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滚动 >正文

【稳中求进@高质量发展】“生态经济”添活力 荆楚大地谱新篇

作者:年巍 王岩 来源:中国经济网2022年09月15日

  行走荆楚大地,处处勃勃生机。这些年来,湖北多地着力推动“生态经济”加快发展。近日,“稳中求进@高质量发展”网络主题宣传活动采访团来到湖北的十堰、丹江口和神农架林区,实地调研这些地区发展中的新变化。

  长江最大支流汉江,“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核心水源(中国经济网记者 王岩/摄)

  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十堰市地处湖北省西北部,有“亚洲第一大人工湖”之称的丹江口水库落座于此,这也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源区。

  为保一库碧水永续北送,近年来,丹江口市严格“十年禁渔”令,全面完成12.1万只网箱、10.75万亩库汊清理任务,5288只渔船全部退捕上岸,上万名渔民弃渔转产。据介绍,丹江口水库水质始终保持在II类标准以上,截至2022年7月22日,已累计向北方送水突破500亿立方米,受益人口超过8500万。

  丹江口不仅当好“水卫士”,还不断做强“水经济”。据中国经济网记者了解,丹江口坚持文旅农旅融合,依托丰富的山水文化资源,推进全域旅游发展,比如重点围绕武当山、丹江水两大品牌,推进十大文旅项目建设,加快打造南水北调博物馆、观光高塔、汉江夜游等旅游景点。目前,丹江口全市已建成A级以上景区15家,近五年来年均接待游客1600万人次以上。

  讲完“绿水”,我们再来看“青山”。

  神农架地处鄂西边陲。神农架林区自建区以来,经历了粗放开发、有限保护、探索转型、绿色发展四个阶段,实现了由伐木人向护林人、“木头经济”向“生态经济”、深山穷区向旅游名区的转变。

  “近年来,神农架林区持续深化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加快建设国家公园和世界著名生态旅游目的地,做大做强旅游主导产业、壮大农林特色产业和培育康养优势产业。”谈及这十年的变化,神农架林区党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罗永斌感触颇多。“比如,大九湖‘文旅’小镇已经从一个名不经传的小地方变成了网红打卡点,当地百姓也得到了很多实惠。”

  据介绍,郑渝高铁今年6月20日全线贯通后,截至8月1日,神农架就已经接待游客473.5万人次,实现旅游经济收入14.3亿元。“未来,我们要继续打造高水平旅游产业体系,完善相关配套设施,实现神农架高水平保护、高质量发展。”罗永斌说道。

  东风特汽(十堰)客车有限公司生产的新能源商用车(中国经济网记者 年巍/摄)

  低碳发展引领产业转型

  低碳发展是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将激发和创造新的社会需求。低碳发展引领产业转型,十堰经济技术开发区近些年的发展正是一个典型案例。

  十堰经济技术开发区成立于1991年8月,2012年12月升格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经过多年发展,经开区已建成整车、关键零部件、装备制造、现代物流等“四大产业集群”,形成“商乘并举、油电并重”的整车生产基地、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商用车汽车汽配零部件交易中心。

  “十堰市的定位是建设绿色低碳发展示范区,我们园区正按照这一要求推进绿色产业发展。2019年以来,我们主抓易捷特、东风小康、东风特汽客车等龙头企业,做大做强新能源车市场。”十堰经济技术开发区经济发展局副局长焦炳麟对中国经济网记者说道。数据显示,2021年十堰市新能源汽车产量达6.1万辆,产值突破100亿元;今年1-7月,十堰市生产新能源汽车已达5.14万辆。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8月22日,东风特汽(十堰)客车有限公司正式向恒源电气集团交付50台新能源LS400型商用车。首批50台和后期250台订单将陆续交付出口美国,这是中国进入美国市场的第一款电动商用车。“这是我们顺应市场潮流开发的产品,以此满足客户的需求。”东风特汽(十堰)客车有限公司营销公司副总经理许斌对中国经济网记者表示,“经开区对我们企业发展的支持力度非常大,比如在企业用工上给与帮助。尤其是在疫情期间,园区工作人员协调物流保障,解决了企业的实际难题。”

  “未来,我们会在不放弃商用车的情况下,大力发展乘用车。我们也会在政策上及时给予相应支持,助力企业从传统燃油车向新能源车转型。”焦炳麟说道。

  竹山县绿松石博物馆内珍藏的一块绿松石原石(中国经济网记者 王岩/摄)

  县域经济探索发展路径

  县域经济发展要与国家总体战略同频共振。只有不断夯实县城产业基础,才能促进居民就地就近就业和持续增收,带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近些年来,十堰市竹山县立足优势产业,抢抓市场机遇,走出了一条特色发展之路。

  先说立足优势产业。竹山是全世界绿松石资源集聚度最高、品质最好的富矿区,绿松石资源储量占中国的70%,被誉为“中国绿松石之乡”。这几年,竹山县致力于将绿松石产业打造成百亿产业集群。“我们县的秦古镇,有5000多人通过这个产业脱贫致富。目前,整个竹山县有7万多人从事绿松石相关产业。”竹山县绿松石产业服务中心主任田胜国对中国经济网记者说道。

  据介绍,为有效整合供应商、服务商等离散要素资源,竹山县建设了300余亩的国际绿松石城、150余亩的绿松石工业园、近200亩的绿松石小镇,并成为相对集中的交易集散地,同时还引进了电商直播基地。“我们要通过科学开采、有序发展,把竹山县打造成‘世界绿松石之都’。”对于未来的发展,田胜国信心满满。

  再谈抢抓市场机遇。竹山县宝丰镇汽配卫浴产业园是湖北省承接中部产业转移示范园。园区占地面积604.2亩,投资23.5亿元,从2020年建园招商至今,已签约卫浴汽配企业102家,入驻投产70多家。

  目前,在该产业园上班的员工基本上是附近的村民,叶女士就是其中一员。她告诉中国经济网记者:“现在月薪2500元,比原先在饭店打工要高一点。更重要的是,每天工作8小时,比原先打工的时间短且灵活,能方便照顾老人和孩子。”

  当问及产业转移对带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有何作用,竹山县宝丰镇镇长陈敬清对中国经济网记者表示:“这个帮助是很大的。今年上半年,园区实现税收1.47亿元,工人从去年的600多人增加到今年的1400多人,既提高了地方的财政收入,又解决了当地的就业问题。”

  据中国经济网记者了解,截至今年7月底,该园区实现产值58.2亿元;2022年入驻企业全部达产后,可实现年产值70亿元、税收2.8亿元,带动就业2700人。(中国经济网记者年巍 王岩)

  点击图片进入专题↑↑↑

  (责任编辑:李焱)

【责任编辑:任昊】

听檀健次唱起《粉笔》,向老师们道声“辛苦”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2-09-09 13:33:57

打腰鼓、做彩陶、编戏曲操……有请多才多艺的老师们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2-09-09 12:30:22

当传统文化的月光照进校园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2-09-09 12:30:25

祝勇:从故宫出发,探索中华文明源头之美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2-09-08 22:49:30

展现岭南风情 民族舞剧《醒·狮》佛山上演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2-09-08 22:48:58

马丽魏翔再度搭档,喜剧《哥,你好》中秋档上映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2-09-08 22:12:39

第十届海峡两岸(昆台)文化交流月启动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2-09-08 22:49:19

葡萄酒+文化+旅游,“酿造”宁夏紫色梦想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2-09-08 13:4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