希望矿山机电专业的吴坚能够开设起这个很重要却又是短板的专业。

对吴坚而言,计算机课程也是一个陌生、全新的领域,大学时他从未学习过相关知识。为了能使这门课程顺利开设,吴坚得先从自学开始。但出师不利,他在学校的图书馆里没能找到一本相关书籍。吴坚马上联系母校重庆大学,从一位留校任教的师弟那里,借到了两本油印的讲义,很快便开始了他的钻研。钻研过程中,吴坚在学习上的天赋再次被激发出来。为了掌握新知识,他可以几天几夜不睡觉,也不和身边的人沟通说话,一心沉迷于新知识中。

当时住在隔壁的邻居好奇地问李宝玲:“你们家是不是习惯开灯睡觉?这样浪费电哦。”李宝玲听后哭笑不得,无奈地解释说:“不是我们浪费电,是吴坚在看书。他经常一看就是一晚上。”很长一段时间里,吴坚埋在书桌前专注地学习,常常凌晨三四点才休息。这种习惯在之后贯穿了他的整个教学生涯,直到退休,吴坚都没有在晚上12点之前睡过觉。吴坚坦言,凌晨时分,世界安静,他的思路更加清晰。包括后来提出要把学院办成一所大学的想法,也是他在凌晨4点过冒出来的想法,这是后话。

1981年,学校的计算机课程顺利开班,付出艰辛努力的吴坚被学校计算机系的师生们戏称为“祖师爷”。回忆起那段“昼夜伏案、从无到有”的经历,吴坚依然感慨不已:“既然答应了要做一件事情,不管多难,我都一定要把它给拿下。”


03 没有权力只有责任

对计算机课程的研究,只是吴坚众多故事中的一个。“答应了就要拼命拿下”的性格特点,让吴坚得到越来越多人的信赖。1987年11月,随着四川建材学院的发展壮大,电气自动化系从机电系分离出来,需要一位新的系主任。时任院长万起鹏做了一次民意推荐,吴坚票数最高。当时吴坚正在校外负责一个项目,突然接到学校发来的电报,得知学院让他担任系主任的消息。常人都当这是喜讯,吴坚却只是推辞。万起鹏院长大小道理讲了一堆,吴坚依然“犟拐拐”,就是不答应。万院长只得打“感情牌”:“我还没这么求过人,你到底认不认咱俩的交情?”话已至此,吴坚只好受命。回忆起这件“另类”的事,吴坚略有点不好意思地说:“当时我就只一心一意想当一名普通老师,做管理工作,我觉得自己不是那块料。”这样的故事,后来还发生了几次。

刚担任系主任的吴坚,一时间也不知如何下手,但随着系领导班子的组建,他渐渐适应了自己的新身份,开始想方设法发展电化系。留住电化系的人才是让他最自豪的一件事。当时学校教师的工资普遍不高,吴坚努力争取到政策上的补贴,同时还在外延揽了一些项目,想方设法为系里教师增加收入。“不必要的会坚决不开”则是吴坚提出的“另类”举措之一:“有问题现场解决,绝不拖沓。”加上适度的奖惩措施,电化系呈现出“领导班子团结民主、教师团队积极上进”的集体氛围。

吴坚带领电化系向好发展的情况进入学院领导的视野,在调整院领导班子时,学院希望吴坚能够担任副院长,但是“另类”的吴坚又一次拒绝了。学院领导听说吴坚不愿意任职后很是不解:“怎么会不愿意呢?”后来还是在万起鹏的劝说下,吴坚才加入了学院的领导班子,担任新设立的院长助理职位。

时光辗转来到了1997年,已任学院副院长的吴坚,正在有条不紊地推进自己的教学与管理工作,可“重担”再次找上了他。学院主管单位国家建材委突然让吴坚赶往南京,说有要事商谈。耗时数日赶到后,接到的消息让吴坚手足无措:原来组织是希望他能接任万朴院长的班,成为西南工学院下一任的院长兼书记。相同的画面再次出现,先是下意识地推辞:“院长书记一肩挑,所有事情的拍板都落在一个人身上,感觉很郁闷。”但他没有辜负这份信任,还是接下了这份重担。2000年,是吴坚来到学校的第19个年头,自喻“另类”的他又成为了新组建成立的西南科技大学的校党委书记。

每次接受更高一级的任命时,吴坚的内心都充满了忐忑。他总觉得自己“没学过管理,口才也不好,说话直杠杠的,自己都不知道啥时候会把人得罪了”,却能得到领导和同事们的那么多信任,“简直不可思议”。在这些职位上,他的真实感受是:“没有权力,只有责任;职位越高,责任越大!”


