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年永宝”,何以永保万年?
唐高祖李渊的玄孙女、公主李倕精美的冠饰。
圆明园马首铜像。
脱水定型后的竹简。
现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的《玄武图》壁画。
正在首都博物馆展出的“万年永宝—中国馆藏文物保护成果展”,汇集了全国10个省市、23家文博单位的50余件(套)文物及相关辅助展品,其中不乏国之重器,也有近年来重要的考古发现,还有通过科学研究复原的精美复原件。
走进此次展览现场,便会有这样强烈的感觉——你看到的精美文物背后,是修复者的匠人匠心;你看不到的,是一个国家科技力量的保驾护航。
冠饰:吉光片羽,复原盛唐气象
展厅里,一套繁复华丽的冠饰引人驻足——唐开元二十四年,唐高祖李渊的玄孙女、25岁的公主李倕病逝;1200多年后,头戴一套精美冠饰的她被考古工作者发现。但千年土封,珠宝蒙尘。冠饰上的丝线已朽坏,金属部分则扭曲变形,不复昔日光彩。
冠饰有多精巧华丽,提取复原就有多复杂纠结。文物修复工作者将包裹在土里的冠饰分为数个平层,每清理一层,就组装一层。整个冠饰材质近20种,零散构件500余件,每一次拼接都需要考虑良久。
今天,唐代公主至死不离的爱物陈列于展厅的“C”位。一鳞鳞吉光片羽,终复原出盛唐气象。
马首: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
2020 年 12 月 1日,马首铜像正式回归圆明园,成为第一件回归圆明园的海外重要文物。
圆明园兽首铜像举世闻名,但,你知道它内部是什么样子的吗?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文物工作者利用X射线成像仪器和荧光光谱仪,给马首进行“全身检查”,许多秘密才首次揭晓。
检查结果显示,马首通体采用失蜡法一次铸造而成,其颈部、脸部以及眼睛、耳部、嘴和舌头无分铸或焊接,马首顶部的鬃毛更是纤毫毕现。
圆明园兽首为何至今仍光亮如新?荧光光谱仪告诉我们,马首铜像材质为纯度98%以上的红铜,所以色彩深沉厚重,经年辗转而不锈蚀。可以说,马首铜像的活灵活现,归功于精湛纯熟的技艺。
竹简:是谁给了我识读你的眼?
江西南昌西汉海昏侯墓出土5200余枚竹简木牍,其中的《论语》为失传1800余年的《齐论》,是迄今为止发现的《论语》最早抄本。埋藏千年的竹简字迹漫漶,许多古文专家花费一辈子也识读不了几支。幸好,红外线成像技术为我们提供了另一双“眼睛”。
利用波长700至1300纳米范围内红外光具有一定穿透性的原理,竹简上的墨迹与其他材质可被分别辨析,电脑再将这些数据整理成图像。
还有一些竹简,因为长期在古墓中泡水,一旦脱水就会变得皱缩,造成损坏。材料科学此时大显身手。文物修复专家发现,出土饱水竹简干缩变形后,可以采用表面活性剂和生物碱进行溶胀复形。竹简内部干缩变小的空隙结构被新材料填满后,竹简上的文字笔画便得以舒展,且对字迹无损伤。
针对饱水竹简糟朽严重、自然干燥即造成其损毁的问题,文物修复专家会用“复合乙二醛脱水技术”“乙醇-十六醇填充脱水技术”置换竹简中的水分,达到脱水定型的目的。
就这样,古老的文字显出原形,古人的密码一一破解。
壁画:千年的“乱码”,它来解开
现藏于陕西历史博物馆的《玄武图》是从唐代韩休墓出土的一幅壁画。
你可能想不到,这幅壁画被发现时,是这样的:《玄武图》绘制于韩休墓墓室北壁,发现时已被严重盗扰,百余块壁画残块散落在地,乍一看,和我们在路边见到的墙皮没什么区别。
千年的“乱码”谁能解开?人工智能成为“拼图大师”。文物工作者通过高清扫描设备和高光谱对画面进行信息采集,对现场拾取的壁画残块进行计算机人工智能辅助拼接和人工拼对,同时在壁画修复中尝试使用新型纳米材料,最终完成壁画的复原性修复。修复完成的《玄武图》中,龟蛇缠斗、怒目圆睁、腾云驾雾,观者无不折服。
“干货”满满的展览,开幕两个多月以来让首都博物馆一票难求。近日,该展览正式推出线上版本,大家足不出户,即可在“云端”享受一场永不落幕的文化盛宴。
窥斑见豹。一场“万年永宝”展,让我们见证了我国馆藏文物保护事业取得 的 长 足 进步。文物保护工作已从传统到科学、从零散到规模、从合作到共赢。正确的理念、先进的技术、持续的投入、社会的关注,共同促成“万年永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