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我的大学 >正文

全国优秀教师刘焕文:不在于你身在何处,而在于你是否奔跑

来源:浙江海洋大学2021年11月04日

在浙海大,有这样一位老师

四十年前

因对自己第一学历不满足

之后便读研、读博

他一路学的是数学

却最终与波浪结缘,泛舟大海

他便是船运学院的刘焕文教授



学习经历

1979-1982年湘潭师专基础数学专业读大专

1985-1988年湘潭大学计算数学专业攻读硕士

1997-2000年澳大利亚卧龙岗大学数学专业攻读博士

2001年博士毕业于澳大利亚卧龙岗大学数学专业

2002-2004年新加坡国立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攻读博士后


科研经历

2002年至今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7项,主持省部级自然科学基金课题7项

2010年获广西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排名第一

在国际权威学术期刊发表SCI检索论文约60篇

2005年合作发表于《Coastal Engineering》的长波被梯形陷坑反射的封闭解

被国外学者命名为刘-林解

2014年构造了水波领域修正缓坡方程的系列解析解

解决了一众国际同行认为不可能解决的开问题

2021年首次发现水波越过周期系列海沟时布拉格共振峰值的“相位上移”现象


荣誉称号

2004年获教育部“全国优秀教师”

2006年获中华全国总工会“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2013年获“广西壮族自治区优秀专家”称号

2015年被聘为浙江省高校“钱江学者”特聘教授


寄语青年学子:不在于你在何处,而在于你是否奔跑


见到刘焕文老师第一面,平易近人的感觉扑面而来。带着独有的语癖“是吧”,他回顾了一路走过的经历。刘老师的老家在湖南浏阳,“浏阳河弯过了几道弯”几乎为人人所传唱。他从小在浏阳河边长大,小时候常在河边割草放牛。1977年,在总设计师邓小平领导下改变了无数中国人命运的改革开放,也同样影响了刘焕文老师的人生旅程。得益于国家高考制度的恢复,79年他考入湘潭师专(现更名为湖南科技大学)基础数学专业。家境贫寒,唯有苦读,唯有每次考试第一个交卷才能找到一些自信心。82年师专毕业后他重新回到家乡担任高中数学教师。一直对自己只有大专文凭却没有学士学位而耿耿于怀的他,为自己设立了一个目标:越过本科,考研攻读硕士学位。在备考研究生期间,他面临着诸多困难:第一,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内容,超越了原有的知识范畴,有些课程只能自学;第二,他当时任教三个高中班数学,每天三节课,除了备课,晚自习还要去教室辅导,另外需改约160本作业,考研复习只能靠挤时间;第三,教书的中学在乡下,既无老师辅导考研,也无同道中人可以交流,只能孤军奋战。连续考了两年,84年落榜,85年继续再战,刘焕文终于考入湘潭大学计算数学专业,师从付凯新教授,研究在船舶汽车飞机外型设计和服装设计以及计算机辅助设计中用途广泛的样条函数。

88年硕士毕业后,他转场大西南的广西民族学院(2006年更名为广西民族大学)。当时文献资料极少,能看到的国际同行的研究论文一般都是10年前甚至更加久远。他只能凭着硕士期间打下的基础和眼前搜集到的资料,一边教学一边钻研,几年内在国内重要的数学期刊如《数学学报》、《计算数学》和《高校计算数学学报》等发表了多篇学术论文,且都是独立完成。于1992年,硕士毕业的第四年,他用英文独立撰写的数学论文被意大利出版的国际数学杂志《CALCOLO》(计算)接受并发表,开学校之先河。看着自己的研究成果发表,他感到欣喜和振奋。因此,即使当时工资不高,一篇中文论文的版面费就要占去工资的大约1/3,他都力争第一时间跑去邮局汇款,并且绝不拖延。

正是有了这些前期科研业绩的积累,1994年他以讲师身份主持申报的科研项目获广西自然科学基金资助。而又因为主持了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项目,96年刘焕文获得了公派去澳大利亚卧龙岗大学访学半年的机会。在澳大利亚,他很快熟悉了与之合作的华裔学者诸颂平教授所在的研究领域并获得不小成果,得到了诸教授的大力推荐攻读博士,加上之前在国内的科研积累,最后获得了澳大利亚政府和卧龙岗大学的双份奖学金。攻读数学专业的博士学位,研究方向为海洋波传播的数学模拟——这是刘焕文老师研究的一个转折点,从此他与大海结缘,也为后来与海大的相遇埋下了伏笔。

