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频道 >教育 >正文

能给马看病,也能调教马

内蒙古这所高职培养马术人才

作者:石佳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2年09月15日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石 佳

头戴马术头盔,身穿骑马套装,脚着长筒靴,十几个学生在马场上跑圈,骑马越过一个个障碍,马术教练则在一旁指导:“拍拍马”“腿夹紧”。近日,中青报·中青网记者来到位于内蒙古兴安盟科尔沁右翼前旗的兴安职业技术学院新校区实地采访时,看到该校马术系学生上课的场景。


内蒙古有着深厚的马文化底蕴,在内蒙古开设的马术系有什么样的特色?与马为伴的蒙古族学生为什么要学习马术专业?学习马术相关专业的学生就业前景如何?带着这些疑问,记者展开了采访。


9月9日,兴安职业技术学院马术系学生列队整顿。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石佳/摄

能给马看病,也能调教马

     来自内蒙古阿拉善左旗的阿毕雅思,是在牧区生活长大的蒙古族,他从小就和马匹、骆驼亲密接触。阿毕雅思说,自己报考这个专业,是想学习兽医知识,因为家周边没有兽医,牲畜生病了要开车一个小时才能到镇中心去看病,“看病又特别贵。”阿毕雅思记得,有一次家里养的骆驼病得很严重,在送医途中就死亡了,这件事对他打击很大,他也从此决定要当一名兽医。

      阿毕雅思说,学院开设了马属动物常见病防治的课程,上课老师都是从业多年的兽医,“讲的知识都很实用,如果学校有马匹生病了,老师会带着我们到现场教学。”每次放假回家,阿毕雅思都会把学习到的马匹饲养、常见病防治的知识教给父母、乡亲,也会帮家里养的骆驼和马看病。

     阿毕雅思观察到,家乡有些马匹、骆驼有吃沙子的习惯,他猜想“可能是地处沙漠食物匮乏,所以才吃沙子充饥”。这导致它们经常生病,他希望自己学成之后,能找到办法防治家乡的马匹、骆驼吃沙子。

    在城市长大的林滋溯,觉得骑马很新奇,便选择了运动马驯养与调教专业。上了几节课后,林滋溯就对马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尽管从宿舍到马场步行要走半个多小时,但是只要有空,林滋溯都会到马场喂马、刷马,“要想学好马术就要和马建立好感情。”


9月9日,兴安职业技术学院马术系学生练习平地骑乘。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石佳/摄

实践课程超70%

    在学习完马场马术、平地骑乘等现代马术课程后,阿毕雅思发现骑马其实不需要花费很大的力气,“只要给马一个信号,它就会做出相应的动作。”阿毕雅思说,自己以前骑马都是从父辈那里学习到的技巧,“自由自在地‘野骑’。”马匹要是不听话,会用鞭子抽打,“蒙古马性子很刚烈,有时候会不服从管教。”

    “经过一个多月的学习,学生就能掌握基本的骑马技巧。”吉喜格玛是兴安职业技术学院聘请的专业教练,负责教授马房管理学、驯养与调教场地障碍、马场马术等课程,她向记者介绍学校的课程以英式马术为基础,教练首先会对马匹进行基础的调教,“教给马动作和信号”,比如夹紧内侧腿,就是告诉马要快跑。

    吉喜格玛是内蒙古呼伦贝尔市鄂温克族自治旗人,她从小在草原上与马为伴。2019年,吉喜格玛到蒙古国进修,学习体育教育。接触到现代马术后,她发现现代马术和蒙古族马术有着很大的区别,现代马术具有规范性和标准,蒙古族马术则是靠个人经验和感觉,“策马扬鞭,蒙古族骑马比较奔放、自由。”

    兴安职业技术学院马术系党支部书记包温泉介绍,学院采用理实一体、现代学徒制、典型案例分析、场景模拟、分组模块教学等5种教学模式,学生要通过校内实习、校外见习和顶岗实习等实践环节,实践性课程占到70%以上。

     2021年,兴安职业技术学院创建了培训科室,与中国马业协会、天星调良马术俱乐部合作开设马术教练员证书专项培训,为学生提供获取技能证书的平台。此外,学校还开设了《马文化传播》、《马场马术》2门公共选修课,让更多学生能够了解马文化、学习基础马术。

     除了校内的实践课程,学生还有很多机会参加丰富的社会活动。学校建立骑骏队、神骏观光马车队、神骏仪仗表演队,完成出景任务80余次,成为乌兰浩特这座红城的特色名牌;2019年,骑骏队学生代表参加了第十四届全国冬季运动会圣火采集暨火炬传递启动仪式;今年举办了“快乐小骑手”“我和马儿有个约定”等研学活动,邀请青少年走进学校免费体验骑马。

9月9日,兴安职业技术学院马术系学生练习场地障碍。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石佳/摄

就业前景广阔

    近年来,马产业加速发展,与马相关的体育运动、休闲骑乘、文化旅游、专业化马产品开发等新业态随之兴起。其中,马术运动社会普及加快,马主、骑手、骑乘爱好者数量增长。据《2019中国马术行业发展状况调查报告》显示,2019年马术俱乐部的会员年龄分布中,儿童、青少年的会员占比77%,俱乐部课时费平均为488元/节。

    随着马产业的兴起,马术相关专业的毕业生就业前景愈发广阔。兴安职业技术学院马术系自2015年12月成立以来,培养了300多名学子,现有在校学生204人。包温泉说,“我们的学生毕业后从事骑警、马术俱乐部专业教练、马兽医等工作,就业不愁。”

     据统计,国内的马术俱乐部数量已经从2017年的1000家,发展为如今的3000多家。对此,兴安职业技术学院马术系新开设了马术教法课程,“请专业教练教导学生如何把马术教给零基础的人”,以应对国内马术行业快速发展的形势。

    包温泉说,马术系刚成立的时候,招生特别困难,“父母不愿意孩子学习马术专业,觉得特别辛苦,又不好就业。”后来学生越招越多,一些优秀的学生毕业后推荐到北京、天津、深圳等地的知名马术俱乐部工作,“月薪两万多元,就算留在内蒙古本地工作也能挣8000多元。”

    今年暑假,林滋溯回到家乡内蒙古包头市发现,家乡新开了3家马术俱乐部,马术体验课程的价格在200元到400元之间,他想着自己毕业后能回家乡当马术教练。包温泉也观察到近年来,各类马术运动培训班异军突起,他也在思考如何培养面向青少年的马术人才。

【责任编辑:梁国胜】

听檀健次唱起《粉笔》,向老师们道声“辛苦”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2-09-09 13:33:57

打腰鼓、做彩陶、编戏曲操……有请多才多艺的老师们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2-09-09 12:30:22

当传统文化的月光照进校园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2-09-09 12:30:25

祝勇:从故宫出发,探索中华文明源头之美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2-09-08 22:49:30

展现岭南风情 民族舞剧《醒·狮》佛山上演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2-09-08 22:48:58

马丽魏翔再度搭档,喜剧《哥,你好》中秋档上映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2-09-08 22:12:39

第十届海峡两岸(昆台)文化交流月启动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2-09-08 22:49:19

葡萄酒+文化+旅游,“酿造”宁夏紫色梦想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2-09-08 13:4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