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我的大学 >正文

为什么要仰望星空?他给你答案!

来源:浙江师范大学2022年05月23日


在教室里,他是传道授业的老师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积极乐观谱教书育人之华章

反哺之心走温情思政之道

 

在实验室里,他是亦师亦友的学者

学术严谨,矢志科研

以一丝不苟发科研学术之幽微

以敬畏之心行严谨治学之路




他不忘初心,立己身以树人

他就是浙江师范大学工学院副院长

浙师大第二届“砺行”奖教金获得者

邱欣教授


“仰望星空、脚踏实地”是邱欣的座右铭,他不仅把“仰望星空”作为自己的微信和QQ昵称,更是把它作为自己的人生追求。在邱欣看来,做事前要有“仰望星空”的视野和格局,做事时要有“脚踏实地”的韧劲和坚持。“先想好,然后义无反顾地去做。”邱欣坚定地说。



上好课,为学生点燃明灯


对邱欣而言,引导学生确立正确的价值观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他认为“师者,非仅传道授业解惑,更需明心明德育人。”

 

“茅以升愤恨地在书桌前写下八个字‘抗战必胜,此桥必复’……”课堂上至此处,邱欣热泪盈眶。恰到好处地举例,饱含深情地讲述,他让一节原本枯燥乏味的材料力学课变得生动起来。当专业书上的知识点涉及茅以升前辈,邱欣便将其临危造桥、抗日炸桥、安定修桥的事迹融入课堂,在潜移默化中,将先驱的奉献精神和爱国情怀传递给学生。

 

坚持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统一,坚持把培养学生知识技能、家国情怀相结合,邱欣也因此在浙师大首届“课程思政”微课教学比赛中荣获一等奖,取得“思政之星”的称号。



邱欣讲课轻松欢快,内容深入浅出。他将课本上的知识总结成好用好记的规律,时不时提出一些问题来确保大家真正理解知识。他还善于将书本上的知识结合工程案例,让学生在学习知识中深入地把握专业发展方向。“邱老师给我们讲述他参与过的桥梁损伤诊断项目的经历,这既联系了课本里的理论知识,又为我们在工程上的应用打开了一扇窗。” 学生张丁川回忆道。

 

邱欣总是借助身边的每一堂课,精心准备师生互动环节,促使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也让学生去思索未来发展的新方向。他鼓励学生以“提升人类生活质量、改变城市面貌”为目标,向优秀科学家学习,将青春书写在祖国大地上。 



做科研,需要谦卑与赞扬


谈及从事科研的初心,邱欣说:“我想尽己之力推动交通事业的发展。”邱欣带领团队将项目进行应用与落地,产出了道路固废材料的综合利用、美丽乡村彩色封层的攻坚、信息化智能化设备的研发等一系列成果,为婺城区“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县的创建贡献了力量。

 

“源自内心的动力,才能驱动自己前进。”邱欣希望学生摒弃“差不多就行”的佛系思维,以一丝不苟、实事求是的态度,怀揣敬畏与谦卑,脚踏实地,一路学习、思考、总结。


邱欣和学生们一起讨论


“车轮战式改论文”是邱欣修改学生论文时的真实写照。邱欣经常让学生把论文打印下来,到办公室面对面修改。改完一位学生的论文后,他又马不停蹄地与另一学生的论文“交战”。从下午四点到晚上十点,邱欣抽丝剥茧、字斟句酌地修改学生的论文,废寝忘食,常常被学生催着吃饭。


“在撰写英文稿时,邱老师经常会帮我抠更加地道的语言。一个句式的表述,他都会斟酌很久。”研究生邱婧回忆道。在一次次返稿、改稿中,邱欣不断地锤炼着学生对于细节的把控能力。


邱欣在创新工作室


邱欣即便工作再忙,也未缺席实验室的组会。第一次参加组会的学生常常被邱欣一针见血、直指问题的姿态唬住,心中不由产生了几分畏惧。其实,组会很有“人情味”。学生将组会亲切地称为“茶歇”。午后的组会总令人昏昏欲睡,这时邱欣便会自掏腰包购买咖啡、零食,大家在轻松的氛围下畅所欲言。

