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供销”到“供电”,跨行的“背篓”里装了啥?——迁西县延续60年的精神印记
今年5月,81岁的老党员张万兴家门口多了一块“重点服务户”的红标牌,牌子是国网迁西县供电公司“钢铁之魂”共产党员服务队挂的。每次进出看到它,老人都觉得挺光荣,但心里却琢磨着:“没想到我一个供销人竟成了供电人的服务重点,一下跨了行业呀!”
张万兴是迁西县的“老供销”,曾经在洒河桥供销社工作,是“背篓精神”的亲历者。“背货篓爬大山,一人辛苦万人甜”,年轻时,张万兴曾把背篓的故事讲了无数遍。
大山深处的“背篓”
迁西县洒河桥公社(当年的名称)地处长城脚下、滦河西岸,南北长15公里、东西宽7.5公里。这里山高水险、交通不便,进村出村都是崎岖的山路,根本不通车,群众买难卖难是大问题。
洒河桥供销社当时有130名干部职工,担负着全公社18个大队、72个生产队、2500多户、11000多口人的生活生产资料供应和农副产品收购工作。上世纪60年代,为了改变群众买难卖难的状况,主任张绍庭带领赵海芹、顾树东等走遍了洒河桥的山山水水,了解了每个村的实际情况后,喊出了“背货篓爬大山,艰苦练人改造世界观。宁可麻烦千遍,不让百姓一事为难,再苦再累也心甘!”的口号。
说了算,定了干!当赵海芹第一次背着装满货物的背篓翻山越岭来到白塔寨时,小山村一下沸腾了。乡亲们没想到还有这一天:不用起早贪黑跋涉山道,就能在家门口的“背篓”里,买到生活所需的油盐酱醋、烟酒茶糖。每次看到“背篓”,都深深为他们不辞辛劳、想到百姓心坎上的服务精神所感动。
背篓送货的经验很快在各公社推广,供销社成立了下乡工作队,队员们唱着背篓歌,翻山越岭走村串户,为农民送去生活用品、生产资料,收回农民家里的农副产品,72个生产队全都留下了他们的足迹。
这一做法先后被《人民日报》等各级媒体宣传,“勤俭、服务、奉献、开拓”的“背篓精神”在全国叫响。
而在洒河桥地区,还有不背“背篓”的人们,跟“背篓”走的却是同一条道,也走进了千家万户。
老电工的记忆
“针卖根儿,线卖条儿,裁裤衩儿,卖裤腰儿”。说起背篓的故事来,当年在洒河桥电力站工作的韩殿密,这几句“口诀”脱口而出。“印象太深了,忒受老百姓的欢迎!虽然我们不是同行,但他们的做法我们打心里佩服!”70多岁的“老电工”对那段时光记忆很深。
洒河桥地区上世纪60年代开始办电,第一关是埋杆架线,在山区干这活的难度可想而知:人拉肩扛抬拽背,起早贪黑午不休,目的就是让乡亲们过上“电灯电话”的日子。那时候施工都是住在老百姓家里,睡在农家炕头上,吃着一锅饭、点的一盏灯。电工们也帮着老乡挑水扫院、收秋打柴,跟亲戚朋友一样。冬天山风吹过来,抱着冰冷的线杆,每回都成了“僵人”。然后是骑“洋车子”去抄表收费,一次来回要走近100公里的山路,有一个村要拐86道弯。不管啥时候,只要乡亲们招呼立即就去,夜里栽跟头是常有的事儿。“赶上天晚了,就吃住在老乡家里,啥都没得说,因为老百姓知道你是为了啥!”韩殿密说,“ 其实,我们的电工兜子和背篓是一样的,都装着家国和职责。”
俩孙辈和“红马甲”
97岁的徐俊文是迁西的名人:64年党龄,曾经的洒河桥供销社主任,“背篓精神”的亲历者。虽然上了年纪,可思维和反应还很灵敏,满口的“快递”和“十四五”。前年,他让儿子开车两个多小时重访洒河,专程看望了当年的助手孙继奎。84岁的孙老病后行动不便,语言有了障碍。两位老人一见面就握住双手泪流不止,回忆起“背篓岁月”,觉得能在一起奋斗是人生最美好的纪念。
