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频道 > 热点 > 视频
相关推荐

当《觉醒年代》主创人员齐聚北大红楼,他们会与百年前的觉醒者有怎样的对话

2021-07-27 作者:王喆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王喆 当曾经工作过的场景重现眼前,将是怎样一种感受?近日,电视剧《觉醒年代》的制片、导演、编剧和演员们,一起来到位于北京东城区五四大街29号的北京大学红楼,参观“光辉伟业 红色序章——北大红楼与中国共产党早起北京革命活动主题展”,重温那段永远值得铭记的峥嵘岁月。 穿越时空,在历史与现实中回溯与展望 “真的一模一样。”当主创人员踏入红楼,说得最多的是这样的感慨。北大红楼作为新文化运动的中心、五四运动的策源地,是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革命活动的重要场所。而在电视剧《觉醒年代》中,北大红楼的元素多次出现,是剧中最重要的一个戏剧场景。 导演张永新介绍道,为了让观众看到最真实的红楼,当时剧组在横店影视基地按照1:1.2的比例原貌复建了一座红楼,期间还多次来到这里进行实地测量。“我看到这里的一砖一瓦,都能想起当初我们每一个房间、每一场戏是怎么拍的,有一种他乡遇故知的感觉。” 走进一楼的图书馆主任室,如果仔细观察你会发现,这个房间里的地板虽然很干净,但每块地板的边缘都会留下一些斑驳的小瑕疵。据解说员解释,现在参观者们脚下踩的每一块地板,都是百年前李大钊先生走过的。 在这个房间里,张永新想起了剧中的一个场景。在电视剧中,有一个陈延年、陈乔年烈士看向摄影机微笑的镜头,这是主创人员的一个设计。但拍摄时演员问了这么一个问题:我们应该看向谁而笑、为何而笑? 张永新至今还清晰地记得他这这样回答的:“你们应该因看到百年以后的我们而笑。因百年后祖国的强大、人民的富裕安康而笑。” 当演员们转换身份又一次回到北大红楼,既是与自己在剧中所饰演的角色的对话,也是与革命先辈们的交流。在《觉醒年代》中饰演李大钊夫人赵纫兰的演员刘琳是第一次来到北大红楼,她说:“踏进这里,能更深刻地感受到革命先辈的那种澎湃的激情。我一想到这是100年前他们曾经工作、活动、战斗过的地方,就觉得好像又把自己放到了历史长廊当中。他们作为那个年代最早的觉醒者,站在时代的前列发出最强的呐喊的声音,我真的是挺激动的。” 在这里,参观者可以看到全部63期《新青年》杂志、多版本《共产党宣言》、全套《共产党》月刊等珍贵史料。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党委书记、馆长罗存康介绍说,相较于以往的展览,本次展览文献史料非常多,它打破了观众看展览主要看实物,忽视档案、文献、文字的固有认知。 在剧中饰演周恩来的演员夏德俊,特别提到了自己对展览中看到的印错字的《共产党宣言》、《新青年》,以及很多以前的报刊资料印象深刻。他觉得这些鲜活的历史资料,让他深刻地理解了为什么这里是新文化运动的摇篮,为什么能够成为五四运动的策源地。 红楼三层的第二阅览室,曾经是毛泽东主席担任图书馆书记时工作过的地方,在这里,参观者可以看到在桌子上整齐摆放的一摞摞报纸。看到这个熟悉的场景,饰演毛泽东的演员侯京健与饰演李大钊的演员张桐忍不住现场“飙戏”,短短几分钟的时间,他们通过相互之间台词的碰撞重现了剧中情节。 罗存康说:“这一次我们发现,这些文献、档案、文字版是最具精神内涵的,虽然之前也有担心,但实践证明,观众还是喜欢的。我们通过将观众直接带进历史的现场,让文物说话,用史实说话,让观众身临其境地与先辈对话,从而更直观地感悟我们的革命精神、建党精神。” 没想到能在年轻人心中“一战封神” 《觉醒年代》第一次播出后让很多年轻人产生了不小的“追剧后遗症”。有人忍不住“二刷”“三刷”,有人千里迢迢跑到北大红楼参观打卡…… 对此,《觉醒年代》的总制片人刘国华直言,这是一部有门槛的电视剧,之前还曾担心观众会因为看不懂而弃剧,现在能收获这么多年轻人的喜爱,确实有点出乎意料。 但同时他也提到,因为在整个创作过程当中,主创团队把所有的能调动、能考据的、能在片中在表达的,能想到的他们都去做了,所以对电视剧的播出也是有信心的。刘国华把这总结为“一点笨功夫”。 另外,《觉醒时代》的成功,离不开主创团队在整个创作和制作过程中始终对“守正创新”的坚持。所谓“守正”,就是在尊重历史的基础上,严守艺术创作的规律,不吝于在细节上下功夫;“创新”则表现在,一方面尝试运用版画等一些新的历史表达方式,还原年代气息,传达出一些新的美学理念和观点,另一方面,通过一些有传统的写意和留白处理,尊重新时代青年的表达方式。 《觉醒年代》的编剧,同时也是原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副秘书长的龙平平最近有一些“困扰”,他说,“前几天去上海开会,我一老头让人家包围,要合影拍照”,也第一次知道了“催更”“yyds”的意思,看弹幕看得头晕…… 现在通过《觉醒年代》,北大红楼终于得到了它应有的位置,不仅是年轻人,它让更多的人了解了这个可以称得上真正是我们中国近代史上、共产党的历史上第一座丰碑的地方。 北大红楼正在成为一块庚续红色精神的磁石。罗存康觉得,北大红楼展之所以能够收获这么多青年人的喜爱和追捧,离不开展览本身所具有的极强的历史性、时代性和思想性。另外,现代年轻人和观众对于精神生活的追求不应再被低估。 据悉,北大红楼自6月29日开放至今,共计接待团体608批次,近30000人入馆参观。今年8月1日,还将开通个人预约通道,观众可以通过中国共产党早期北京革命活动纪念馆微信公众号进行预约。

【责任编辑:刘世昕】
红楼
分享:

“理想与你皆耀眼”,纪录电影《大学》首映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1-07-07 12:37:36

西安兴庆宫公园“升级”迎客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1-07-06 20:58:34

首套浮雕触感邮资明信片在福州发布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1-07-06 20:42:56

像胡杨一样守望南疆|中国吸引力•蓝焰力量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1-06-09 14:20:35

石竟男:兴趣是不会说谎的 | 悦读有YOUNG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1-06-08 13:39:27

《空巢》:带着伤口,讲述老为何物

新民晚报2021-06-07 10:07: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