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青·声音 >正文

暖评

在别人的荒漠中找到属于自己的鸟语花香

作者:戴先铭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1年05月30日

    近日,华东理工大学的大二男生小唐在某视频网站上传了自己6天5夜坐公交车到北京的vlog(记录视频),引发了全网的关注与讨论,多数人抱有欣赏与支持的态度,认为小唐非常勇敢,做了一件很有创意的事情。但也有不少人对此不屑一顾,诸如类似“荒废学业”“作秀”“浪费生命”“毫无意义”等观点,到底为什么会让他们对这事有如此大的恶意?

    根据华东理工大学公众号显示的“五一放假安排”,小唐旅程的绝大部分时间都属于假期时间,“荒废学业”的看法不攻自破。小唐在视频中特地强调自己地理迷的身份,充分利用了上海到北京的公交路线。在视频中他多次提到一路上不断变化的建筑风格、地域风貌、方言习俗,让他能够很好地补充课本上的知识。他之前还有过两次公交旅行的经验。

    很多人追问小唐旅行的意义到底是什么,他们无法理解为什么会有人要花上这么多天坐公交车,只是为了完成从上海到北京这项看起来再简单不过的任务。小唐的行为在他们的眼中都是“无用”的事情。在内卷化日益严重的今天,仿佛人的一切时间都被剥夺,学生的精力与时间都应该被投入内卷的浪潮中。

    他们不能接受任何“无用”的事情,他们是社会机器中越转越快的齿轮,但因为太执着于眼前的得失,他们反而不能看到远处的事物,不能理解海德格尔口中的“在诗意的世界里,万物不再被技术所设定而成为工具,它自身即是目的”,也就更不能接受乐观主义者所奉行的“无用之用方为大用”。他们想象中的社会是各司其职,每个人在什么阶段在什么时间该做什么事情,是绝对的秩序与绝对的安排,任何不能为社会产生直接增益、促进机器运转的行为都是禁忌,都是他们口中的“浪费生命”与“无意义”。

    凡事讲求个目的,那目的本身或许就失去了意义与价值。小唐在旅途中感知到了公交车旅行的滋味与普通人生活的日常,而不是只有象牙塔中的安逸与隔绝。

    “反正我只希望我们每个人,尤其是我,脚都能多沾点地,多热爱生活吧。”小唐在视频结尾说。谁又能知道,他的下一站,路在哪儿呢?那里可能没有高楼大厦,没有钢筋水泥,但一定有属于他的鸟语花香。

    (作者为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学生)

戴先铭 来源:中国青年报

薛明:愿你生活常温暖,日子温柔又闪亮 | 悦读有YOUNG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1-05-18 14:18:32

总有一些英雄的故事,触动你的心灵…… | 榜样阅读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1-05-13 15:01:26

快乐阅读与严肃阅读是否永远不能共存?

澎湃新闻2021-05-06 10:15:00

兰州:千架无人机“飞跃”黄河庆祝建党百年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1-05-06 12:29:03

苏州“百名绣娘绣百年”作品发布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1-05-06 09:51:56

《啊摇篮》开播,“一切为了孩子”坚守革命初心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1-05-05 10:48:20

浙江常山上演“YOUYOU音乐节”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1-05-05 23:38: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