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频道 >教育 >正文

陕西近9万名思政课教师同台“打擂”

“大练兵”锻造思政育人“金课”

作者:孙海华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2年03月25日

吕扬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孙海华

  

“历经一次次团队磨课、层层选拔,我终于站在了‘大练兵’的赛场上。感谢这个平台,让我遇到了更优秀的同行和指点迷津的专家,也让自己不断突破成长!”站在陕西省思政课改革创新的响亮“品牌”——思政课“大练兵”活动的赛场,西安市曲江第一中学思政课教师李善婷说。

作为集中展示思政教师水平的大舞台,3年来,陕西已有5570名高校思政课教师、近5万名专业课教师,3.3万名中小学教师参与到“大练兵”活动中,先后涌现出教学标兵、能手783人。通过“大练兵”,一支“老中青”传带有序、新人辈出的高素质思政课教师队伍迅速形成。在教育部全国高校思政课教学展示活动中,陕西的获奖数位居全国前列。

据了解,思政课“大练兵”活动,是陕西省探索推动学校思政课“在改进中加强、在创新中提高”的“着力点”。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3年来,该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创新性地推出一系列举措——

省级相关文件及时出台,确立马克思主义学院为重点学院、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为重点学科、思政课为重点课程;省主要领导走进校园,与师生“面对面”,带头讲好思政课;建立委厅、高校、院系三级领导听思政课制度,累计听课2.1万余堂;将思政课建设情况纳入省属高校领导班子年度目标责任考核……

3年来,陕西以“马院姓马、在马言马”为鲜明导向,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目前,全省64所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已建成全国和省级重点马院17所,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博士点6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3个。


办好思政课,关键在教师


站在“大练兵”活动的展示现场,西安航空学院教师李洁向台下的评委专家和网络直播间8万余名师生激情演讲。为展示出最佳状态,她用心打磨每一个教学环节,对讲课的板书、节奏、仪态都进行了专门训练。

办好思政课,关键在教师。在陕西高校思政课教师“大练兵”活动教学“标兵”、西北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相凯宇看来,“大练兵”活动为思政课教师提供了课程打磨研讨、精雕细琢的好机会,是大家切磋展示、提升突破的好平台。

“‘大练兵’让我深刻体会到,要上好思政课,教学语言必须真诚朴实‘接地气’,教学内容要直击学生的‘真问题’。”第二届全国高校思政课教学展示一等奖获得者、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教师薛媚在教学研讨会上分享自己的感受。

第二届全国高校思政课教学展示活动特等获得者、西安工程大学教师郭松所在的学校,搭建起“大练兵”活动“传帮带”平台,组建了“榜样引领”智囊团,模拟实战演练,还邀请专家对参赛选手进行现场指导。

以2020年“大练兵”活动为例,陕西有150名高校思政课教师、199名中小学思政课教师同台展示,全省高校,各市、县(区)1400余个网点同步直播,8万余名高校师生、10万余名中小学师生通过网络观摩“大练兵”省级展示活动。一堂堂有思想、有品质、有温度的思政“金课”赢得了师生点赞。

在西北工业大学,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的“四史”教育和对重大现实问题、学生关注热点的理论解读,以及“西工大元素”被融入思政课教学,以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和科技报国理想;在延安大学,依托红色资源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理论、革命传统、延安精神和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四位一体”的学科发展思路,形成了“党中央在延安十三年”“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等特色研究方向;在西安理工大学,全体思政课教师围绕理论政策、“四史”知识等展开深入讨论,达到了集体备课的“实战化”效果。

“大练兵”活动还不断从高校向中小学延伸、从思政课向专业课延伸、从现场观摩向网络观摩延伸、从教师“讲好”向学生“学好”延伸。西安市教育局携手西安文理学院成立“西安市大中小学思政课建设一体化指导中心”,致力于探索“机制保障、教师培养、教学教研、资源研发”四位一体的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新路径。


