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省市新高考落地:志愿怎么填
6月10日,随着北京、海南等地结束地理科目考试,2021全国高考正式落下帷幕。截至目前,安徽、河南、湖南已经公布消息:6月下旬起,可查询录取控制分数线和考生成绩。
届时,1078万考生及其家长,又将面临另一个考验——志愿填报。特别是今年新增8个省份实施新高考,全部采用“3+1+2”模式,不再分文理科,在志愿设置和录取规则上出现较大调整,志愿填报变得颇为复杂。
七分考,三分报。今年志愿填报的规则是什么?怎样掌握填报志愿技巧,合理规避风险,提高录取率呢?记者对此采访了相关专家,给考生和家长支招。
首次实施新高考省市:志愿填报难度大
今年,广东、福建、江苏、河北、辽宁、湖北、湖南和重庆8个省市首次实施新高考。
这些省市合并本科第一批、本科第二批,不分文理科,按照普通类、艺术类、体育类分类公布招生计划。招生计划将按照历史科目组合、物理科目组合分别编制。
“与传统高考模式相比,新高考落地后,对成绩、排位等分析和处理具有不同特点,过去一些有效的方法可能就不实用了。”华中师范大学测量与评价中心主任胡向东提醒,今年是八省市新高考的第一年,报考难度更大,考生和家长要“慎之又慎”。
与传统高考相比,新高考志愿填报方式有什么不一样?
目前,新高考省市志愿填报与录取投档方式分为两种。
一种是以“院校专业组”为单位,进行平行志愿投档录取,一个“院校专业组”即为一个志愿;湖北、广东、江苏、湖南、福建均采取这一方式。
另一种以“1个专业(类)+1个学校”为一个志愿,进行平行志愿投档录取,采用该投档方式的省市包括河北、重庆、辽宁。
“不可直接套用传统高考模式的录取分数线。”胡向东分析,八省市新高考再选科目实行赋分制,高考分数的分布会不同以往,高校录取又以院校专业组(或专业)为单位,“录取线也会发生变化,直接套用会产生定位不准。”
“不可直接对照传统高考模式的‘一分一段表’。”胡向东说,八省市采用“3+1+2”科目设置,会根据首选科目物理、历史对考生分别排序。这与传统高考文理分科排列相似,但因为考生还有2门再选科目不同,首选物理或历史的考生数量不等同于过去理科或文科的数量,因此分数排序又有不同,“直接套用过去文理科排序也会掉坑,要根据上述不同进行科学的换算”。
“不可直接将一所高校的所有专业都视为同一层次的专业。”传统高考是按院校投档,一所大学有文科和理科两条录取线,校线上再分专业线,专业线差往往并不太大;新高考是按院校专业组(或专业)投档,一所大学设多少个专业组(专业)就会有多少条分数线。胡向东分析,“这些录取线之间可能差距较大,过去的文理两条线的参考价值发生了变化,考生和家长也应充分认识到这一点。”
志愿数量激增,考虑采用“位次参考法”
相比往年,首次新高考省市普通批次设置的志愿数量明显增加:院校专业组志愿数量有40个或45个;而专业平行志愿能填100个左右。其中,河北和重庆最少,可填96个;辽宁最多,可填112个。
首次新高考省市考生没有可供直接参考的内容,那考生该如何填报志愿呢?
