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推荐 >正文

宝“藏”故事|民宿经济助力西藏乡村经济发展

来源:新华社2021年05月14日

三年前,次仁德吉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离开体制内的稳定岗位,返回家乡自己创业。

次仁德吉站在自家民宿二楼眺望(2020年9月15日摄)。新华社记者 王沁鸥 摄

现在,44岁的她把生活过成了旁人羡慕的样子。在西藏林芝市工布江达县错高乡结巴村,她开的民宿紧邻宝石一般的巴松措湖,自2019年5月开张后,仅半年就赚了20万元。在刚刚过去的“五一”小长假,次仁德吉家中几乎天天满房。

近年来,西藏全区家庭旅馆已达2377家。以结巴村为例,这个位于5A级景区巴松措内的村庄,保留了传统的工布藏族古村落风貌,受到众多游客青睐。全村173户人家,超过40户都在开民宿,目前人均年纯收入已超过两万元。

这是林芝市巴宜区鲁朗镇上的一家民宿(4月2日摄)。新华社记者 孙非 摄

民宿的卖点,在民俗,也在野趣。住在独具特色,或者家一般的环境里,与绿水青山、冰天雪地亲密接触,是许多游客寻找的小众旅游体验。

然而,一些在今天游人眼中的非凡美景,在另一些的历史场景下,却曾一度是阻碍长途旅人们的难题。

昌都市芒康县曲孜卡乡,如今是藏东山谷著名的温泉度假胜地,民宿经济火爆,也曾是茶马古道上的古驿站。但过去,穿越崇山峻岭的茶马古道,交通状况异常艰险。直到西藏和平解放后,川藏、青藏两条公路通车,西藏的路越修越宽,也带火了“最美公路318”等一系列交通干线沿线的景点。

曾经不起眼的乡村民宅,如今却可以成为受人追捧的“网红”打卡地。

这是川藏公路旁的鲁朗国际旅游小镇风光(4月2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孙非 摄

九年前曾来西藏旅游的北京游客李女士,对西藏民宿的发展惊叹不已。当年,她和朋友前往林芝市巴宜区鲁朗镇游玩,晚上住的就是村里的民宿。但那时,房间里阴冷潮湿,供电不稳,几个人一起睡在大通铺上,想洗个澡也是奢望。但因风景醉人,李女士便忽略了不尽如人意的住宿条件。

但今年,李女士再次来到西藏时,鲁朗已完成华丽蜕变。

2013年,在广东有关方面的帮助下,鲁朗兴建起了全新的旅游小镇,在保留过去传统项目的基础上增加了一批新式民宿和星级酒店。民宿保留了传统的藏式建筑风格,但内部却配备了淋浴、抽水马桶、电视。

李女士说:“没想到现在在西藏,能有这样打通了传统与现代的住宿体验。”配上鲁朗被誉为“东方小瑞士”“西藏小江南”般的美景,李女士仿佛置身自己一直在寻找的“理想的乡村”。

这是巴松措湖景色(2020年7月31日摄,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记者 孙非 摄

而次仁德吉在巴松措旁的小楼,同样是不少游客寻找诗和远方的首选。坐在民宿二层,眺望着近在眼前的湖泊、雪山,次仁德吉说:“生意这么好,多亏了家乡的好风光、好环境。”

曾经,结巴村几乎家家以伐木为主业,虽守着一汪湖水,但村中环境脏乱差,并不能留下游客。

2001年,巴松措被授予国家森林公园称号。随着游客增多,村民们意识到,原始的“靠山吃山”不是个办法。

这是鲁朗高山牧场景区(2020年9月11日摄)。新华社记者 孙非 摄

从那时起,村里开始设立护林员,后来,人人都成了保护森林资源的卫士。现在,不仅游客愿意留宿村中,丰富的森林资源还为民宿店主们提供了松茸等林下资源产品,让民宿产业链更加丰富。

据西藏自治区旅发厅提供的数据,2020年,西藏乡村旅游接待游客1061万人次,实现收入12.17亿元,农牧民直接和间接参与乡村旅游就业8.6万人次,人均实现收入4300余元。

如今,西藏的乡村已如深巷中的美酒,誉满全国。雪域乡村,正变得既宜业,也宜居。在这里,人们留得住青山绿水,也记得住悠悠乡愁。

文字记者:王沁鸥

拍摄:张汝锋、王沁鸥、刘东君、孙非

海报制作:张宸、旦增努布

【责任编辑:侯歆钰】

总有一些英雄的故事,触动你的心灵…… | 榜样阅读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1-05-13 15:01:26

快乐阅读与严肃阅读是否永远不能共存?

澎湃新闻2021-05-06 10:15:00

兰州:千架无人机“飞跃”黄河庆祝建党百年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1-05-06 12:29:03

苏州“百名绣娘绣百年”作品发布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1-05-06 09:51:56

《啊摇篮》开播,“一切为了孩子”坚守革命初心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1-05-05 10:48:20

浙江常山上演“YOUYOU音乐节”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1-05-05 23:38:47

偶像背后的“推手”有多疯狂?

北京青年报2021-05-06 10:3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