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我的大学 >正文

陈望道翻译《共产党宣言》

来源:中央美术学院2021年05月11日

卷首语

2021年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中央美术学院也已经跨越了100年,在学校发展的历史进程中传承着红色基因。历代美院人在党的奋斗历程中一路风雨相伴,在民族振兴国家发展进程中,勇担使命与责任。回望百年历程,在关乎党、国家、民族命运的重要关头,中央美术学院的师生从未缺席,置身其中担纲了重要角色。他们始终在党的文艺方针指引下,坚持用文艺作品宣传党的纲领和方针,发挥文艺鼓舞人民、激励人民的作用,创作了大量展示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和伟大成就的美术作品,成为20世纪中国美术史,特别是新中国以来美术创作的经典,这些佳作曾在中国现代美术史上树立起一座座丰碑,其题材选择和艺术语言都堪称当代美育的经典教科书。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我们认真梳理发掘中央美院美术馆馆藏作品,以历代美院人创作的红色经典力作为纬,以中国共产党历史上重大节点和历史事件为经,向美院师生及社会公众展开一幅中国共产党一路走来的波澜壮阔的百年画卷。

请跟随我们一起,

打开画卷,

赏析经典,

研学党史。

陈望道翻译共产党宣言 张俊明 2018年 300×250cm 布面油彩 2018年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画卷中的党史

在建党的思想理论准备中,《共产党宣言》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1920年2月,陈望道为翻译《共产党宣言》,秘密回到浙江义乌自己家中。他在潜心翻译时,把粽子蘸着墨汁吃掉却浑然不觉,还说:“够甜,够甜的了!”“真理的味道非常甜”,这彰显了中国的共产主义者对马克思主义救国真理的渴求,对共产主义理想的坚定信念。1920年8月,《共产党宣言》中文全译本出版,成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史上的一件大事。

一天,一个小伙子在家里奋笔疾书,妈妈在外面喊着说:“你吃粽子要加红糖水,吃了吗?”他说:“吃了吃了,甜极了。”结果老太太进门一看,这个小伙子埋头写书,嘴上全是黑墨水。结果吃错了,他旁边一碗红糖水,他没喝,把那个墨水给喝了。但是他浑然不觉啊,还说,“可甜了可甜了”。这人是谁呢?就是陈望道,他当时在浙江义乌的家里,就是写这本书(翻译《共产党宣言》——编者注)。于是由此就说了一句话:真理的味道非常甜。

——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的讲述(根据政论专题片《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第一集《举旗定向》整理)

陈望道翻译《共产党宣言》

陈望道,1891年1月18日出生在浙江义乌分水塘村的一户农民家庭。6岁至15岁在村里私塾学习四书五经,16岁到义乌绣湖书院学习博物,18岁到金华府中学学习数理化,从小立志救国救民。金华府中学毕业后,为实现“实业救国”和“科技救国”的理想,陈望道进入之江大学学习英语,准备赴欧美留学,后因赴欧美留学费用昂贵而改赴日本留学。

1915年到达日本后,他先在预备学校学了一段时间的日语,然后白天在东洋大学、早稻田大学和中央大学读书,晚上则在物理夜校学习数理化。在1915—1919年留日的四年半时间里,他如饥似渴地学习哲学、法学、文学、伦理学和数理化,同时积极参加中国留日学生会组织的各项爱国运动。在早稻田大学读书期间,他结识了在该校兼职的日本早期社会主义者河上肇、山川君等人,陈望道很喜欢看他们从苏俄翻译过来的马克思主义文章,从而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新思潮。此后,他的“实业救国”思想有了一些变化,开始考虑中国是否也可以走俄国十月革命的道路。

“一师风潮”历史图片

1919年国内“五四运动”爆发后,陈望道在日本再也待不下去了,便毅然回国。回到杭州,他应浙江一师经亨颐校长的邀请,当了一师的国文教员。在一师,他与刘大白、夏丏尊、李次九4位国文教员一起实施了语文改革,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鼓励学生办各种进步刊物。在改革中,他的学生施承统写了一篇“非孝”的文章,引发了震惊中外的“一师风潮”。在“一师风潮”中,陈望道被誉为四大金刚之一。“一师风潮”的实践,使陈望道认识到,一师的语文改革虽然很少涉及到制度的改革,当局却已经把它视为洪水猛兽,甚至动用了军队,可见这个社会不改革是不行了,正如他自己所说:“我也就在这次运动的启发下,决心回到分水塘村进修马克思主义,试译《共产党宣言》。”

为翻译《共产党宣言》,陈望道于1920年2月回到浙江义乌家中,他根据日文版,同时与英文版相互对照翻译《共产党宣言》。在一间柴屋里,陈望道克服工作条件的艰苦和翻译中的困难,“费了平常译书五倍的功夫,才把彻底全文译了出来”。1920年4月下旬,陈望道完成译稿,完成《共产党宣言》一书的翻译后,他带着译稿来到上海。在上海,他与陈独秀、李汉俊等人发起成立了中国共产党的早期组织上海共产主义小组,作为上海共产主义小组的劳工部长,他发起成立了机器工会、纺织工会和邮电工会;他参与创办了工人夜校、平民女校和外国语学社,并任教员;他更是早期党组织党刊《新青年》和《共产党》、《劳动界》等刊物的编辑。他所做的上列各项,都为1921年党的成立创造了基本的条件。1921年党成立后,陈望道出任中共上海地方委员会第一任书记,为中共上海地方党组织的党建工作做出了开拓性的贡献。

陈望道在义乌柴房翻译《共产党宣言》

《共产党宣言》

1920年8月第1版(左)、9月第2版(右)《共产党宣言》中文首译本(藏于上海市档案馆)

1920年8月,一本封面印有红底马克思肖像、上端印着“社会主义研究小丛书第一种”的《共产党宣言》在上海正式出版,由于排版错误,书名被印为《共党产宣言》。此书一经问世,即刻引起强烈反响,进步知识分子竞相购买、争相阅读,初版时刊印的1000册书很快便销售一空。当一个月后再版时,封面的红底改为蓝底,书名的错误也更正过来,这次加印的1000册书又迅速售罄。截至1926年5月,由陈望道翻译的《共产党宣言》已重印达17版之多。

《共产党宣言》的翻译出版意义重大。在《共产党宣言》的影响下,许多革命青年逐渐树立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成长为马克思主义者。毛泽东在1936年跟斯诺谈话时曾讲:“有三本书特别深刻地铭刻在我的心中,建立起我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我一旦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是对历史的正确解释以后,我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就没有动摇过。”这三本书中的第一本便是陈望道翻译的《共产党宣言》。该书对于宣传马克思主义,推动革命运动的发展和中国共产党的创立,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聚集在马克思主义旗帜下的革命知识分子在北京、上海、湖南等地,向工人灌输马克思主义,用马克思主义指导开展工人运动。

【责任编辑:曹竞】

快乐阅读与严肃阅读是否永远不能共存?

澎湃新闻2021-05-06 10:15:00

兰州:千架无人机“飞跃”黄河庆祝建党百年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1-05-06 12:29:03

苏州“百名绣娘绣百年”作品发布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1-05-06 09:51:56

《啊摇篮》开播,“一切为了孩子”坚守革命初心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1-05-05 10:48:20

浙江常山上演“YOUYOU音乐节”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1-05-05 23:38:47

偶像背后的“推手”有多疯狂?

北京青年报2021-05-06 10:31:24

《悬崖之上》和不再攥紧拳头的张艺谋

文汇报2021-05-06 10:3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