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频道 >教育 >正文

“就业帮扶”的战车装上“志愿服务”发动机,神了!

作者:杨宝光 来源:共青团新闻联播2022年04月05日

主播君的话

就业帮扶与志愿服务能有什么关系?在常熟理工学院,从转变就业观念与提升实践能力出发,通过志愿服务开展就业帮扶工作。

常熟理工学院是一所应用型本科高校,地处苏州,比邻上海,在汽车、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领域发展迅速,人才需求量大。人才培养的过程注重与企业、社会联合,积极开展校企合作联合培养,突出应用型。

在促进大学生就业过程中,校团委、学生处、教务处等多部门结合应用型本科高校特点,积极构建就业能力提升实践体系,助力应用型本科毕业生高质量就业,其中志愿服务就是一项重要内容。

校外志愿服务,提升就业能力

在江苏省常熟市,常熟理工学院“城市营养液,环保守护者”志愿服务队的足迹已经走遍常熟56所中小学,他们走进学校、社区进行垃圾分类宣讲。

团队成员多数是绿色环保相关专业,在志愿服务过程中,学生们将专业知识转化成应用技能,在一次次服务中加深了对行业的认识。

据介绍,在专业教师指导下,团队成员开发了一套垃圾分类科普实验课程体系,共计12个板块。学生通过观看实验,亲自操作实验,深刻体会到垃圾分类重要性,宣传教育效果较好。

“城市营养液·环保守护者”志愿服务项目宣讲团成员给同学们展示实验现象  图片来源|常熟理工学院新闻网

不仅如此,项目除“走进中小学垃圾分类”宣讲服务外,还分为“社区垃圾分类”引领服务、“我当一天环卫工人”体验服务、“市容环境维护”践行服务等板块。

环卫工人是垃圾分类的主力军,在寒暑假,团队成员深入环卫工人一线,开展“我当一天环卫工人”体验活动“。

 图片来源|常熟理工学院新闻网

“学生们在体验活动中,不仅加深对社情国情的认识也增加了对职业行业的理解,对他们毕业后的敢为选择产生了很大影响。”

校团委书记吕玉说,更重要的是,在志愿服务过程中,学生们学到很多校园之外的技能,提升他们的实践能力。

 图片来源|常熟理工学院新闻网

“城市营养液,环保守护者”志愿服务队只是个缩影。在常熟理工学院,针对大二大三学生,校团委注重各二级学院志愿服务体系化、项目化、专业化建设。

引导大学生走出校园,结合自己的专业,开展助老、关爱儿童、环境保护、社区服务、乡村振兴等领域的志愿服务项目,引导学生了解社会、体察民情,产生爱党爱国的情怀,增强社会责任感。

图片来源|常熟理工学院新闻网

“在志愿服务过程中也培养了他们的工作本领和劳动技能,锻炼吃苦耐劳的意志品质,提升就业综合素质。截至目前,常熟理工学院团委组织的志愿服务项目获得全国赛金奖1项,银奖1项,铜奖1项,全国示范项目5项。”吕玉评价说。

校内志愿服务,助力开展就业工作

最近,常熟理工学院毕业生们都收到这样一个福利:只要点击报名参加2022届毕业生春季网络招聘会,就可以获得免费拍摄证件照的机会。

这个贴近学生需求而又实惠的策划,来自一群志愿者的创意,“职导君”就业帮扶志愿服务社团。

 图片来源|受访者

去年3月,在学生处、校团委的支持下,学生处副处长钱丹在全校各学院招募志愿者,经过招募、面试、培训之后,社团成员围绕大学生就业工作开展精准志愿服务。“有了他们的协助,工作的效率得到了很大提升。”钱丹评价说。

他们的服务覆盖就业全流程,为全校学生提供就业、职业生涯等方面的信息服务;接待用人单位来校招聘、洽谈;协助做好校内外专家就业讲座、报告,在就业帮扶中,增强自己处理问题的能力,了解更多的就业信息,调整就业目标,宣传就业形势等等。

据了解,2021年,学校举办线下招聘会41场,提供岗位4.5万余个,组织线上招聘会13场,提供岗位3万余个。其中举办区域性校园招聘会、高质量就业校园专场招聘会4场,参会企业430多家,提供就业岗位5000多个;组织智能制造类、IT类、机械类等行业类专场招聘会17场,累计参会企业达1000家;组织综合类网络招聘会13场,累计参会企业近3000家;举办校友优质企业推介会、高质量企业线下宣讲会近200多场,空中宣讲会70余场;组织网络直播招聘会4场,全年累计通过就业招聘活动推荐毕业生就业岗位近10万余个。

“最近因为疫情,同学们都没返校,为了帮助大家及时掌握就业信息,志愿者们加入到每个毕业生群,每天给大家传递就业信息。”钱丹介绍说,自从有了志愿者的协助,“常理工智慧就业”平台一年间不间断推送信息,累计推送了2427篇推文。

钱丹告诉记者,“职导君”就业帮扶志愿服务社团不仅协助学校服务了毕业生,也给成员们带了很大改变。

 图片来源|受访者

“与其他同学相比,成员们更早接触到就业工作,就业观念、职业规划意识更强。在服务过程中,他们也学会更多岗位收集整理、文字沟通等能力,”钱丹说,学生们对未来也更有自信心。

除了“职导君”就业帮扶志愿服务社团外,学校各部门都在尝试组建志愿服务队,这不仅让学校各项工作更加高效顺畅,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们在校内志愿服务中提升了实践能力。

 图片来源|受访者

除此以外,就业能力提升实践体系还包括:

01开展劳动教育,引导新生了解专业、了解学校。

针对大一学生,开设劳动教育必修课、每位同学完成16学时的劳动教育理论课和32学时劳动教育实践课,学生深入校园各个部门、生活的各个角落,开展劳动教育实践活动,在学校各部门设置校内志愿服务岗,让大学生在劳动教育中更好地了解学校、了解专业,产生爱校的情怀,增强专业认同。

02暑期社会实践设立“就业能力成长”专项。

校团委高度重视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工作,连年被评为江苏省暑期社会实践先进单位。为了引导大学生更好地走进企业、了解行业,每年社会实践开设“就业能力成长”专项实践团队。

通过专项经费支持、专项评优激励,引导青年团员从专业能力成长角度出发,深入到长三角各行各业,开展参观学习、社会调查、岗位体验、专业见习、顶岗实习。2021年暑假社会实践中此专项人数1200余人。

03以活动为载体,提升核心就业能力。

应用型本科高校,大部分同学本科之后直接走上工作岗位。因此在校园文化艺术节中,校团委注重开展职业生涯设计大赛、简历制作大赛、直通职场技能大赛、生涯嘉年华等一系列职业探索及就业能力提升的活动,引导大学生在活动中进行自我探索,更好地认识自我,进而对自我生涯发展有新的发现和认知,激发学生对未来学业与个人发展更多的思考。

— End —

此为本平台原创

转载请注明来源

共青团新闻联播(ID:gqviewpoint)

编辑|杨宝光 统筹|陈凤莉

今天,请听我们的回答

青春深圳2022-04-05 18:45:25

在家上一堂电影课?《知识大师课·电影篇》上线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2-04-01 20:14:18

2022年《传承的力量》清明篇4月5日倾情播出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2-04-01 20:33:11

“大熊猫与自然”雅安摄影展启动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2-03-31 23:03:02

喀什古城民宿让游客感受“闲适烟火气”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2-03-31 23:16:48

产学研结合发展 云南农大茶香飘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2-03-31 12:28:48

探寻帕米尔高原的“杏花秘境”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2-03-31 14:1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