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遍南京城乡 钩沉厚重历史

南京晓庄学院学子:在100处红色印迹中完整感悟红色信仰

作者: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川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1年07月29日

    从3月1日至7月1日,100处南京红色印迹、100期党史专题微信、一张红色印迹地图、一本红色印迹书籍,这是属于南京晓庄学院青年学子红色实践调研的一段故事。他们用自己的脚步开启党史学习之旅,用所见所闻所悟将先烈事迹铭记。

    故事从一场热烈的讨论开始。在2月末寒假结束返校第一天,南京晓庄学院环境科学学院部分青年教师与青年学子围绕如何结合建党百年主题与地理专业特色开展工作进行讨论。

    “南京红色资源有哪些?”一位教师的随口一问,令在场学生几乎面面相觑。除了雨花台、梅园新村、渡江胜利纪念馆等知晓度大的一些红色地标外,对其他知之甚少,而南京从大革命时期,一直到解放战争时期,便留存了大量的红色遗迹。

    学习党史,青年学子要从身边红色历史开始,更要走出去,实地感悟先辈事迹。环境科学学院党委书记段海宝说:“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围绕专业特色,做好品牌创建。通过走访实践,挖掘了解红色印迹背后的革命故事,让学生切身受教、受益。”

    讨论会后不久,南京晓庄学院环境科学学院“学红史、寻红迹”实践调研团正式宣布成立。

    40天时间,实地走访100处南京红色印迹

    100处红色印迹,是团队从南京已经公布的164处红色印迹中精心比较、挑选出来的。

    红色印迹的特征是什么?范围如何界定?南京是否存有那么多的红色印迹?最初,团队带着疑问,围绕红色印迹提出了很多问题。

    “南京作为民国时期首都,见证了近代史上诸多重要时刻,而且曾经有那么多革命先辈在这里工作、战斗、生活,甚至牺牲在这片土地上,关于他们的红色印迹肯定超过100处了。”经过一番讨论,团队统一意见,并开始付诸行动,搜集、挑选红色印迹。

    在选定红色印迹的最初一周里,每天忙碌到深夜2点,是团队的工作常态。这是一项繁冗而精细的工作,“100个红色印迹要具有一定知名度、代表性,要兼具大革命时期、土地革命时期、抗日战争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而且在地理空间分布上还要尽可能方便团队寻访调研。”团队指导教师陈自来说。

    2月26日,100个红色印迹初步选定,并开始着手搜集资料素材,拟定系统而现实的寻访计划。

    4月1日,团队40余位青年党员、团员代表开启了线下走访祭扫的第一站——方山烈士公墓。

    方山烈士公墓距离南京晓庄学院仅1.5公里,步行20分钟即可抵达。但是,对于很多晓庄学院学子而言,他们并不知道在离学校这么近的地方还有一处烈士公墓。

    方山海拔仅100米,在其东南山腰草木掩映中,坐落着一座简陋而肃穆的公墓。公墓林荫环绕,墓石斑驳,黑石漫地,长眠着马金牛、郑德胜两位烈士。70多年前的抗战时期,两位烈士均牺牲于抗日战争中,马金牛烈士牺牲时年仅19岁。

    细雨迷濛中,团队成员韩婧柔用准备好的毛巾,特意清理了烈士墓碑上的尘土。“两位先烈不怕牺牲、视死如归的革命情怀,是对我们当代青年最好的党史教育。”韩婧柔说。

    团队成员林恩成是在实地走访中才了解到南京第一个党组织诞生地所在位置的。

    1927年12月4日,中共南京市委在当地浦镇附近的小山上,召开第一次代表大会,大会共有代表25人出席。会议确定把武装暴动作为当时工作重点,并选举出13名中共南京市委委员和4名候补委员,其中,史砚芬兼任团市委书记。

    因为地处偏远,加之年久失修,当年的中共南京一大会址早已踪迹难寻,所在地成了一片建筑工地,围着蓝色隔板。透过隔板缝隙,团队努力搜索着90多年前的痕迹。

    距离中共南京一大会址不远的地方,则是南京工运纪念馆所在地。这是一幢始建于清末民初的青砖小瓦民居式建筑,原为浴室。

    中华工会、南京市第一个党支部均在此成立。1923年,我党早期工人运动领袖王荷波来此开展工人运动,组织指挥了两浦铁路工人“二七”大罢工,有力声援了京汉铁路工人“二七”大罢工。

    寻访时,团队遇到了一位有着50余年党龄的老党员。老人作为临时向导,为团队详细介绍了关于工运纪念馆的峥嵘往事。林恩成说,从老人身上和言谈中散发而出的那份作为一名党员的自豪和荣耀,令他感触颇深,也更加坚定了他入党的决心。

    从方山烈士公墓到南京工运纪念馆,从横山县抗日民主政府旧址到雨花台烈士陵园……在从4月到5月的40天时间里,环境科学学院组织动员了全院四个年级30多个团支部,共1500余人次参与实地走访,去切身体会感悟革命先辈一寸山河一寸热血的红色信仰。

