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信息
- 相关推荐
“我们生活在微生物的世界里,我们以后要更好地、更健康地生活,一定要学会和微生物搞好关系。”《院士开课啦!》第八期节目中,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疾控中心传染病所原所长、中国微生物学会理事长徐建国开讲疾病防控,一起聊防疫原理,科普微生物常识以及卫生知识。
有人说,影响人类健康的三大敌人是病毒、细菌和基因突变,更有甚者将细菌和病毒比作人类的“天敌”。对此徐建国解释称,要科学地看待这个世界,微生物不是为危害人类而存在的,人类是地球上的“后来者”。“你一说哪个细菌都是几百万年以前就出现了,说哪个病毒也是几十万、几万年以前,那个时候还没有人。这世界上先有微生物,然后再有人,怎么可能先来者把后来者看作是敌人呢?你来得比它晚。”
传染病真的是天灾吗?徐建国指出,过去,传染病主要是由于贫穷和不卫生引起的,而现在的传染病主要与生态和人类行为改变相关,但追根究底,传染病问题其实大多是人与微生物如何和谐相处的问题。
鼠疫是一种可以使一个家庭、一个村庄、一个城市灭亡的病,被称为“一号病”。1910年东北发生鼠疫,是由旱獭引起的。当时不少俄罗斯商人高价收购旱獭,当地百姓捕猎旱獭出售。而感染鼠疫的旱獭行动不便,更容易抓到,人们在捕猎和处理旱獭中感染了鼠疫菌。“过去我们把传染病看成天灾,我看到那段历史,我想更多的可能是人祸。如果俄罗斯人不收旱獭,如果我们中国人不去打旱獭,东北会有那么大的鼠疫吗?也许就没有。”
研究传染病不是一件易事。徐建国表示,传统病原学对于传染病的研究顺序是先发生传染病,再研究病原体,“人们说我们是“马后炮”,为什么?永远是疫情发生以后你才开始研究。但是随着现代社会我们的科学技术和我们对国民健康的要求不断提升,我们就想能不能主动一点,能不能我们研究工作开展在发生传染病疫情发生之前?”
基于这种思路,“反向病原学”诞生了。先发现和研究未知微生物,看哪些可能会引起传染病或者具有引发疾病的潜力,把防控工作开展在新发传染病疫情发生之前,从被动变为主动,最大程度降低对人类的危害。
《院士开课啦!》栏目由中国青年报社联合中国科协科学技术传播中心、“学习强国”学习平台、抖音共同推出,在中国青年报全媒体平台、“学习强国”学习平台、抖音播出,通过院士访谈的形式,与不同领域的院士对话,提供优质的科普内容,讲述知名科学家的科研故事,展现科学家们的精神财富,带领大家走进科学和科学家们的世界。
北京中青在线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声明:本网站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与镜像
中青在线、中国青年报地址 Add:北京市朝阳区东三环北路19号中青大厦 邮编 P.C. 100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