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频道 >热点 >正文

魏翔:表演艺术没有因为长相抛弃过我

作者:蒋肖斌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2年02月13日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蒋肖斌

24年,43岁,魏翔的第一个男主角来得比大部分“明星”都要晚一些。

第一次担任电影男一号,感受有什么不同?在《这个杀手不太冷静》中饰演魏成功,魏翔的第一反应是“要负责扛票房压力”了,尤其在竞争那么激烈的春节档,尤其是“我之前也没什么票房号召力”……结果证明,他“扛住了”。截至2月6日(大年初六),《这个杀手不太冷静》票房报收13.87亿元,位居春节档第二位。

带着一张“剧抛脸”,在《西虹市首富》里,他是直播“三口吃一头猪”的足球教练马大翔;在《你好,李焕英》里,他是广播站里说话阴阳怪气的场工;在《飞驰人生》里,他是用散装粤语唱《光辉岁月》的叶经理;他还是《我和我的家乡》里的魏村长、《心理罪》中的“慢半拍”,曾在《夏洛特烦恼》中声音出演……

看到这里,还是没想起他的脸吗?没关系,魏翔觉得,演员和明星不一样,“如果你看了一个作品,能记住演员的名字,那个演员叫明星;如果你看了一个作品,能记住角色名字,那个演员是演员”。

中青报·中青网:影片中的魏成功是一个群演,你和主人公有过相似经历吗?

魏翔:小时候其实喜欢体育,喜欢踢足球;到了高中毕业,接触表演后,感觉自己好像比较适合干这行。我比魏成功要幸运太多了,从北京电影学院毕业后,从小角色开始锻炼,类似路人甲啊,或者有一句词儿的,演了十几二十次,我就去演话剧了,所以吃得苦不算多。

我和魏成功的相同之处是都比较单纯、比较执着,有时候适应能力比较差、情商相对低——当然我不至于低到他的程度。我和他不一样,我比他幸运,当我需要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时,会遇到一个人或者一个团队来影响我。

中青报·中青网:你一直作为“黄金配角”出现在各类影视剧中,你有过“主角梦”吗?

魏翔:想得不多,偶尔幻想一下,但特真切的、按计划的,没有。我特别喜欢演戏,可能别的也干不了(笑)。我觉得能干这一行、能在北京养活自己,就特别知足,已经是一件很幸福的事儿。

中青报·中青网:你觉得自己作为演员的优势和劣势各是什么?

魏翔:最大的优势可能就是我的真诚。真的,我不是个圆滑的人,但演戏要演得真诚首先演员得是个真诚的人吧,这是个很简单的道理。你只有知道真诚是什么,你才能知道如何表达真诚。

演戏对我来说是一个梦想和爱好,但又是一个关乎生存的手段、饭碗。我觉得从表演艺术本身来说,我没有什么劣势。因为从学表演的那天开始,老师从来没有说过,哪个演员是因为形象不好而不能走进表演艺术。

当然,在市场竞争中,我的形象条件相比大多数演员,肯定不具优势,这是市场的选择。但表演本身,没有因为我的长相抛弃过我一刻。就算市场不选择我也没有关系,我可以一直干演员,一直。

中青报·中青网:电影是一个编出来的美好故事,但演员的行业规律注定是金字塔结构,塔尖永远是少数人。有没有想过万一职业生涯永远是配角,会不甘心吗?

魏翔:没有不甘心。成为男一号是可遇不可求的事情,但干演员是因为热爱才干的,能靠这行养活自己已经是莫大的幸运。而且哪个主角也不是一上来就是主角,都是从配角成长起来的。著名演员也有演配角的时候,只不过那时候大家没有看到他罢了。塔尖的永远是少数人,但塔尖需要很多的普通演员去支撑,才能形成一个演员群体的繁荣、一个行业的繁荣。

更何况,一部电影成功了,也不是主角一个人完成的,是从导演到编剧、服化道到摄录美,所有工作人员一起完成的。这个不是谦虚,这是这个行业本来的道理。如果一个演员认为电影的成就都是他一个人做到的话,那说明他不懂电影。

演员的表演,观众能感知得到,所以容易把寄托放到演员身上。但观众不能感知到幕后工作人员的存在——如果观众看电影能看到灯光师的存在感,那就是灯光师的失败,但也正因为此,不被人感知到的电影从业者应该是更伟大的。他们为了让你看到一个好的成片,把自己藏了起来。

中青报·中青网:年轻人刚从大学毕业,走上工作岗位,可能一开始只能做一些辅助工作、不被重用,要做很多年的“配角”,对此你有什么要对年轻人说的吗?

魏翔:我没有资格说什么。魏成功这个角色,只是我24年来塑造过的无数角色中的其中一个,只不过这一次被更多人看到罢了,仅此而已。也许最近比较耀眼,但也不意味着之后会一直受到那么多人关注。

咱们不能用世俗的标准去定义成功,只要超越自我就是成功。如果想超越自我,那就先问问自己,有没有为了挚爱梦想去破釜沉舟的勇气和耐力。如果你做到了,那就是成功,如果没有,你只不过是把时间用来抱怨罢了。而且一件事要常年坚持,必须热爱它,不然那个苦确实也受不了。

我也想通过魏成功这个人物,跟正在奋斗的年轻人说一句,也许你很累了,在这个冬天,希望这部电影能让你喘口气儿,给你加把劲儿。

【责任编辑:郭韶明】

故乡年味来自舌尖上的记忆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2-02-07 17:28:06

中美音乐人创作冬奥公益歌曲《燃烧的冬天》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2-02-06 22:53:00

诗文画中国 | 一带一路上的温暖瞬间—《潮音》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2-01-27 18:02:08

这把老刻刀传给了儿子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2-01-27 17:13:10

当青春撞上“非遗”刺绣 | 温暖一平方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2-01-26 15:26: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