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化中国 >正文

她在“娃娃屋”里造梦

作者:吴旭颖 来源:新民晚报2021年05月12日

店里的“娃娃摄影棚” 摄影 吴旭颖

蓝月正在制作娃衣

小的娃娃不过巴掌大

各式各样的小鞋子精致可爱

表情生动可爱的双子

大小不一、姿态各异的娃娃自成一个迷你世界

在虹桥路188号元福大厦的28层,有一家特别的“服装店”。即便是“五一”小长假,这里依然大门紧闭,只有亮起的灯牌显示店铺在营业中。走进门,却又仿佛穿过了哆啦A梦的“变大变小隧道”,来到一个迷你的世界——货架上满满当当全是巴掌大的毛衣、T恤、连衣裙,桌子上摆着不足手指长的高跟鞋……这些“袖珍服装”,是设计师蓝月为BJD娃娃设计的。


成为一名“娃妈”


BJD娃娃,又称球关节娃娃,指的是关节处由球形接头连接起来的、可活动的娃娃。拥有BJD娃娃的玩家,一般自称“娃爸”“娃妈”。


要成为“娃爸”“娃妈”,门槛不低。“门槛”指的并不是价格,随着娃娃种类越来越多,几百元也能拥有一只不错的娃娃,但要想玩好娃娃,需要一定艺术素养。给娃娃换衣服、化妆要懂色彩、懂搭配,拍照、拍视频也要会构图、会编辑、会摄影。蓝月说:“这可能也是BJD娃娃一直比较小众的原因。”


80后的蓝月也是一名“娃妈”。设计专业出身的她最初接触娃娃是在十多年前,她的一位朋友购买了一只。“那是我第一次见到实物,娃娃穿着华丽的裙子,妆容也非常精致,可以摆各种动作,太好看了!”之后,蓝月就打听了订购方法,正式成为“娃妈”。


从小想当服装设计师的蓝月,并不满足于常规玩法,于是开始给娃娃制作衣服。一开始,对缝纫剪裁、衣服版型一点也不了解的她,只能做做抹胸裙之类结构简单的服装。后来,慢慢摸索着学会了制作款式更复杂的衣服。除了做衣服,蓝月还给娃娃换不同的妆容,一些同好在网上看到她发的照片,就请她帮忙给自己的娃娃化妆。“一开始都是免费的。后来越来越多忙不过来了,就象征性地收一点费用。再后来,我给娃娃化妆、做衣服的收入比工资还高,就辞职了。”


“摸着石头”设计


这家名叫“蓝月的娃娃屋”的实体店,是2008年开的。蓝月说,自己喜欢娃娃,所以即便创业也秉持着“用爱发电”的想法。“上海的朋友都喜欢约个地方当面把娃娃给我,避免快递损伤。后来我就想,不如开一家小店,给大家一个聚会聊天的地方,顺带也卖些娃娃用品。”又因为玩家都爱给娃娃拍照,蓝月便专门定制了娃娃尺寸的家具、布景,把店里的一角变成了“娃娃摄影棚”。


设计娃衣并非易事。除了蓝月,店里还有另一位设计师担子。她俩会从布料、时装发布会、油画、文学作品中汲取灵感。为此,她们人手一本小本子,一有想法就画下来,也常常跑去布料市场找素材。担子还去东华大学进修了服装设计。蓝月说:“娃娃的衣服一点也不比真人的好做,相反地,尺寸小、更精细,做起来更难。而且每款娃娃的样子多少有些差别,就算到了现在,每次设计制作时还会有各种各样的问题。”


开一家娃娃服装店,也比普通服装店更难。BJD娃娃比较贵重,普通客人不知情,容易碰坏。但若是把娃娃放进玻璃柜,对“娃爸”“娃妈”来说,又失去了互动的乐趣。蓝月只好在店里贴上提示语,还和店员一起给客人科普。最后,蓝月索性搬到现在的这栋办公楼里。“娃娃玩家比较‘宅’,了解我们店铺都是通过网络。临街的门面对我们来说并不必要,搬到写字楼里租金比较便宜,损坏娃娃的风险也小。”


实体店的情怀


虽然销售主要靠线上,但蓝月对实体店仍抱着一种情怀。“我觉得玩娃娃需要一个线下的窗口,让大家互相认识,聚会交流,感受文化氛围。”在这间“娃娃屋”,蓝月见证了BJD娃娃文化被越来越多的人所了解。


曾经有一位60多岁的奶奶,在电视上看到了BJD娃娃的新闻,就让儿子打听到蓝月的店,托她买两只娃娃。奶奶说:“我这么大年纪了,要任性一次!圆自己一个美丽的梦。”


还有像担子这样的“老顾客”,后来成了蓝月的同伴。有一次,蓝月看到担子的娃娃穿了一条设计新颖、做工细致的新裙子,便问是哪里买的。得知是担子自己设计、制作的,蓝月就邀请担子毕业后来店里工作,这才有了店里的第二位设计师。


也有人看到蓝月的店,认为这是个赚钱的行业。前几年,上海一下子开了七八家类似的实体店,但没过多久又通通关闭。蓝月说:“这并不是一个很容易赚钱的行业,如果你喜欢,每天都会很有干劲;如果单纯只想赚钱,确实很难坚持。”


有些家长觉得孩子玩娃娃是浪费时间和金钱,但蓝月认为,这是一个很好的爱好,是一种对美的想象和追求。给娃娃设计衣服时,自己就像一个造梦师。人的样貌是受自然限制的,但娃娃有着无限的可能,很多“娃爸”“娃妈”都是将自己对美的追求和想象,投射在了娃娃身上。

【责任编辑:李丹萍】

快乐阅读与严肃阅读是否永远不能共存?

澎湃新闻2021-05-06 10:15:00

兰州:千架无人机“飞跃”黄河庆祝建党百年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1-05-06 12:29:03

苏州“百名绣娘绣百年”作品发布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1-05-06 09:51:56

《啊摇篮》开播,“一切为了孩子”坚守革命初心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1-05-05 10:48:20

浙江常山上演“YOUYOU音乐节”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1-05-05 23:38:47

偶像背后的“推手”有多疯狂?

北京青年报2021-05-06 10:31:24

《悬崖之上》和不再攥紧拳头的张艺谋

文汇报2021-05-06 10:3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