 

如果说组会的一半是冰冷的数据汇报,那另一半便是邱欣的暖心指导。“作报告难免有准备不充分的时候,有一次邱老师看出来了我们组的漏洞,但他没有当场戳穿我们,而是鼓励我们下次可以准备得更充分一些。” 胡钢华说。一个人可能走的更快,但是一群人才会走的更远,同学们在邱欣的引领下,团结合作,共同成长。



“大家长”,将热爱代代传承


邱欣是学生的严师,亦是他们的暖心“大家长”。这种教学和日常相处的“超萌反差”,让学生在敬重之外又多了几分亲切。

 

在读硕士期间,导师周蓝玉一路引导邱欣走上教育事业。周蓝玉对学生的耐心教导,对学术的刻苦钻研,对报效国家激昂的热情,无一不让邱欣心生敬佩。他也常常以导师的教育精神勉励自己,将对交通的热爱传递给一届又一届学生。


邱欣跟学生们一起做实验


教学相长,在与学生的相处中,邱欣也收获了很多。学生团队的凝聚力常常让他感动,许多研究生本科时就跟着邱欣参与课题项目,现在也自愿帮助学弟学妹做比赛项目,陪着学弟学妹们加班、调设备。和这些年轻人在一起,邱欣觉得自己也热血起来了。

 

下班后,邱欣也总是待在学校。采访前的一个小时,邱欣还在一个小小的实验室协助学生解决问题,指导学生的毕业论文。几天前的夜晚,这个实验室灯火通明,邱欣和他的学生正热火朝天地谈论着沥青实验的研究设计、数据分析和改进方案。


邱欣和学生们深夜做实验


“关心孩子们的成长,带着他们搞科研,一起奋战到凌晨2-3点,这都是家常便饭。”邱欣亲切地用“孩子们”称呼自己的学生,谈到自己的学生,他总是饱含笑意。“大家长”心态,使得邱欣能更好地站在学生的角度去理解学生的选择。


学生们很愿意向邱欣诉说学业上的焦虑和生活中的困难,每一个问题在他那都能得到答案。邱欣还常常分享自己的求学经历,鼓励孩子们树立信心。“在学生身上下功夫,学生因为老师的存在和参与而改变”是他作为“家长”的最大幸福感。


邱欣和他的学生们


“邱老师教会我的是不畏惧,他细心、温暖,总是给学生充分的尊重和信赖。”去年“互联网+”比赛前夕,作为答辩人员的陈舒琪倍感压力,“相信你、没问题!”邱老师一遍遍鼓励她,坚定的信任驱赶了陈舒琪内心的恐惧。正式比赛当天,邱欣一直守在屏幕前,观看孩子们的现场答辩。


答辩结束回到酒店的那一刻,守在门口的邱欣给了每个人一个大大的拥抱。“第一次接触邱老师感觉他很高冷很严肃,慢慢熟悉后觉得他很温暖,我们会组团吃饭、运动,很多创新点,科研的想法,都是在‘干饭’路上聊出来的。”这只是陈舒琪口中“冰山一角”的邱欣,但也是许多学生心中充满柔情的邱欣。



悉心灌溉

铸就一个又一个梦想

饱含热忱

捧起一颗又一颗星辰

邱欣在教育的路上

仰望星空、脚踏实地

【责任编辑:曹竞】

苏州庆祝建团百年原创歌曲《青春永燃》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2-05-22 12:10:39

和豹小花一起向未来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2-05-21 22:02:00

“一带一路”让中国茶文化走向世界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2-05-20 10:26:49

云游香港西九文化区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2-05-19 22:14:42

微电影:传承初心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2-05-20 08:30:00

MV|百年青春赞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2-05-20 11:00:00

青春云游记 | 良渚:“前中国时代”那颗最亮的星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2-05-19 19:30:53

青春云游记 | 无梦到徽州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2-05-19 17:06:26

艺术热土 鼓舞安塞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2-05-20 10:26:53

青春云游记 | 来看阳明先生出生的地方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2-05-19 15:47: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