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化中国 >正文

儿童节·专访丨绘本界“宝藏奶奶”蔡皋:一生都沐浴在童年的融融光辉中

作者:张杰 来源:封面新闻2021年06月01日

可能有的人不知道蔡皋,但是如果你关注中国原创绘本,这个名字可是大名鼎鼎。她可是中国原创绘本发展史上的先驱和拓荒性人物,被读者们亲切地称为绘本界“宝藏奶奶”、“中国原创绘本第一人”。

蔡皋

她画的“桃花源”被收入日本国文教科书

1993年,蔡皋根据《聊斋》里一则故事《贾儿》改编绘成的《荒原狐精》(后改名《宝儿》)获得布拉迪斯拉发国际插画双年展(BIB)“金苹果”奖,成为获得该奖项的中国第一人。

2001年,蔡皋的另外一本绘本《桃花源的故事》再次引起国际上的关注。这部作品由蔡皋绘制,由“日本图画书之父”松居直改编文字故事,曾在日本巡回展出,先由日本福音馆出版,后来,这些插图收入了日本国文教科书,原作则被日本东京木城绘本之乡美术馆收藏。

《花木兰》在2014年获得首届“陈伯吹国际儿童文学奖”年度图书(绘本)奖。此外,她还有《孟姜女》《火城》《一蔸雨水一蔸禾》等深具中国传统文化之美的绘本作品,口碑甚高。

在B站上的高分人文纪录片《但是还有书籍》中,蔡皋是其中一集的主角,她身居闹市,仍然在屋顶布置出世外桃源一样的居所,这样的绘本大家身份很受年轻人的钦佩。

蔡皋作品

2021年4月,75岁的蔡皋对《宝儿》《桃花源的故事》《花木兰》进行全面修订,以“蔡皋经典中国绘本”之名,由中南博集天卷旗下童书品牌小博集推出,恰逢《宝儿》出版30周年,《桃花源的故事》出版20周年,蔡皋说,“一切皆有时。”

此外,蔡皋还用中国传统的文人艺术经折装方式创作绘本。2020年12月,蔡皋的经折装绘本系列“记得当时年纪小”,被乐府文化推出面世。包括一册童年自述《底色》,两册童谣绘本《月亮粑粑》《月亮走,我也走》,三册无字书《记得》《好风轻轻》《我们的故事》。

这些作品,是蔡皋最真实的生活瞬间,蕴含了最纯粹的民间题材,记录着最美好的童年岁月。刮凉粉,绿豆汁,外婆的秋至胡椒和坛子藠头……如老照片一帧帧,历历在目。《月亮粑粑》和《月亮走,我也走》如外婆手中的针线,拉扯出一千年前的细伢子细妹子唱过的童谣,再现那时光磨洗过的、软糯香甜如糍粑的旧时月色。

童年生活过得有腔有调,“有栀子花、茉莉花的异香”

每一个艺术家都有一个童年启蒙人物。蔡皋念念不忘自己的外婆,“我外婆的故事有腔有调,有栀子花、茉莉花的异香,所以我的生活变得有腔有调,且有栀子花、茉莉花的异香。外婆有一肚子故事,那些故事大都属于口头流传。外婆有做不完的针线活,我们亦有听不完的故事。我外婆的故事有腔有调,有栀子花、茉莉花的异香,所以我的生活变得有腔有调,且有栀子花、茉莉花的异香。除了故事,我外婆还会有情有致地安排一家人的生活。她会做甜酒,会做坛子菜,放藠头大蒜的坛子里漂着芝麻,藠头又酸又甜,让人垂涎三尺。有一天,我和我的妹妹们没有节制地偷吃甜酒,大的几个没事,我的小妹则是醉卧床下,找她半天才找到。”

1960年代,蔡皋考入湖南省第一师范学校。学校师资力量强、藏书很丰富。蔡皋在那里读了不少好书。毕业后,她被分配到湖南株洲县最为偏僻的山区太湖小学当一名教师。“山村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在我全是一个好。我的思想境界渐趋明朗,我的生活也日日是好日地好起来。”后来,蔡皋到湖南少年儿童出版社做编辑,开始学着创作、编辑图画书,从而走上了专职创作的道路。