自进入水波研究领域以后,刘焕文老师获得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成果。2005年与新加坡国立大学林鹏智教授合作发表于《Coastal Engineering》的长波被梯形陷坑反射的封闭解,被美国陆军工程师兵团学者命名为刘-林解和刘-林模型,并得到美国国家工程科学院院士Dean等在《Coastal Engineering》上的正面评价“刘-林解具如下价值:提供了验证数值解基础,能够演示宽广波场解,讨论了直线斜坡组成的广泛地形,建立了适当的无量纲变量”。2012年-2014年,他带领研究生构造了缓坡类方程的系列解析解,从而破解了包括三位美国工程科学院院士在内以及众多国际同行断言几乎不可能解决的开问题。今年,他与加盟浙海大后所指导的第一位硕士研究生郭富城合作发表了论文,第一次发现水波越过周期系列海沟时布拉格共振峰值的“相位上移”现象。



回顾一路走来的经历,刘焕文教授感慨自己一路拥有不少幸运,这其中包括赶上了祖国改革开放的好时机以及几个学习阶段导师的提携推荐。在被问到青年学子如何面对成长时,他说到:不在于你在何处,而在于你是否奔跑。


寄语教师:立德树人需做榜样


作为老师,除了探究未知的科学问题,还会引导学生学习、一同探究科学奥妙。因此在任教时,刘焕文教授认为,做老师最重要的便是要树好榜样,以身作则。正如人们常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而当孩子走入校园,这个时候,扮演榜样作用的就是教师,在大学更是如此。作为教师,只要站上讲台上,就会被无数双眼神审视,教师会要求学生在课堂上有如何的表现,学生也会在课堂上观察教师是如何教授知识的,这场双向的选择与学习就注定了身为教师,不能说一套,做一套。“你叫学生认真,你自己就要认真对待每一件事情。带研究生也是这样,你觉得这个无关紧要,那个也无关紧要,那学生也不会变得严谨。这些都会潜移默化影响我们的学生。”刘焕文教授是这样严格要求自己的:最基础的便是要做好备课,要把书本钻透给同学们把课讲明白;进一步便是保持严谨,切忌因将自己的懈怠展现在学生面前,这样学生才能严谨地对待学习与科研;再进一步要求便是要学会创新。时代是在发展的,一成不变的结果便会被淘汰,同时做科研最需要的也是学会用新视角来探究问题,长期死板无异于固步自封。

立德树人在教学任务中也是不可或缺的。一是要做到以身作则,唯有做好榜样,才能让同学们信服,才能带领同学们更进一步。二是要做到公平公正,在正常的教学工作中,应当做到对全班同学一视同仁,不因谁有关系就偏颇谁,也不因谁有缺点就怀有偏见。教书为知识传授,提供学习的方法;育人为道德教育,提供做人的方法。而教书育人二词总是成对出现,这便应证了,对于教师而言,这两点都是应当做到的。



寄语学生:发展科技才可兴国


立足海洋,面向海洋,像奔腾浪花一般向前,像广阔东海一样辽远。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而大学就是为国家培养人才的基地。身处在海洋边的我们,应当奋进,传递海洋精神。在刘焕文教授看来,一名合格的接班人,需要有知识、有能力、有水平。知识是实践的基础,将理论诉诸实践的同时,也辅助实践发挥得更好;能力是学习、处事等方面的高限,越有强大的能力便越能发挥强大的创造力;水平是一条衡量线,有高有低,如果各方面都均衡发展,那便能够称之为人才。一方面是储备硬知识,作为学生,最基本要做到的就是读进书、读好书,珍惜学生时代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的机会,趁自己年轻的时候尽情努力。像刘老师在上课的时候,都会将同学们的手机没收,以达到一个专心听课的效果。只有真正学到了知识,才能够发展与提升自我。另一重要方面便是意识到科技与创新的重要性。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强国已然成为国家发展的重心,国家因为这项研究变得更富强,人民因为这项研究变得更幸福,这才是高高在上的深奥科研存在的意义,投入到现实的应用,让研究不仅仅是一串公式和一堆数据,而是真正变成了人民幸福的来源,助推社会进步与发展。

这次采访,刘老师的谦逊与奋进让人印象深刻。他质朴的语言,看似是对三方的寄语,实际上对每一位教师、同学都十分受用。做一名有志向、有德行的先锋模范,是大家努力的目标,也是国家对人才的希望。相信刘老师能够继续钻研,带出更多优秀的海洋人才!

【责任编辑:曹竞】

河道古街迎亲忙 古风婚礼正回潮

中国青年报2024-05-10 08:51:45

母亲节:长大后,你想成为妈妈一样的人吗

中国青年报2024-05-10 08:22:17

博物馆里的真心话大冒险

中国青年报2024-05-10 09:32:30

相信文学的人,会找到梦想的“阿勒泰”

中国青年报2024-05-09 20:23:25

青年范儿·文化场|你拥有怎样的母女关系?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4-05-08 22:23:40

旅行中,当严谨的J人遇上随性的P人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4-05-08 22:2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