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化中国 >正文

顺时而生

处暑:秋凉渐起,令人欢喜

作者: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夏瑾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2年08月23日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夏瑾

    “绮筵散罢尘初静,渐有新凉递好秋。”这是宋代诗人江溥《处暑后一日作》中的诗句。每年公历8月22日前后,当太阳运行至黄经150度时,二十四节气中的处暑便到了。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释义:“处,止也。暑气至此而止矣。”杭州师范大学文化传播与文化创意学院副教授袁瑾介绍,处暑的到来,意味着闷热高温的天气画上了句号,长达月余的“三伏天”也在处暑前后结束。不过,闷热虽告一段落,暑气却没有全然散尽。处暑的天气特点是早晚凉爽,中午依然炎热,俗谚有“处暑十八盆,天气自然凉”,意思是处暑以后天气炎热依旧,每天需用一盆水洗澡,待洗完“十八盆”后,到了白露节气,人们才可感受到真正的秋凉。

视觉中国供图

    处暑三候

    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学院教授、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研究”首席专家萧放向记者介绍,处暑初五日为一候“鹰乃祭鸟”。《逸周书·时训解》:“处暑之日,鹰乃祭鸟”。朱右曾校释:“杀鸟而不即食,如祭然。”说的是在处暑时节,鹰把猎到的鸟摆在窝前,就像人们的祭祀一样。

    处暑又五日是二候“天地始肃”。《礼记·月令》曰:“天地始肃,不可以赢。”《说文解字》曰:“赢,缓也。”意思是,天地间万物开始凋零,充满了肃杀之气,此时丝毫不得懈怠。

    再五日为三候“禾乃登”。《说文解字》曰:“禾,嘉谷也。二月始生,八月而孰,得时之中,故谓之禾。”意思是,处暑过后,稻谷成熟,人们开始收获。

    收获在望

    处暑是与收获联系紧密的时节。萧放告诉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古时,农人期盼处暑这天下雨。农谚说:“处暑的雨,谷仓的米。”古人认为,处暑下雨,就意味着雨水适宜,作物滋润结实,所以又有“处暑雨如金”的说法;如果处暑无雨,就会发生干旱,影响稻谷的丰收,所以有“处暑天不雨,结果也难收”的说法。

    处暑以后,庄稼成熟的速度会明显加快。萧放说,这是因为处暑之后昼夜温差增大,而昼暖夜凉的条件对农作物干物质的制造和积累十分有利,故民间有“处暑禾田连夜变”之说。

    处暑前后,湘、黔、桂等地区的畲族、仡佬族、景颇族、苗族、布依族、侗族、白族、壮族、阿昌族、彝族、瑶族都会举办一个预祝五谷丰登的传统节日——尝新节。农家会从田中摘取少许将熟的稻穗,煮成新米饭,然后杀鸡宰鸭,摆下家宴,是为“尝新”。

    北京联合大学北京学研究所研究员、“我们的节日”北京工作室负责人张勃告诉记者,处暑是农忙的重要时节,山东有“处暑风凉,收割打场”的说法。而对于渔民来说,处暑也是渔业收获的时节。每年处暑前后,沿海部分地区都要举行隆重的开渔仪式,欢送渔民开船出海,比如象山开渔节、舟山开渔节、江川开渔节等。

    食疗滋补消秋燥

    萧放告诉记者,处暑正是夏秋相交之时,酷热的夏季慢慢转向干燥的秋季,人体极易受到“燥邪”的侵扰而出现口唇干裂、身体燥热、咽喉肿痛等症状,虽不甚严重,却足以扰得人心神不宁。于是,民间多有食疗滋补之法,消暑防燥,慰藉身心,鸭子便是其中之一。

    袁瑾介绍,江南各地多有处暑吃鸭的习俗,尤以南京为盛。南朝梁吴兴故鄣(今浙江安吉)人吴均在《齐春秋》中记载了一段往事。梁太平元年(公元556年),北齐军队进攻梁都城建康(今南京),两军在南京幕府山区对峙。此时会稽太守陈菁(即后来的陈文帝)为梁军送来了“三千石大米和一千只鸭子”。军士们炊米烹鸭,饱餐一顿之后,士气大振,一举击败北齐大军。鸭肉让士兵体力大增,当地百姓见其滋补强身之效甚佳,从此食鸭渐成风气。民间有“七月半鸭,八月半芋”的俗谚,人们认为农历七月中的鸭子最为肥美营养,鸭肉味甘性凉,清热去火,缓解秋燥功效显著,很适合作为处暑时祛燥的食物。

    萧放告诉记者,处暑吃鸭也是为讨个好彩头,江苏一带有句老话叫“处暑送鸭,无病各家”。人们在处暑日炖老鸭煲或是炒鸭块,盛出的第一碗要请邻居先尝尝,然后全家人才能痛痛快快吃鸭子。

    袁瑾介绍说,在烹鸭之法最为齐全的南京,人们按着时令吃鸭,有一种说法是“春食烤鸭,夏啜琵琶鸭,秋品桂花鸭,冬尝板鸭”,处暑时节最适宜的是用萝卜和麻鸭煨汤,做成清热润肺的萝卜老鸭煲。

    张勃向记者介绍,北京人也有在处暑吃鸭子的习俗。人们一般会到店里购买处暑百合鸭,这是选用百合、陈皮、蜂蜜、菊花等养肺生津的食材制作而成的鸭子,味道可口、营养丰富。

    如果说鸭子是补虚上品,酸梅汤则是消燥“灵丹”。萧放告诉记者,一直到20世纪六七十年代,苏州、杭州、温州等地街头还有专门卖酸梅汤的摊子,民间更有“处暑酸梅汤,火气全退光”之说。北方人的酸梅汤以山楂为主料,到了江南则是以乌梅做主料。袁瑾介绍说,江浙一带盛产一种核小肉厚的小青梅,自然晒干后,用木炭来熏,制成的乌梅还带有淡淡的烟味。制酸梅汤可简可繁,简单的方法是取开水冲凉过、晒干后的乌梅,加上冰糖,用水煮。如果想讲究一点,还可加入甘草、陈皮、鲜薄荷等配料。酸梅汤煮好后放凉,喝起来酸中带甜,甜中又有微咸,一口气喝下去,爽快感和凉意通遍全身,燥热全消。

    袁瑾认为,节气是四时轮转的标志,处暑之后寒暑交替,秋凉渐起,田间稻谷将迎来丰收以慰农人的辛劳,此时,人们也要以丰富的食物滋补身体,多样的活动锻炼身体,以顺应节序的变化。

【责任编辑:齐征,陈鼎,王国强】

央视少儿频道量身打造暑期“功能性”片单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2-08-19 20:21:33

中青报发布MV《生命的光亮》 医师节致敬白衣天使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2-08-19 15:48:26

《冰雨火》导演傅东育:每个演员都是一块拼图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2-08-18 15:11:35

画变乐 千里江山就是我的祖国

中国青年报2022-08-18 07:34:56

吕嘉率艺术家打造社区音乐会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2-08-18 09:35:28

以食会友!中韩厨师美味对对碰

中国青年报2022-08-17 06:38:58

00后大学生:爱上跑步是我人生的一个转折点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2-08-17 11:12:34

呈现“夹缝中”的25岁 ,《二十不惑2》8月17日开播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2-08-17 16:15:08

第七届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会将在济南举办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2-08-17 21:4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