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好型人格”:为何学不会勇敢说“不”?
你是这样的人吗?总是怕别人不高兴,不会拒绝,担心被孤立,不敢表达自己的意见……最近,“讨好型人格”成为热门话题,戳中了不少人的心。
他们往往习惯于委曲求全,甚至忽略自己的内心感受来取悦他人,却唯独忘了,自己有时也需要被爱、被照顾。在某些时候,善良需要一点自我保护的锋芒,“老好人”也可以勇敢地说“不”。
1
热播剧《女心理师》中的小莫,就有点偏向“讨好型人格”。
图片来源:《女心理师》视频截图
他非常好说话,同事们去唱歌不带他也不抱怨;有人找理由,让他帮忙做幻灯片。小莫明明已经下班了,权衡一番,最后还是回复“好的”。
新人同事请大家吃饭,他专门去剪头发,然后在理发师天花乱坠的推销下,莫名其妙办了个会员卡;兴冲冲赶到聚会地点,却发现空无一人:地址换了,但没人告诉他。
面对同事的请求时,小莫似乎总是害怕让对方不开心,明明内心并不愿意,却还是做了一件又一件。
心理咨询师杨琳琼总结了“讨好型人格”的一些特征:对他人的情绪变化很敏感,害怕别人不高兴;不会拒绝别人,也不愿麻烦别人等等。
总而言之,它不是一个学术概念,更像是一类人的统称:他们与人相处时缺乏原则和底线,凡事以他人为准,不考虑自身感受,也不敢表现和表达自己。
2
不会拒绝,希望借此得到别人认可;说句话都要小心翼翼,生怕被讨厌……现实中的“小莫们”,可能并不少见。微博话题“你是讨好型人格吗”,讨论次数超过6万。
图片来源:微博截图
有人觉得自己总在讨好别人:单位聚餐,明明很讨厌某种食物,但只要有一个人说喜欢、想去,自己就不会再提出其他意见,也会跟着去吃。
又或者是这样,“直到现在还有很多人让我帮忙制作视频、纪录片片头。尽管非常麻烦,但我很难拒绝,内心纠结还不敢让对方知道,怕给别人带来不快。”
也有人在与同学相处时,从来不拒绝对方借东西、帮忙做事情等类似请求,因为害怕被孤立,所以,有不同意见也从来不表达。
可她发现,自己有时仍会被当成“工具人”,很难过。但又觉得自己没什么长处,只能依旧处处取悦别人,来寻求归属感。久而久之,开始有点害怕与人打交道,回避人际关系。
所谓“讨好型人格”,不是不懂自己内心的感受,也并不想一味顺从对方,他们真正担心的,也许是别人的否定和生活中的寂寞感,就算“被认可”是假象,也要高高兴兴地维持。
哪怕,自己会因此活得很累。
3
总结“讨好型人格”形成的原因,有人将之归结为童年成长的环境、个性因素。
资料图:落在地上的叶子让人不忍心踩上去。(图文无关)泱波 摄
就比如小莫,小时候,他被人欺负、被孤立,父母却没能给到他足够的关心,还总让他从自己身上找问题。慢慢地,小莫隐藏真实的自己,不想表达、不敢表达。
也有人认为,“讨好型人格”和原生家庭有关系,“父母从小给我灌输这样的观念:家里条件不行,不要惹事,也经常唠叨我,我一直都不怎么自信。”
有文章提到,在心理学上,自信是指个人对自己作为一个人价值的肯定,它的前提是具有足够的安全感,而安全感来自父母无条件的接纳。
但仔细想想,这样的接纳,却没那么容易。原生家庭往往会给人的成长打上烙印,经常被否定、被情绪勒索,成年后容易在潜意识里沿用这样的逻辑否定自我,带来某种自卑心理,可能影响到性格。
4
不过,“讨好型人格”未必全是劣势:比如团体协作不抢风头,做好力所能及的事情,懂得自保,也懂得退让,也不难赢得认同,区别就在于,拿捏好分寸感,适当说“不”。
图片来源:《女心理师》视频截图
无论成长环境如何、性格如何,我们都要学会认识自己、客观评价自己,看得到优势,也接纳不足,允许自己可以不被喜欢,甚至可能被讨厌。
人与人之间,经常会存在一定的边界感,在琐碎的生活中,别人的感受大多数与自己无关,反之亦然,自己的行为,也并不能像自认的那般强烈左右别人的心情。
一般而言,每个人都有独特的价值,不用卖力讨好,也无须刻意营造人设,合拍的人总会看到那些吸引他的美好品质,成为真正欣赏你的人。
丢掉“只要我做好了,对方就会高兴”执念吧,重新学会爱自己,也成就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