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化中国 >正文

濮存昕:戏剧节是新坐标更是文旅IP

作者:郭佳 满羿 来源:北京青年报2021年12月20日

月朗风清的冬日夜晚,璀璨的烟火点亮了大凉山的夜空——2021大凉山国际戏剧节戏剧盛典,12月18日晚在四川省凉山州西昌市火把广场阿惹妞剧场登台,一年一度的大凉山国际戏剧节虽因疫情推迟了一个月,却依然顽强地向世界宣布:世界唯一在冬季举办的戏剧节回来了。

盛典仪式环节,国际戏剧评论协会IATC中国中心理事长彭涛、中国戏剧家协会主席濮存昕先后致辞,世界戏剧教育联盟、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戏剧协会则发来贺信。

第三届大凉山国际戏剧节以“回归和凝望”为主题,立足戏剧展演、戏剧论坛、戏剧孵化、戏剧教育、戏剧生活、戏剧文创、戏剧旅游等七大内容支点,在倡导戏剧创作的社会化和戏剧欣赏大众化的同时,围绕中华传统戏曲、红色经典、民族多样的元素,展现国潮魅力。

此次戏剧盛典以仪式篇、传承篇、融合篇以及戏剧暖冬之夜等篇章,共庆戏剧节开幕。其中传承篇通过濮存昕、李亭、王晓鹰、赵淼等戏剧节发起人与凉山近70位老艺术家的集体亮相和组合表达,讲述了从上世纪五十年代至今,近70年来凉山第一部话剧《奴隶之歌》、第一部舞剧《奴隶颂》、第一部音乐剧《穿红裙的幺表妹》、第一部歌剧《彝红》、第一台交响音乐会及舞蹈《快乐的诺苏》《阿哥追》等经典作品创作和演出的场景回顾,诠释了“三进中南海、四进大会堂”、“民族歌舞北看延边南看凉山”、“中国民族艺术之花”以及“戏剧发生在凉山”等多个值得铭记的艺术瞬间。

戏剧节同样是融合的舞台。3年来,从世界街头戏剧、现代表演艺术到音乐汇演、曲艺杂耍、戏剧嘉年华……包罗万象,大凉山独特的人文魅力正在把当代前卫表演艺术和多样化的民俗文化融合在一个空间中。

为诠释这一特质,融合篇呼应戏剧界的“国潮”主题,结合凉山十四个世居民族的民族戏剧以及川剧、昆曲、京剧、黄梅戏、豫剧等中国传统戏曲元素,同时融合央视春晚及秋晚场地——阿惹妞实景剧场的舞美技术表达全新创作的音舞戏剧秀,多维度呈现了“戏剧香格里拉”的多彩。

刚刚参加完“文代会”的中国剧协主席濮存昕盛典当天赶到了大凉山,在他看来,大凉山国际戏剧节作为重大文旅创新项目,彰显了中华民族弦歌不辍、日新又新的文化活力。“大凉山是一片有文艺精神的土地,我们要在这里持续表达戏剧的艺术性、自然性、社会性、民族性和国际性,联结中国西部与东部、世界东方与西方的戏剧艺术沟通,打造中国文艺新坐标、西部文旅新IP。”

他表示,本届戏剧节将围绕中国传统戏剧、西部民族戏剧倡导国潮表达,并朗诵了《地球,我的母亲》,以恢宏壮美之势,表达了对生命的热爱。

未来半个月内,邀约剧目将集中上演,而戏剧节演出活动将一直持续至元旦。

摄影/北京青年报记者 王晓溪

【责任编辑:李丹萍】

《节庆里的故乡》为时代保留一份乡土记忆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1-12-17 16:35:00

真实展现中国航天30年奋斗史《问天》央视开播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1-12-17 15:57:52

“微度假”兴起 广州周边民宿预订持续走高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1-12-17 10:48:14

青年文艺工作者,强起来!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1-12-16 11:55:09

章红艳:怀抱琵琶,奔赴音乐的远方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1-12-14 18:37:08

全景式展现援非抗埃事迹,《埃博拉前线》开播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1-12-08 23:46:07

张大千佳作、《石渠宝笈》著录之作,将现华艺秋拍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1-12-08 23:51:21

北京中轴线,一张三千年前的图纸仍在施工

中国青年报2021-12-07 06:2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