巧的是他俩的后人同在供电公司,成了同事。徐老的孙子徐长宏现在洒河桥供电所负责营销,孙老的外孙郭乃畅在公司运检部,一个“内”一个“外”,两个孙辈走在前辈路上,实现着心中的梦想。“长宏啊,我对洒河有感情啊!那是我工作过的地方,你得把事干好喽,千万别给我丢脸!”当徐长宏从部队回来,被安排到供电公司,爷爷动情地嘱咐他。那天,长宏开着车在洒河转了好久,此后在岗位上他成了“家门清”和“活地图”。他捧着爷爷的一摞工作日记:“爷爷虽没给我背篓,却给了我精神!让我们弄一个自己的‘电力新背篓’!”但徐俊文告诉长宏:“不管是‘供销’还是‘供电’,目标是一致的,那就是为人民服务!”而90后郭乃畅一入职,姥爷送给他的一张黑白小照片,就被他当成宝物珍藏起来。那是姥爷年轻时的工作场景:面带微笑卖花布。乃畅知道老人语言不便了,可用意却在不言中。每当公司共产党员服务队有活动,徐长宏和郭乃畅都会穿上“红马甲”,冲在服务一线。
在迁西供电公司,“红马甲”的精神感染着每一个人,而且已经把“急、难、险、重”服务扩展到新技术的应用,并延伸到不同领域。东莲花院供电所所辖的凤凰山524线路担负着国家级田园综合体项目——“花乡果巷”的供电任务,对线路供电可靠性的高要求不言而喻。他俩和同事们在做好线路日常巡视检修的同时,开动脑筋,在唐山地区率先开展“就地型馈线自动化”技术改造,确保最大限度缩小故障停电范围,精准定位故障点,抢修效率和供电可靠性大幅提升,“花乡果巷”项目业主和当地老百姓送来了锦旗。现在,他们又有了新目标:构建专业化服务新生态,做国民经济保障者;发挥智能化服务新优势,做能源革命践行者;集聚亲情化服务新动能,做美好生活服务者。
如今,“红马甲”已经成为栗乡流动的风景,也为“背篓精神”注入了全新内涵。不同时代不同行业的两代人,面对百姓的时候,除了血脉亲情力量,就是信念和精神的传承。
“这也是我们年轻一辈的责任!”郭乃畅说。
寻那条山间小路
今年的“五四”青年节,两张50多年前的黑白照片引起了迁西公司团员青年的关注。那是一场雪后“背篓”出行的记录,其中一张照片的主人公是赵海芹和叶桂枝,她们背着装满货物的背篓走在山间小路上。大家决定去寻找那条小路,作为“学党史”活动中传承“红色基因”的实践活动。团支部书记周艳红和几位同事拿着照片来到了洒河桥供电所,“这就是白塔寨和车道峪之间的那道山岗,我们巡线常走的地儿!”赵明强一眼就认出了那条小路。如今,新修的柏油路宽阔顺畅,小路上方飞架的银线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团员青年们带着敬重走上这条“背篓”路,实地经历一场跨越50年的精神对话。
作为叶桂枝的侄女,叶芳在唐山供电系统的共产党员服务队中是唯一的女队长,她带领130多人的服务队开展志愿服务,打出了响亮的品牌,被评为国网公司四星级共产党员服务队、冀北公司十佳共产党员服务队、唐山市先进志愿服务组织。田间地头春种秋收,逢年过节社区慰问,组织抗疫深入一线……叶芳很有姑姑那种不服输、不怕苦的劲儿。
在车道峪村,一提起“背篓”,72岁的村民张国义赞不绝口:“那时候挣工分,不舍得请假去买东西,多亏了供销社的同志们。”他还清楚地记得赵海芹的样子,“谁家需要啥告诉她,下回准给带过来!”自己送给心上人的蓝格子袄、孝敬老丈人的好酒“一滴香”,都是“背篓”送来的。“现在忒需要这种精神,人家供电人的做法跟那会儿的‘背篓’一样,不管刮风下雨,总是随叫随到,啥时候都为百姓着想!”张国义说:老百姓心中有杆秤。
当聆听着背篓的故事踏上这条小路的时候,团员青年们才真正懂得“背篓精神”的时代价值,觉得它是践行“人民电业为人民”宗旨,编织“电力新背篓”,打造企业“文化品牌”的精神火种。