04 “绵阳可以办一所好大学”

国务院原副总理李岚清同志特别关心西南科技大学的建设和发展。早在1993年,他就盛赞过学校的产学研联合办学,将之誉为“西南工学院模式”,并在后来多次提及,“绵阳应该办一所好大学”。这句话,最初就是由吴坚写在学校的更名申请材料中的,后面还接着一句——“绵阳可以办一所好大学”。

这个想法的萌发,始于1997年6月18日。这一天,重庆市从四川省划出,成为直辖市,四川境内比较厉害的工科院校也被划走大半。彼时的吴坚正担任西南工学院的副院长,主要分管科研工作,已深刻地认识到科研实力对一所高校的重要性。四川省属高校剩下的工科院校,实力都不是很强。四川肯定需要发展一所实力强的工科大学,这是时代所需,民心所向。1998年,升任西南工学院院长兼党委书记的吴坚,开始全面考虑学校未来的发展,“办大学”的念头日益强烈地盘桓在他的脑际。1999年,党中央正式提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国 (绵阳) 科技城建设将于2000年正式启动的消息随之传出,吴坚兴奋地一晚上睡不着觉,凌晨4点干脆翻身起来,坐到了书桌前。他敏锐地感觉到,这所学校最大的发展机遇要来了。

第二天早上来到学校,他匆忙地找到领导班子开会,会上说的第一句话便是:“我们要办一所‘西南科技大学’”。听到这句话后,大家面面相觑,不知道该如何接话。“这个想法是很好,但是怎么办得成呢?”在场有人提出了疑问。在吴坚看来,学校已经有了足够的能力可以成为西南地区的一所好大学。那时的学校已有了硕士、学士学位授予权,有工、理、文、经、法等多种学科门类,更有22年本科教育历史和7000余在校生的办学规模,实施大学层次教育的基础条件已经满足,办学成绩显著,只是一直都缺乏一个更进一步的机会。

热烈的探讨之后,吴坚带着学校一干人的期望,向上提交了第一次申报,可惜申请被打回。申报过程并不顺利,但是吴坚和团队从未气馁,绝不放弃,并继续苦练“内功”。吴坚印象最深刻的是1994年秋季学校与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以下称“827”)联合开设流体力学重点本科专业的事情。有一次,他和学院领导班子一起,到位于安县的827某所座谈,他与一位专家相邻而坐。休息时间闲聊,那位专家说到,单位新分来的人才用起来不满意,还不如自己培养的人好用。吴坚灵光一闪,回来就起草了联合办班的计划书。1998年流体力学专业首届本科生毕业答辩时,请来了哈尔滨工业大学 、西北工业大学等校的行业专家,他们觉得很惊奇:“这些本科生的毕业设计完全达到了硕士研究生的水平。”吴坚一点都不奇怪地告诉他们:“都是高工们手把手带的,毕业设计项目都是实打实的科研项目,站在了科技前沿……”联合办学探索取得的成功,给了学校发展新思路,也为学校争取建立西南科技大学增添了有力的砝码。2000年8月23日,经教育部批准,西南工学院与绵阳经济技术高等专科学校(以下简称“绵阳经专”)合并组建成立西南科技大学。2000年12月21日,组建成立大会隆重召开。担任党委书记的吴坚激动万分又饱含深情地主持庆典大会。

在西南科技大学的组建过程中,吴坚作为一把手,坚持“手心手背都是肉”“从此就是一家人”的原则,指导着并校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无论是来自原西南工学院的同志,还是来自原绵阳经专的同志,均抱着“为了一个共同的西南科大”的理念,增强责任意识、大局意识、效率意识,缩短“混合、磨合、融合”期。在短短的几个月时间里,波澜不惊地完成了党政管理机构和院系的调整、干部的选任、党的基层组织和工会基层组织的组建,实现了学校各种资源的大整合。外界形容“这里的并校静悄悄”。在健全组织、理顺关系的同时,学校加强了制度建设,依法治校,制定和下发了《西南科技大学党政会议制度》等多个规章制度。2001年4月,学校召开了首届董事会,确定了学校的发展规划;2001年6月,学校召开了首届党代会,选举产生了党委会和纪委会,加强和完善了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2001年10月,学校召开了首届教代会和工代会,大力推进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同时,学校还大力推进后勤社会化改革,通过成立后勤服务集团总公司,把水电、食堂、学生公寓、汽车运输、医院等逐步从学校剥离出去,施行企业化经营管理。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学校把师资队伍建设作为提高办学水平的突破口,实行开放式的聚贤纳才。2001年,学校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长虹电子集团等共建单位聘任教师103名;同时开出优厚的条件和待遇,引进学科带头人、教授、博士等高层次人才。短短一年时间,学校就已拥有一支包括9名“两院”院士的大师队伍。这批高级专业人才来到西南科技大学工作任教,带动了学校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的不断提高。学校在学科建设、实验室建设、国家大学科技园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捷报频传,硕果累累。教育部将学校列为西部地区重点建设的高校之一,同时确定中国科技大学对口支援西南科技大学。


