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青·声音 >正文

加强新时代少先队学科建设 促进少年儿童健康成长

作者:北京师范大学公民与道德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教授,中国少先队工作学会副会长 檀传宝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1年02月24日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少先队学科建设势必面临许多新的机遇、新的挑战。高质量开展少先队的活动、进行少先队学科建设,就一定要把握“新时代”的时代特征,努力做到与时俱进、改革创新。

    抓住新的机遇

    新时代必有新机遇。2019年有两个十分重要的指标——中国人均GDP超1万美元、中国城乡平均恩格尔系数已经下降到28.2%。按照国际通行标准,恩格尔系数进入20%-30%区间,就意味着该国人民生活已经进入了所谓的“富裕”水平。虽然我们跟美国等发达国家(恩格尔系数低于7%)相比仍然存在较大差距,但从恩格尔系数来看,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物质上相对丰裕的时代。新时代的“新”,可以理解为一个物质丰裕的时代。

    一个物质丰裕的时代,意味着中国少年儿童会拥有前所未有的幸福成长条件,也意味着儿童对于精神生活质量的要求会更高,少先队工作必须自觉适应这一时代的大趋势。《意见》所强调的工作原则之一,就是要“坚持与时俱进、改革创新。尊重少先队员主体地位,遵循新时代少年儿童成长规律,用少年儿童易于理解的语言做好思想引领工作。改革创新少先队组织建设、队伍建设、阵地建设、机制建设,着力打造政治鲜明、思想先进、团结友爱、活泼向上的新时代少先队组织”。今后少先队学科建设必须认真体会这一原则,在“与时俱进、改革创新”“尊重少先队员主体地位,遵循新时代少年儿童成长规律,用少年儿童易于理解的语言做好思想引领工作”等方面下大力气。

    迎接新的挑战

    机遇的另外一面就是挑战。除了物质相对丰裕,新时代的另一大特征是中国正面临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与整个世界的关系已经发生了非常重要的变化——当我们的GDP排名上升为世界第二后,外部世界对我们不适应,历史虚无主义和民粹主义也在我们的现实中出现。成人世界的价值观不可避免地对少年儿童产生着深刻影响,少先队面向少年儿童开展政治启蒙和价值观塑造也必然遇到新的挑战。《意见》在指导思想中强调“坚持组织教育、自主教育、实践教育相统一,不断推进少先队组织创新和工作创新,团结、教育、引领广大少年儿童努力成长为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既是对于少先队工作的要求,也意味着少先队工作必须直面新时代的诸多挑战,迎难而上、攻坚克难。

    《意见》第十六条专门对“深化少先队相关学科建设和理论研究”作了部署要求。少先队理论研究与学科建设无法剥离,《意见》在学科建设主体方面进行了拓展,既包括“各级党校(行政学院)、团校和相关高校、少年儿童研究机构”,也包括“各级教科院、教育学院”,都承担着学科建设的主体责任。在学科建设的工作内容上,《意见》特别强化了三项重点:一是加快完善人才培养和课程教材体系。将少先队工作纳入小学教育等师范类本专科专业必修课程内容;二是支持和鼓励相关高校设立少先队工作相关硕士专业学位领域,在有条件的高校设立少先队辅导员招生培养专项,加大面向辅导员招生力度,畅通辅导员在职深造途径;三是在各级教科院、教育学院设少先队学科教研员,加强中小学少先队工作教研。少先队学科建设应当披荆斩棘在上述三个方面作出最大努力。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少先队学科建设、少先队全部工作都要努力在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上作出应有的贡献。

北京师范大学公民与道德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教授,中国少先队工作学会副会长 檀传宝 来源: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