“我们还要在这儿立一块牌子,告诉人们记住这条‘背篓小路’!”周艳红一指那道山梁。
【采访手记】
绿水青山间的心灵五线谱
葛昌秋
在迁西农村,“背篓”不是啥稀罕物。
其实它就是北方百姓们熟悉的、普通的背筐,可以称得上是司空见惯熟视无睹。可就是这个小小的“背篓”,却在共和国的历史上“背出”了一段不寻常的风采,“背出”了一个响当当的“品牌”,“背出”了一种感人至深的时代精神。
就这么一个平常的生活用品,却有着如此的魅力,当“背篓”背在了供销人的肩头,就成了一种精神的象征,而且几十年里历久弥新,成为独特的文明风尚。
时至今日,到了小康时代,那个小小的“背篓”还有吗?里面又装了啥?现在过时了吗?还有价值吗?
今年4月,当再次走进迁西,在绿水青山间去寻访“背篓”的时候,脑海里还有不少疑问,心里仍是个问号。
那些日子里,在洒河的山道和小河边,在白塔寨、车道峪村民的炕头上,在老供销人的生活区,在老供电人的小院里,在一个个栗园的树荫下,聆听耄耋老党员讲述过去的经历,欣赏一本本荣誉证书,翻阅一张张老照片,再看看一块块“重点服务户”的红标牌……寻访山间“背篓路”,听年轻的供电人与“背篓”的亲情故事,了解他们与百姓的交往和服务,那一刻仿佛看到了他们肩头上的“新背篓”。
而此时的“背篓”,虽然没有农用物资和生活用品,却延续了一种精神,诠释了“新背篓”的时代内涵,演绎着心灵的五线谱。“背篓”真的不简单,是一个伟大的壮举。
此时的采访,不仅是一个夙愿,也是一次磨练。走进大山,融入绿色中,坐在农家院,面对乡亲们,每个亲历者的讲述,都是一次清心、醒目、励志、壮行的震撼,是一次赓续精神的过程。
当在资料室里查找老报纸,从报道中去寻找“背篓”的时候,才更加深刻地感知到“背篓精神”,认识到了传承的重要意义!
“背篓”是时代的印迹。伴随着共和国的脚步,鼓足干劲,艰苦奋斗,目的是建设富强的祖国,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一切从实际出发,听从党的指挥,是忠诚,也是爱国。
“背篓”是文化的滋养。深厚的地域文化底蕴,简单朴素的表达方式,构建起人与人之间和谐友善的关系,供需双方诚实守信,不仅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写照。
“背篓”是真情的凝聚。情源于心而体现在行为,是一种活力和追求。执着和热情,投身山村化作乡情友情,百姓必记在心里。对工作、对生活、对社会,几代人的亲情传递,生生不息。
“背篓”是职业的担当。走过山山水水,走进千家万户,心系千家万户。爱岗敬业,把百姓的事情办好,不畏艰难苦干实干,这就是职业操守。供销人是这样,供电人也如此。
“背篓”是信念的力量。坚定的信念,必有高尚的情操,必有无穷的干劲。秉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把百姓的需求作为努力的方向,就没有人民不满意的事情。
从经历到回望,从贫穷到小康;从凭票到电商,从本职到跨行。时代变了,“背篓”也变了。但无论是在“供销”,还是在“供电”,其精神没变。特别是在学习中国共产党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深悟伟大建党精神的时候,我们再细细品味“背篓”,在乡村振兴中多办实事,这就是明理、增信、崇德、力行的优秀答卷。这就是初心。
图片摄影:葛昌秋(老照片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