陕西师范大学招生办主任辛向仁指出,对学生和家长来说,“3+1+2”模式新高考第一年,但无论如何总得想办法找些参考数据。
“总体原则还是考虑采用位次参考法。具体要考虑对比几个数据,大概看一下趋势。去年的文理总人数(文科人数、理科人数),文理总计划(文科计划、理科计划)招生计划;今年考试总人数、物理首选和历史首选总人数,以及首选历史、物理的计划数;看去年和今年的各项数据的变化幅度大不?相差较大,位次定位时就把幅度再调大点;相差不大,参考性就会更有价值一些。”辛向仁举例。
采取这一比对方法进行定位核心是“需要考虑两年数据变化幅度问题”。在辛向仁看来,由于包含物理和历史两个科目的选科组合方式共有12种,且目前部分省市并未公布选考人数情况,再加之高校选考科目的不尽相同等因素,实际情况很可能会打破以往文理科考生比例,所以不能简单地认定其与文理科划线方式相同。他建议,“筛选出目标后填报时最主要还是要将院校专业组或专业院校一定要拉开梯度,平行志愿的冲、稳、保、垫原则一定要把握好。”
胡向东建议,考生要综合明确自身分数定位,做到“知己”;了解院校专业组构成、选科要求等,做到“知彼”,再细致对照要求,进行分数与志愿的匹配。“也可以了解已进行新高考新录取省市的做法,以及这些省市考生填报志愿的经验,有目的地进行学习,对自身分数与学校、专业志愿的匹配度进行分析。”
目前,可供参考的是已经实行新高考多年的浙江、上海等地。这些地方考生不分文理、不分批次、按照“必考+选考”的总分进行排序,每个考生取得一个“位次号”。
南京大学副教授孙俊华介绍,在考生的总分相同时,按文化总分、语文数学总分、语文或数学单科成绩等高低依次排序,全部相同者为同位次。
“需要注意的是,位次号是在不分文理、不分批次、分段填报志愿、分段投档录取等规则基础上形成的,位次号不能等同于名次号,使用时一定要注意区分和对比。”孙俊华说,“所以,在志愿填报的过程中,还是要注意锁定高校。”
“在实行新高考多年的地方,目标高校历年录取最低分、平均分所对应的名次号,仍可为考生填报志愿提供大致的定位参考。”孙俊华坦言,“此前出现过一些‘高分低录’的现象,主要是填报的是同一个专业、不同的学校,学校之间的差异过大。”
传统高考省市考生:不要只看分数,还要“知线、知位”
高考成绩出来后,考生最为关心的是总分数。但是辛向仁表示,和总分数一样重要的,还有“一分一段表”,传统高考省市考生填报志愿的第一步,就是要做到“知分、知线、知位”。
“知分知线”即考生要知道自己的分数及各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而“位”指的是考生高考总分在全省同科类考生排位中的对应位置,即“一分一段表”上的位次。
辛向仁介绍,“考生可查找一分一段表,对比自己的位次和各高校往年录取位次。也可以考虑使用一些大数据辅助咨询软件圈定略高于、持平、略低于自己位次的十几所高校,以便缩小范围,重点了解”。
6月8日,甘肃省教育考试院推出志愿填报辅助咨询服务平台。考生可根据“按院校推志愿”“按专业推志愿”两种方式获取志愿参考。该服务平台建议考生,应按照“冲刺型”“稳妥型”“保底型”分别填报3个志愿,共9个平行志愿。
此外,教育部阳光高考平台也推出了高考填报志愿综合参考系统。该系统显示,“可通过基于大数据分析”,根据考生预估的高考分数或位次,模拟筛选高校及专业,“为考生填报志愿提供参考”。
选择学校和专业:结合兴趣爱好和职业规划
不管是新高考还是传统高考,对于所有考生来说,在选择学校和专业上,该如何考虑?
“高考志愿填报要基于对一定时期的人生规划作出选择,首先需要明确个人兴趣爱好,提早规划职业生涯。”孙俊华说。匹配自己兴趣、分数条件和家庭条件的学校和专业是最优解。
目前,一些网站和软件推出了考生性格和兴趣测试,以便推荐专业和职业规划。但是,孙俊华提醒考生,对于通过性格测试推荐专业等网络服务,需要慎重对待。“考生的兴趣还处于发展的过程中,测试结果对于未来的参考性如何,有待商榷”。
“考了什么样的分数,在省内排名有多高,能读什么样的学校、专业,基本与多年来该位次考生的整体录取情况相一致。”胡向东提醒考生和家长,“不要听信商业机构的宣传,通过他们所谓的指导,占到便宜。”
填报高考志愿时,还需注意哪些问题?
“在了解目标院校的具体情况方面,要用好《招生章程》和学校《报考指南》这两个重要文件依据。”辛向仁提醒考生,学校的这些材料中通常涵盖学校层次、专业设置,今年招生计划、招生专业等情况,“有无专业级差、调剂政策、有无单科要求、身体状况等方面的要求,也值得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