从教师“讲好”向学生“学好”延伸



陕西科技大学学生赵宇最近在追一个“宝藏视频”,并推荐给身边的很多朋友。由学校策划发起的“《榜样,你好!》——百名高校思政骨干眼中的党史人物短视频讲述”活动,内容切入角度小,却给人“党史人物在身边”的亲近感。“老师不仅讲事实、讲故事,更讲情景、讲情感,每天学一段很充实。”赵宇说。

据了解,3年来,陕西积极组织全体思政课教师和专业课教师参加集中备课、集中研讨、集中培训、集中展示等活动,充分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不断掀起比学赶帮超的热潮。

目前,陕西已建立思政课教师“手拉手”备课机制,打造省级精品课963堂、省级示范课384堂。“人人有示范、堂堂有精品、门门有‘金课’、课课有名师”的思政课建设新局面正在形成。

依托“西部教师教育联盟”,陕西师范大学举办的西部思政课教学集体备课活动,切实增强了理论传播的辐射性和影响力;西北大学邀请“大练兵”获奖教师讲授“观摩课”,引领教师互学互鉴,得到全方位锻炼;西安财经大学将问题意识贯穿教学研讨全过程,组织教师采用征疑、设疑、议疑、解疑方式开展集中研讨。

这种以“备内容、备学生、备教法”为主题的集中研讨活动,让教师精准把握不同的课程内容和学生特点,深度挖掘课程资源,优化课程设计,改进课程教学。“小红专”“红星陕闪”“思想者之家”“萌哥有话说”“一画一课”等一批思政课育人品牌涌现而出。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成立的“老夏名师工作室”,以全国网络教育名师夏永林教授为核心,开创“老夏说课”微信公众号,解说政策、剖析难点、答疑解惑、传播经验,公众号推文阅读量超过5万人次,成为思政课教育教学经验分享的新平台。

“我们鼓励学生以课程思政为实践展开创作。”西安美术学院版画系老师杨璐说,学校积极寻求美术与思政课的契合点,引导学生运用“解放区木刻”方式,以抗疫医护工作者为主题展开创作,使学生在继承延安木刻的优秀文化传统中进一步增强文化自信。

2022年1月7日10时,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组织的“我们在一起——西安高校百万师生战疫云端大课”开播,71所高校的学生和辅导员通过网络媒体平台齐聚云端,同上一堂战疫大课。激情的讲述、温情的话语,一幅幅瞬间定格的照片,一帧帧留下记忆的画面,引起了广大师生的强烈共鸣。

如何借助党史这部“最生动、最有说服力的教科书”,将思政课程转化为直入人心的育人力量?2021年,陕西在高校思政课教师“大练兵”活动中单设“团队”赛道,推动“大练兵”从教师“讲好”向学生“学好”延伸。

“作为‘团队’赛道中的学生,我感到师生同讲一堂思政课这种方式更能激发我们对思政课的学习兴趣,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对价值的认同。”西安工业大学学生王孜炯表示。


【责任编辑:许革,王聪聪】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喜欢古琴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4-05-22 19:42:45

图知道|阿勒泰火了,寻找更多“精神疗愈”之地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4-05-23 06:00:00

非洲青年邂逅中国传统文化:在文化体验中了解中国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4-05-21 18:36:50

在徐霞客出游地 这群大学生探访新农人|文化中国行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4-05-21 19:05:17

图知道|AI一下,跟着雨果畅游巴黎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4-05-21 11:05:13

《三宝合尊》入藏中国景泰蓝艺术博物馆|文化中国行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4-05-21 09:17:04

今天你cityread了吗?一起漫读城市发现读行之乐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4-05-21 11:08:07

5000年前的“三室一厅”长什么样

中国青年报2024-05-21 06:50:14

年轻人自创民乐新组合“阮族组合”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4-05-20 14:11:48

“读行侠”打卡影视剧名场面|文化中国行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4-05-19 21:4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