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青平 >正文

青平:增强文化自信要奏好“三部曲”

作者:苟文 来源:中青在线2021年08月16日

近日,新华网刊发重要文章《文化自信更深沉——习近平总书记关切的文化发展新实践》。树是有根的、水是有源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如果没有中华五千年文明,哪里有什么中国特色?如果不是中国特色,哪有我们今天这么成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深化思想认识,保护历史文脉、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以“文化自信”增强“发展底气”。

奏好“保护曲”,是增强文化自信的前提。历史文化遗产是历史最好的见证,承载着一个民族的精神与灵魂,我国有着五千年灿烂辉煌的历史,各类文化遗产“家底殷实”,目前已公布137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799个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6819个中国传统村落,划定历史文化街区970片,不少有价值的工业建筑、文化景观也逐步纳入保护体系。各级党委政府要本着“无愧历史、无愧未来”的责任心,严格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文物工作的指导意见》,依法履行管理和监督职责,加大人力、物力、财力投入,整合资源力量形成全社会参与的文物保护新格局。

奏好“传承曲”,是增强文化自信的核心。保护是为了更好的纪念,纪念也是为了更好的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过历史的洗礼、时间的积淀,在今天看来也最能“共情共鸣”,比如“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家国情怀,“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的革命精神等,这些思想精华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值得广大党员群众学习传承。要用好用活文化资源,充分利用“互联网+博物馆”等线上线下平台,采取“接地气、起实效”的方式,讲好“文化故事”、传播“文化声音”,在积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过程中不断坚定文化自信。

奏好“发展曲”,是增强文化自信的关键。只有持续推动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才能让博物馆里的文物、广阔大地上的遗产、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贵州毕节化屋村扶贫车间将传统工艺与现代元素更好融合,借助网络直播拓宽销售渠道,今年前5个月产值超过60万元;图什业图刺绣、海伦剪纸等非遗项目,在脱贫攻坚中得到更好传承和发展,生动证明了“老手艺”也能编织“新梦想”。要坚持统筹规划、保护为主、保用结合,有效挖掘文物蕴含的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用市场化理念加以转化利用,切实形成“保护-传承-发展”的良性循环。

【责任编辑:袁瑞,王俊秀】

《闪耀的平凡:青春接力》探访复兴号背后的工程师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1-08-12 20:12:04

邓亚萍:体育是最好的挫折教育

中国慈善家杂志2021-08-12 23:28:55

《密室大逃脱3》收官,寓教于乐又给人温度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1-08-09 13:30:37

九集纪录片《红色甘南》正式上映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1-08-09 17:13:17

毕业后回校见导师 聊起的困惑比论文还多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1-08-05 21: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