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频道 >法治 >正文

数万条公民个人信息被贩卖!是谁泄露了我的信息?

作者:潘从武 祝靖东 来源:法治日报 2022年08月31日

刚买了房,就接到装修公司电话;刚装完房子,家具家电公司的电话又来了⋯⋯

   

在日常生活中,类似上述情况的“精准”推销时有发生!

   

没错,你的个人信息被泄露了!那么,我们的信息是如何被泄露出去的?对于贩卖公民个人信息的违法行为该如何惩治?

   

近日,新疆克拉玛依市中级人民法院审结该市首起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犯罪案件,对五名被告人分别判处有期徒刑十个月到三年半或缓刑的刑罚,依法追缴全部违法所得合计175400元,处罚金175400元。同时,在本案附带民事公益诉讼中,法官判决五名被告人在市级媒体上发表公开道歉信,并支付赔偿金175400元用于开展信息安全保护和个人信息保护等公益工作。

   

从2018年开始至2021年8月期间,房地产开发建设企业员工张某利用自己的职务身份,以为业主查询房产情况和房屋确认单为由,从相关单位非法窃取公民个人信息30000余条,并将公民个人信息贩卖给克拉玛依市某装修公司经理华某(另案处理),从中获利5000元。

   

随后,华某将所获的公民个人信息全部提供给该公司销售经理天某用于招揽业务,在此期间,天某通过打电话的方式不断向市民推销装修业务,同时,天某又将该信息分别出售给马某、郑某等5人,非法获利92000元。

   

马某获得该信息后,认为这是一笔“生意”,于是马某广泛收集信息,通过个人关系从赵某处获得公民个人信息并汇总,将其全部信息再次转卖至尉某等7人,从中非法获利27500元。

   

法院审理认为,本案被告人张某、赵某作为房地产企业员工,利用工作便利,成为行业“内鬼”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数万余条提供给他人,并获取非法利益,败坏社会和行业风尚,已构成犯罪;被告人天某等人明知非法泄露、买卖公民个人信息违法,出于追逐个人私利的目的,仍然实施侵权行为长达三年之久,造成数万条公民个人信息被侵犯,严重扰乱了社会秩序和公民生活。最终,法院决定对五名被告人分别判处有期徒刑十个月到三年半或缓刑的刑罚,依法追缴全部违法所得。

   

此外,对于在审理中发现的导致公民信息泄露的工作漏洞,克拉玛依市中级人民法院向相关单位发出了司法建议。

 //  

法官提示:

想要从根本上减少此类案件的发生,需要全社会共同增强个人信息保护意识,更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努力,树立职业道德,守住职业底线,严厉打击侵害公民个人信息的黑灰产业,守护好广大群众的个人信息安全。

【责任编辑:王亦君】

安徽百名“民乐少年”游徽州 奏民乐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2-08-24 18:53:51

山东:讲好新时代“鲁菜故事”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2-08-24 18:53:40

漫画家蔡志忠谈弟子贺鹏飞:他的泼墨是我教的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2-08-24 18:46:56

央视少儿频道量身打造暑期“功能性”片单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2-08-19 20:21:33

中青报发布MV《生命的光亮》 医师节致敬白衣天使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2-08-19 15:48:26

《冰雨火》导演傅东育:每个演员都是一块拼图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2-08-18 15:11:35

画变乐 千里江山就是我的祖国

中国青年报2022-08-18 07:34:56

吕嘉率艺术家打造社区音乐会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2-08-18 09:35:28

以食会友!中韩厨师美味对对碰

中国青年报2022-08-17 06:38: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