    100期专题微信,100万阅读量

    在走访100处红色印迹的基础上,晓庄学院青年学子寻找更多的途径渠道来加深收获、分享收获。以100处红色印迹为基础制作的100期党史专题微信便是其中之一。

    3月1日,环境科学学院公众号“青春环科”正式推送了“ ‘晓’说党史,‘环’说红迹”第一期微信。第一期微信有些“特殊”,它并没有选取既定的南京本地红色故事,而是将镜头瞄向了上海兴业路76号、嘉兴南湖红船——中国共产党诞生地。

    “在迎接中国共产党诞生100周年之际,100期的首期内容以中国共产党诞生地为主,再合适不过,也是我们制作100期党史专题微信的初心所在。”段海宝说。

    100期序幕由此拉开!3月2日第二期,团队推送南京工运纪念馆,3月3日第三期,团队推送中共南京地方执行委员会机关驻地遗址,3月4日第四期,团队推送大纱帽巷10号……

    有了实地走访的直观印象,再通过一篇篇文字、一段段讲述,一个个先辈人物、一桩桩革命往事鲜活地呈现在青年学子面前。

    环境科学学院学生翟悦桦参与了实地走访,并在团队里负责文字审稿工作,从一篇篇递交上来的初稿中,她负责审核革命史实、校对文字信息、删减冗余文字,将每篇文字稿最后校订在1500字左右,并通过权威查证确保史实无误。

    翟悦桦说,审稿是整个栏目制作至为关键的一环。一篇稿件往往要经过2个小时的认真打磨,再经过1.5个小时的最终审核才能最终定稿。“在一些缺少革命故事的红色遗址中,我们会链接相关革命人物的故事,以丰富稿件,令大家印象深刻。”

    通过查询、校对一些革命先辈故事,原来陌生、模糊而又遥远的革命先辈在翟悦桦眼前、心间逐渐鲜活、清晰起来。“原来他们身上有着那么英勇、壮烈的选择与牺牲,那么伟大而深厚的家国情怀。”翟悦桦被深深震撼到了。

    实地走访中,大纱帽巷10号便是令团队青年学子印象深刻的地方之一。这里曾是中共南京地方执行委员会联络点之一,也是中共南京党组织第一次遭到大破坏的地方。而今,大纱帽巷10号已在20世纪90年代城市改造中拆除,原址处已建成民居。

    据统计,从1927年至1934年间,中共南京党组织曾遭受8次重大破坏,8次在险恶的白色恐怖中心艰难重建。其中,有6任党组织负责人壮烈牺牲。

    在团队“草台班子”的坚持下,从3月1日之后,主要聚焦南京地方红色印迹的100期党史专题微信陆续推出。7月1日,在建党百年华诞这一天,“青春环科”推出第100期——渡江胜利纪念馆。

    实地走访过程中,在特定节日时刻,团队还结合具体时间推送特定主题微信。例如,3月8日国际妇女节,微信推送东王三烈士墓,讲述晓庄师范女英雄姚爱兰的革命故事;3月15日,在晓庄学院校庆日,由校友讲述晓庄革命烈士纪念碑;4月4日清明节,由学院党委书记段海宝讲述雨花台烈士陵园;5月4日青年节,由校团委书记邓琦讲述14岁共青团员何仿采风《茉莉花》的故事……

    在“‘晓’说党史,‘环’说红迹”主题微信制作、推送过程中,共有晓庄学院各部门46位党员老师、54位青年学子参与音频录制,迄今在校内外已有超过100万阅读量。

    一张红色印迹地图,一本红色印迹书籍

    一张涵盖南京100处红色印迹的“地图”,左边是从1到100排列着100个红色地名,右边是一幅覆盖了南京市11个区的简图,图上插着100面红色小旗,对应着100处红色印迹。

    翟悦桦说,团队从走访伊始就要求结合所在院系地理专业特色,对所有红色印迹的经纬度进行精准标注,并在南京地图上进行明确标注,最终形成一张红色印迹的地理分布图。

    这张地图简明扼要、直观形象地展示了南京100处红色印迹的位置。在环境科学学院党委副书记王小雷看来,将思政教育融入到专业课教学中,是他们现阶段和接下来开发课程、开展教学的一个思路和方向,这次寻访红色印迹便是一次成功的实践。

    为了让更多晓庄学院学子和校外青年能从这次调研走访中分享收获,团队计划将100处红色印迹的音频、文字、图片、位置等内容整理做成一个二维码,并分享到网上,只要扫码就能打开并关注到任何一处红色印迹,聆听、阅读关于其背后的革命故事。

    团队还专门将南京100处红色印迹编辑成册、印刷成《南京红色印迹100例》文集,全书8万余字,作为实践成果深化收获并分享给身边的人,引导他们能够按图寻迹,去走一走自己希望去感悟的先辈战斗过的地方。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川 来源:中国青年报

“理想与你皆耀眼”,纪录电影《大学》首映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1-07-07 12:37:36

西安兴庆宫公园“升级”迎客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1-07-06 20:58:34

首套浮雕触感邮资明信片在福州发布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1-07-06 20:42:56

像胡杨一样守望南疆|中国吸引力•蓝焰力量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1-06-09 14:20:35

石竟男:兴趣是不会说谎的 | 悦读有YOUNG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1-06-08 13:39:27

《空巢》:带着伤口,讲述老为何物

新民晚报2021-06-07 10:0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