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我的大学 >正文

追忆强士中教授:宗师风范,浩气长存!

来源:西南交通大学2021年09月23日

2021年9月17日,著名桥梁专家、西南交通大学资深教授、博士生导师、原土木工程学院院长强士中教授因病逝世,享年80岁。西南交大师生校友沉痛悼念强士中教授!  



强士中教授1941年10月13日出生于陕西礼泉。1968年西安交通大学本科毕业;1982年获西南交通大学硕士学位并留校工作;1985年获西南交通大学博士学位。历任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理事、中国钢结构协会理事、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评委、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专家委员会委员等。被评为享受国务院津贴专家、国家级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铁道部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等。


艰难求学、追梦青春


强士中少年时期家庭困难,经济拮据。家在农村的他,为了节省开支,减轻父母的压力,每次步行10余公里往返于县城的学校和家之间,有时候脚磨出了泡,父母看着心疼,他却觉得没有走不完的路。他就读于礼泉第一中学,是该中学建校后的第一届毕业生。艰难的求学历程锻炼了强士中坚韧不拔的人格品质。经过三年寒窗苦读,1963年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西安交通大学工程物理专业。


1968年大学毕业后,先后在四川什邡解放军农场、四川内江冷冻厂、四川内江地委等单位工作。10年的地方工作经历,为他积累了丰富的社会阅历和工作经验。


1978年国家恢复研究生制度,在10年工作中一直保持危机感的他,抓住机遇,考上研究生,实现了命运的转折,有机会重拾科研梦,重返学术道路。他大学本科学的是工程物理专业,和桥梁并不相关。在内江的10年工作期间从事过厂房结构设计和概预算编制等工作,凭借这些工作经验加上自己的刻苦钻研,强士中以37岁“高龄”考入西南交通大学桥梁、隧道与结构工程专业攻读硕士学位,这是恢复高考后西南交通大学招收的第一届硕士研究生。在著名力学专家奚绍中教授的指导下,开展箱形梁空间分析理论的研究,1981年12月获工学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


强士中具有浓厚的科研兴趣和突出的创新能力,硕士阶段就下定决心攻读博士学位。1982年考入桥梁泰斗钱冬生教授门下攻读博士学位,开展钢结构稳定与疲劳方面的研究。1985年7月他的博士论文《动态松弛法和板件承载力》答辩,由钱伟长院士任答辩委员会主席,卞学鐄教授(国际著名计算力学权威,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美国工程科学院院士)等为委员。答辩委员会对他的论文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钱伟长院士说,这是西南交通大学(包括老唐院在内)工学博士第一名。强士中成为西南交大土木学科历史上第一位工学博士,创造了西南(唐山)交大历史上新的光辉一页。



承前启后,创新桥梁理论与技术


强士中留校后,由于科研业绩突出,很快成为西南交通大学国家重点学科“桥梁与隧道工程”学科带头人。他强调以工程需求为导向,研究工作涵盖了桥梁工程学科多个领域,尤其在桥梁薄壁结构理论、车桥耦合振动、钢桥稳定与疲劳、大跨度悬索桥等领域研究取得突破性成果。


在攻读硕士与博士学位期间,针对国内外当时箱形梁分析理论中所存在的缺陷,在查阅大量国内外研究资料的基础上,强士中迎难而上,勇于探索,创造性地提出了增补未知参数法以解决箱梁空间分析中的病态方程问题。他成功地解释了现行四种箱梁理论的分析结果有时会产生很大差别的原因,以及这四种理论的本质联系和差别,并解决了大跨铁路曲线连续梁桥分析中的徐变次内力及支座设置等难题。他担任了南昆铁路四座重点桥梁工程的咨询专家,并承担了我国首座铁路大跨曲线连续梁桥(南昆线板其二号桥)的科研攻关工作,同时担任该桥建设的总监理工程师,为该桥高质量建成做出了突出贡献。


在钢结构稳定与疲劳研究方面,他一改过去在薄板稳定理论研究中仅研究理想平板的巢臼,而是研究工程实用板件,即将其几何缺陷(初始不平度)和物理缺陷(残余应力等)考虑在内,分析其直至破坏的整个加载历程,从理论上证明了英、美学者在实验中所发现的受剪腹板拉力场的存在及其出现和发展历程,不仅算出其极限承载力,还算出它的越过极限承载力之后的行为。他在这一研究工作中还将板件长宽比、宽厚比、边界条件、几何和物理非线性、面内荷载类别(受剪、受压、受弯及其组合等)都纳入计算模型之中,推算出能用试验验证的结果。这是一项针对工程结构所进行的系统的、全面的已付诸实用的研究工作,钱伟长院士、卞学璜院士(美)等一致认为这是一项具有重大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的成果。他在我国首次介绍、发展了一种适合于复杂结构非线性分析的动态松驰法,并致力于计算机实践,从误差理论入手,终于在改进动态松驰法方面建立了一个参数优化自动选择法,发展了动态松驰法,使计算效率大为提高。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以及综合实力的提高,修建高速铁路已经提上议事日程,另外,铁路运输所面临的压力也迫使铁路在不断提速。针对铁路提速、高速铁路修建所带来的振动问题,强士中及时带领一批年轻教师与研究生开展高速铁路车桥耦合振动研究,创造性地提出了车-桥耦合振动分析中轮轨关系的分离迭代技术,解决了轮轨接触中不定方程的求解问题,并成功地应用于我国高速铁路设计规范,以及秦沈客运专线、京沪高速铁路、武广客专等一系列高铁工程建设中。 


推进我国大跨度悬索桥建设


强士中系统而卓有成效地在我国开展了大跨度悬索桥的理论与应用研究。为促进我国大跨悬索桥设计建造技术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做出了突出贡献。


【责任编辑:曹竞】

烛照千载的文明火焰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1-09-07 12:06:23

读懂了《松花江》 你就读懂了东北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1-09-06 18:25:46

《一生一世》开播 任嘉伦白鹿奉上小火慢炖爱情浓汤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1-09-06 18:25:44

解码世遗泉州 纪录片《重返刺桐城》海外首播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1-09-06 19:43:37

“棒!少年”们有了新的“梦想教室”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1-09-06 18:18:03

《故宫日历》虎年上新,开启下一个12年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1-09-06 14:32:48

《江姐》2021版首演,经典民族歌剧“新”在哪里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1-09-02 17:19:00

欧阳立安传记出版 从上海滩走向共产国际的小革命者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1-09-02 17:18: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