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春节 年轻建筑工人赶工“人造太阳”

作者: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海涵 王磊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1年02月19日

    扫一扫 看视频

    2月13日上午,沿着合肥市庐阳区三十岗乡的乡间小路走到尽头,半环形的建筑工地映入眼帘,这是中建五局安徽公司承建的合肥聚变堆主机关键系统综合研究设施园区(以下简称“聚变堆项目”)。

    这片14万平方米的建筑工地,承载着国家科学的梦想和荣光,也牵起数百名年轻工友的期待与乡愁。

    “每桌坐8人,八菜一汤,饮料无限量供应,工人生活区加装了无线网,我给家人打视频电话拜了年!”提起这里的生活条件,28岁的钢筋工张成军很是满意。

    他来自哈尔滨,上次回家过年还是2018年,现在孩子跟着爱人在河南的岳母家居住。2月5日,记者第一次到访时,他正戴着手套,穿行在一片钢筋丛中,用铁丝把钢筋绑扎固定。

    据他介绍,最粗的钢筋直径在3厘米左右,长的有10多米,1米多长的钢筋有10多斤。“工作量大的话,几人一起合作,一天给两吨左右的钢筋‘包扎’。”

    他感慨:“过年期间算上加班费,平均每天收入1000多元,食堂饭菜也不重样,真好!”

    “刚来的时候,咱也不懂啥是‘核聚变’,上网一查,说是和国家科技相关,是个伟大的计划,各级领导也来调研过建设进度。”张成军说,这让他感受到了使命感,要努力把工地上的活儿干好。

    核聚变被视作解决人类能源问题的“终极方案”,被誉为“国之重器”的合肥聚变堆项目是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是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核心建设内容之一。2020年,在合肥,由中国自主设计的核聚变实验装置——“人造太阳”东方超环取得重大突破,在1亿摄氏度超高温度下运行了近10秒。

    未来,眼前这片工地将托举起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超导磁体研究系统和主机及偏滤器研究系统,为我国开展聚变堆核心部件研发和建设提供强大技术支持。

    目前,项目一期主体工程完工,正进行室内装饰装修和外立面幕墙施工,二期已进入钢结构全面施工阶段,预计今年9月竣工。为确保工程按期交付,同时响应“就地过年”倡议,这个春节,项目部全员就地过年。

    24岁的项目施工员张源是内蒙古赤峰人,去年12月来到项目,每天上午7点准时到岗,从事钢筋、木工等工种。他到合肥务工3年,今年头一次过年不回家。“过年时肯定想家,有时间就给家里打个电话,有时父母也会主动打过来。”他说。

    在项目上,和张源一样的施工人员有200多人,还有34名管理人员与他们并肩作战。这些天,中建五局安徽公司聚变堆项目党支部书记徐辉一直在食堂帮忙。“管理人员临时充当服务员,把一道道‘硬菜’送上餐桌,同时提前制订后勤保障预案,让这个春节更有年味。”

    28岁的项目生产经理王旭东皮肤黝黑、粗糙,他和记者聊天时,言语中充满自豪:“干工程就是一种挑战,项目很艰苦,但我们干出来了,这就是成就感!”

    压力不仅来源于工期紧,他们还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技术难题。“一期建筑物结构形式新颖,比如四号楼,每隔6米有一个弧度造型,这对测量放线要求高,定位必须精准,有一点偏差,钢柱就吊不进去。一个柱子不对,一排就有偏差。”王旭东说,科研厂房全部是钢框架,吊车登高车作业,要做到安全和质量并重。

    “此外,我们面临14万平方米的交叉作业面,最后施工将集中在六七月的雨季,需要协调30家劳务分包单位的人员配合,这对耐心和责任心是极大的考验。”他告诉记者,项目每天开碰头会,每周开生产例会,通过区域划分,改良施工、运输方案,协调各单位、各工种全时段投入战斗。

    王旭东是合肥人,从小到大对“中科大”“科学岛”等词语耳熟能详。他说:“在职业生涯中能参与这样为数不多的高端科学实验建筑项目,很光荣!”

    王旭东家距离项目只有半小时车程,除夕夜他没有回家,而是陪工友吃年夜饭,和大家一起开展文娱活动。

    王旭东的儿子王韩予5岁了,他陪孩子的时间很少。小韩予偶尔去工地和父亲团聚时,学会了“人造太阳”这个词。最让王旭东感动的是,爱玩乐高玩具的儿子,把自己搭的“作品”命名为“托卡马克”(俗称“人造太阳”,一种利用磁约束来实现受控核聚变的科学装置——记者注)。

    那一刻,他真切感受到一个普通家庭和大国重器间的情感联结。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海涵 王磊 来源:中国青年报

【责任编辑:刘丽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