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青·学习 >正文

青年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在知情相成、德行两用

作者:金德楠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1年05月14日


  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青年成长成才的内在需要和立身立业的价值支撑。通过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系列重要讲话和相关理论著作的学习,我认为,当代中国青年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在知情相成、德行两用。

  “知”即“真知”,就是从熟知到真知,正确理解何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由系列概念构成,本质上是一个知识体系,一种认知对象。应当明确的是:任何价值理念都不是脱离于现实的观念形式,它必然指向和维护现实的利益关系。例如,古典自由主义的“自由”主张依托完全的市场自由竞争来维护资产阶级利益,社会主义的“自由”却主张通过消除阶级差别、保障“一切人”的自由发展来体现劳动者利益。同时,任何一种价值理念也都有因时因地而存在的特定界域。例如,社会契约论中的“公正”只能解释资本主义分配机制的价值合理性,却不能覆盖马克思主义公正观所主张的人的解放的内容,当然也正是这种人的解放内容,使社会主义的“公正”超越了社会契约论对公正的解释层面而具有了评价性和规范性意义。为此,我们不但要熟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更要以一种历史的视野和理论的思维来审视其利益指向、特定界域以及工具性、流变性、时代性等。依此逻辑,才能真正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解它之于“普世价值论”中的“同名”概念的差异性和优越性。

  “情”即“共情”,就是通过情感感染和情感投射的方式,强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情感认同。一般而言,一种价值理念的情感认同,并非人们偶然生发的个体性自然情绪,而是人们在长期社会生活与交往实践中生成的稳定的社会性情感。为此,通过观赏文艺作品、学习英模人物、阅读理论著作等形式,能够促使当代青年依托情感投射而把自我心理转移到他者身上并感受他者的情感指向,或依托情感感染而以自身的情感和感受为基础来引入他者的情感和感受,从而对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人和事产生相近的情感感受和情感体验,并据此形成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情感认同。譬如,在学习《满江红》《我和我的祖国》等拥有家国情怀的艺术作品的过程中,人们总会透过纯粹的艺术表现形式,而与作品中的人物或作者本身产生情感的互动和交流,在情感的共振共鸣中接受相关的价值理念。

  “德”即“养德”,就是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道德信仰和道德品质,锤炼德性人格。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核心价值观,其实就是一种德,既是个人的德,也是一种大德,就是国家的德、社会的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无产阶级革命道德与中华优秀传统美德的高度凝练和创新发展,体现了当代中国道德建设的重要内涵。只有把它内化为当代中国青年的道德品格和道德操守,才能使之在利益诉求多元和道德观念多样的现代社会中正确地择取道德理念和实施道德行为,也才能为社会主义事业培育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行”即“正行”,就是以规范校正行为,使行为符合规范,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行为圭臬和行为定式。学习本身是一个知行合一的过程,只有行为实践才能展现理论的指导意义和价值的规范效度。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北京大学时所言,“道不可坐论,德不能空谈。于实处用力,从知行合一上下功夫,核心价值观才能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社会生活、国家生活和个人生活内含的运行规则和行为规范,当代青年只有以其正行,才能据此立身立业。当然,也只有社会普遍奉行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的道德规范,才能在全社会形成知荣辱、讲正气、作奉献、促和谐的良好道德风尚。

  总之,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关键在于学习的深度和践行的效度。从学习上看,重在知情相成,从践行上看,重在德行两用。惟其如此,才能使当代中国青年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一个化“知情”成“德行”的过程。

(作者系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后研究人员)



【责任编辑:许革】

总有一些英雄的故事,触动你的心灵…… | 榜样阅读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1-05-13 15:01:26

快乐阅读与严肃阅读是否永远不能共存?

澎湃新闻2021-05-06 10:15:00

兰州:千架无人机“飞跃”黄河庆祝建党百年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1-05-06 12:29:03

苏州“百名绣娘绣百年”作品发布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1-05-06 09:51:56

《啊摇篮》开播,“一切为了孩子”坚守革命初心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1-05-05 10:48:20

浙江常山上演“YOUYOU音乐节”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1-05-05 23:38:47

偶像背后的“推手”有多疯狂?

北京青年报2021-05-06 10:3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