蔡皋说,她所做的是守望童年的工作,“我愿意我的小书像一本本的小船,划到那边去,被小孩子看到,然后去穷其究竟,像追寻桃花源那样,跟图画书一起成长。”2021年六一儿童节来临之前,封面新闻记者电话专访到在长沙的蔡皋。在谈自己的艺术体验、童年生活,对美的感受和对光的捕捉,滔滔不绝,多次说到咳嗽太重才停止。

蔡皋

【对话蔡皋】

如何帮助现代人应对生活中的焦虑、功利化,刚好是我所有艺术想要回答的课题

封面新闻:看您的画作,总能感受到你有着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稚拙,热烈,单纯。你的艺术有着怎样的美学形成过程?

蔡皋:我的艺术创作没有固定模式。我觉得我的艺术主要是来自生命体验。童年给我打下各种各种良好的基础,像源头一样供应着我对意义的追寻,这种追寻看不到终点。在各个年龄阶段,会找到一定的答案。

封面新闻:您多次强调童年给你的艺术带来的丰富滋养。让人再次惊觉童年原来如此重要。

蔡皋:童年我只能感受到美,但是没有意识。那种感觉就像是融融月色,一片一片的,美弥漫开来。我一生都沐浴在这种光辉中,温柔,清凉,清爽的感觉。月亮走,我也走。为什么我就特别喜欢呢,这是后来我才意识到的。

封面新闻:很多年轻人心理压力很大,容易焦虑。如果想在日常、平淡的生活中,寻找到可以慰藉心灵的力量,过一种平静、有意义、有光彩的生活,您有怎样的建议?

蔡皋:如何帮助现代人应对生活中的焦虑、功利化,刚好是我所有艺术想要回答的课题。我为什么愿意画民间故事,这跟我的民间认同有关系。我们都是普通人。我们都应该扎根在民间生活中。 我喜欢民间,民间气象万千。像我的外婆,她有非常健康的生命精神,给了我身体和精神上的强大免疫力。

封面新闻:您画的《桃花源的故事》在艺术上很成功。你是怎么理解桃花源的故事?

蔡皋:渔人的现实生活中,很窘迫。但是,当他看到美好的东西,看到桃花,他就进入审美的诗的生活,被美所吸引,这就是一种超脱,对现实生活的超越。我觉得,在现实生活中,也要有这种超越的精神。我所有的作品,其实都是要画这种超越精神。这种超越,并不是抽象的、惊天动地的那种大超越,而是对平常生活、庸常生活的小超越。

生活中哪有那么多的惊天动地啊。我们都要从寻常事情做起,调动我们的审美超越能动性。渔人就被调动了。在绘本《桃花源的故事》中,我画的雾气蒸腾,一片迷蒙,天水相接。就是想表达,一种很丰沛磅礴的精神。渔人遇到一个“初极狭,才通人”的洞,没有因为害怕而放弃探索。进入真理,中间必然要走一段窄路。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会有一段幽暗不明的时期,要经过窄门,才能豁然开朗,走进光明的一片天。

蔡皋作品

“画桃花源的故事,我借着明媚的桃花之恋光,来照亮我自己。”

封面新闻:您的作品里,就算是有非常鲜艳的色彩,却同时散发一种朴拙之美的气息。

蔡皋:我的艺术审美总体是素朴,跟自然贴合。但青春本身又可以是奢华的,雨水充沛的。就像春天的奢华,大红大紫。非常自然,不做作的无尽美感。艺术,对我来说,就是追问,就是求证。用自己的生命体验去与我们阅读过的那些伟大的作家印证。与安徒生印证, 与屠格涅夫印证,与契诃夫印证。读书的过程就是印证的过程,照镜子的过程。照出我自己是多么微小,照出自己的幽暗。画桃花源的故事,我借着明媚的桃花之恋光,来照亮我自己。

封面新闻:以您的画功,你可以画很多东西,不一定要画主要是给孩子看的图画书。但您执着于图画书,是为什么?