05 最亮眼的特色就是“西南科大人”

吴坚说,从小到大,不少人用“另类”来形容他,他自己也很喜欢这个词。青少年时代的“另类”,是因为有一定的学习天赋;走上工作岗位,乃至担任各级领导职务,是因为“喜欢说大实话,不会兜圈子”。他脑子里喜欢琢磨事情,几次发“惊人之语”,并很快得以实现,是因为“在说出这件事情之前,脑子里已经琢磨过各种细节,论证了各种可能性”。

我国高校的“产学研”概念,在“西南工学院模式”出现之前,指的是以高校为主体,学校的“生产、教学、科研”一体化发展模式,比如著名的“清华紫光”就在这种大背景下诞生。西南工学院当时的科研与生产都是短板,吴坚和学校其他领导们经过审慎分析和论证,决定实行“高校+科研院所+知名企业”三足并立的产学研联合办学模式,三方各取所需,相互补益,大大拓展了“产学研”的时代内涵。

无论是自己的教学还是在学校的管理工作中,吴坚一直坚持一个理念:“站到前沿去”。首先是教师,“课上得太多或上得太少,都不是好教师。”他认为,对教师课程的考核设定,代表着学校对待教学的态度。好的教师,要留出足够的时间搞科研,搞科研就要关注学科前沿,关注时代命题,这样才能与现实接轨,教给学生更多有用的东西,没有时间搞科研,自身的知识没法更新,教学过程中没法突破概念,怎么能教好学生?同时,他认为,科研搞得好,也要最终反哺到教学上,这是“教师”职业的使命所在、职责所在,不能忘本。对学生培养目标而言。他说,我们不用“妄自菲薄”,而是根据实际,把自己的专长发挥到最大化。“爱因斯坦和爱迪生,谁更伟大?两位都是对人类社会的进步做出了卓越贡献的人,都了不起。清华大学侧重培养‘爱因斯坦’,我们就侧重培养‘爱迪生’。所以,我们把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于应用型复合型高素质人才。”吴坚形象地比喻道。

“建设特色鲜明的教学研究型大学”是西南科技大学长期以来的发展目标。关于“特色”二字,吴坚也有自己的理解。“一提到特色,人们首先想到有哪些特色专业,我们努力建设一批特色专业,这是应该的。同时,我们还有体制特色,这是有目共睹的。但我认为,我们最终的特色,就是‘西南科大人’这个称号。外界只要一提到‘西南科大人’,不管是我们的毕业学生,还是科研团队、教学 队伍,大家就会竖大拇指!‘西南科大人’,就意味着专业扎实,行动力强,人品过硬,值得信赖!”说到这段话时,80高龄的吴坚,双目熠熠闪光……

吴坚于2004年10月卸任领导职务。退休后,他一直在学校里生活,关注着学校的持续发展和跨越,感受着越来越强大、越来越美丽的西南科大。很多人说,他是西南科技大学成立的“最大功臣”,吴坚回答,这是时代的需求和召唤,他个人,微不足道……

【责任编辑:曹竞】

听檀健次唱起《粉笔》,向老师们道声“辛苦”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2-09-09 13:33:57

打腰鼓、做彩陶、编戏曲操……有请多才多艺的老师们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2-09-09 12:30:22

当传统文化的月光照进校园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2-09-09 12:30:25

祝勇:从故宫出发,探索中华文明源头之美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2-09-08 22:49:30

展现岭南风情 民族舞剧《醒·狮》佛山上演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2-09-08 22:48:58

马丽魏翔再度搭档,喜剧《哥,你好》中秋档上映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2-09-08 22:12:39

第十届海峡两岸(昆台)文化交流月启动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2-09-08 22:49:19

葡萄酒+文化+旅游,“酿造”宁夏紫色梦想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2-09-08 13:4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