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说(第60期)

新玩家入局新能源车市 青年会对谁投出“信任票”

作者:程鸿鹤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1年02月25日


杨振铎



邢心怡



郝英凯



张钰鹏


    近日,“小米造车”的消息不胫而走。有媒体报道,小米确定造车,并视其为战略级决策,或由雷军亲自带队。尽管小米此后回应:“就电动汽车制造业务的研究还没有到正式立项阶段。”但该消息还是引发了不少讨论。

    事实上,除了跃跃欲试的小米,不少科技企业已经将目标瞄准了汽车行业。此前,百度已官宣造车,苹果将造车的消息也愈演愈烈。再加上此前蔚来、小鹏、威马等新创造车企业,新能源汽车将迎来传统汽车厂商与众多新创造车企业竞争的新格局。

    作为消费的主力军,当代青年如何看“小米造车”?对于新创造车企业,他们会投出手中的“信任票”吗?

    智能电动车的赛道不能缺少“新玩家”

    西安理工大学土木工程专业 杨振铎

    在新兴的互联网时代,很多传统的产业都在不断创新、尝试技术改革与互联网结合,以适应新的时代,汽车业亦是如此。在这样一个技术革新、产业布局重新洗牌的时刻,包括小米在内的众多科技公司与新创造车企业,都加入到了和传统造车厂商角逐的队伍之中。

    在我看来,传统老牌汽车厂商体量大,转型难,在进行革新时难免行动缓慢。相比之下,以小米为代表的科技公司本身扎根IT领域,在汽车智能化上的转型速度或许更快。但是,从另一个方面看,新创造车企业在汽车相关技术的积累上并不像传统汽车厂商那样深厚,造车体系也并不完善,这或许会成为新创造车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需要克服的一项难题。

    在我看来,要做到科技的发展与创新,就需要在一个领域不断地注入新鲜血液。我很看好以小米为代表的这些科技公司和新创造车企业,并相信,在不远的将来,智能新能源汽车将会取得突破性的成就。在那时,我会很愿意选购这些新创造车企业的产品。

    就算有互联网思维加持 汽车核心技术也不能缺位

    中央财经大学财经英语专业 邢心怡

    在我看来,汽车将成为人们生活的第四空间,是继电视、PC、移动端之后,又一个大的流量入口。谁掌握了这个入口,谁就掌握了未来,这也是众多“门外汉”入局造车的逻辑所在。

    我认为,科技公司造车具有两点较大的优势。第一,利用大数据,科技公司能比较精确的为消费者提供定向服务,满足大多数人的实际需求。第二,科技公司具有较强的融资能力。但不可忽视的是,作为重资产行业,造车同样伴随着高风险。其中,一些关键技术如果攻克不下,便很难在市场上立足。

    所以,我希望,新创造车企业能够与传统造车企业共同发展,取长补短,在保障车辆安全性能等基本驾驶性能的前提下,用新思维为汽车赋能,让汽车更加智慧。

    科技巨头扎堆儿造车背后 打造生态才是大生意

    太原理工大学软件工程(信息与大数据方向)专业 郝英凯

    科技公司进入汽车行业,其优势显而易见。除了在汽车智能化领域的技术积累外,科技公司可以借助新能源汽车完善自己的产品生态,给用户全方位的用车体验。

    例如,小米以手机起家,其手机、智能家居等多类产品的成功,为小米带来了海量的用户。目前,用户可以在家中使用小米的产品实现语音控制等功能。我认为,小米加入新能源汽车领域后,不妨打造自己的汽车交互系统,并与小米手机还有小米的家电网络进行整合,使用户能够在多种场景下感受到万物互联的便捷。

    当然,在新能源汽车赛道上,科技公司要跨过的坎儿还有不少,如制造体系的搭建以及品牌的打造等。但是,作为当代青年,我对于新兴事物有很大热情,未来,我一定会亲身体会科技公司打造的智能新能源产品。

    新赛道更需要“鲶鱼效应”

    中国人民大学电影学专业 张钰鹏

    在我看来,小米等科技企业的加入将在汽车业引发“鲶鱼效应”。

    尽管汽车业的“智能化转型”口号已经喊了多年,但是车载的车机系统一直较为落后,使得上车打开手机仍是不少年轻人的首选。

    在我看来,以小米为代表的科技公司可以借助自身的积累,在自动驾驶、车载系统等领域进行创新。

    例如,小米可以根据我的用户信息,为我创作专属于我的用户画像,并根据我的用户画像,利用算法为我推荐我常去或可能会喜欢的地方,省去我信息搜索的烦恼。

    我相信,在众多科技企业跨界入局后,传统汽车企业的转型也将加速,最终为出行者带来更智慧便捷的出行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