蔡皋:对。我画图画书,主要是想做一点努力:通过自己的方式,让天下的爸爸妈妈醒醒,不要小看传统的力量,不要小看外婆式的口传心授。 要敢于让孩子做独特、丰富 的自我。不要过度追求课业上的高分,而要追求自己给自己生命打高分,做一个多向度的宽阔的人。

现在不少孩子,自学能力差,甚至出现了孩子自杀的案例。我觉得,不能把希望仅仅寄托在教育改革以后,从自己的生活当中,就可以有所改变。比如与孩子一起共读一本书,让家庭的智慧,无形传递下去。而不是家长自己在那打麻将,炒股,却吼着让孩子去读书。

封面新闻:在你长沙的家中阳台,你养了很多花。有一个很美的屋顶花园。

蔡皋:这也是一种实践。就像一本好的图画书,帮助人对美敏感起来。桃花源不是可遇不可求的。但在自己生活的环境中,还是可以知行合一去实践一些。比如种植一些花,近自己所能,去营造一些亲近大自然的机会,养养眼,洗洗心,感受有节奏感的季节。

像追星一样去追那些可以提高生命力的东西

封面新闻:看您的书,会发现您的艺术成就,跟您早年有一个丰富、幸福的童年生活有很大关系。但不得不说,随着时代的变迁,现在的社会跟您的童年所处的时代,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比如城市化生活,比如快节奏等等。包括孩子们的童年也被影响得比较功利化。您如何看待这种情况?在这种情况下,面对这种现实状况,您觉得作为艺术家,可以有所作为的事情是什么?

你曾经在乡下小学教书的经历。看得出,那段时间对你的艺术创作影响也很大。

蔡皋:对。当时我被下派到乡下小学,一开始感觉很屈辱。但是一到了乡下,我被美拯救了。我们那个学校在山区,植被特别茂盛。一下火车,就能看到大片的稻田。我能感觉到类似“远山的呼唤”那种东西。慢慢的,在城市里所遭受的屈辱感,就被消释了。

在学校的时候,除了教书,我还参与种田、盖房子,很多农活我都学会了。所以后来我画《桃花源的故事》时,里面农人耕作的场面,我不需要资料就能画出来。在乡下六年生活的经历,让我意识到,平凡生活中的创造出来的美,最生动,有一种源头食物的清洁之美。

封面新闻:你喜欢阅读怎样的作品?

蔡皋:我喜欢看古典散文,中外小说,俄罗斯文学,也看哲学书,斯宾诺莎,维特根斯坦等等。虽然看不懂,但也能感受到那种思辨的快乐。总体来说,路子很野。我喜欢看张岱、马一浮、钱穆。都是有大智慧,思想集大成的人。他们的作品都是将生命感悟到的知识内化后,写出来的东西。

总体来说,我是一个感受型的人,不是学问型的人。我的读书也是感受性的。虽然没有系统,但是有方向感。我追求那种能提升生命力的,实践出来,内化出来的结晶。这是我要追的,像追星一样去追的东西。

【责任编辑:李丹萍】

薛明:愿你生活常温暖,日子温柔又闪亮 | 悦读有YOUNG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1-05-18 14:18:32

总有一些英雄的故事,触动你的心灵…… | 榜样阅读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1-05-13 15:01:26

快乐阅读与严肃阅读是否永远不能共存?

澎湃新闻2021-05-06 10:15:00

兰州:千架无人机“飞跃”黄河庆祝建党百年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1-05-06 12:29:03

苏州“百名绣娘绣百年”作品发布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1-05-06 09:51:56

《啊摇篮》开播,“一切为了孩子”坚守革命初心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1-05-05 10:48:20

浙江常山上演“YOUYOU音乐节”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1-05-05 23:38: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