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要闻 >正文

慢火车上的年

作者: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雅娟 实习生 陈应华 来源:中国青年报2021年02月18日

    冯光莲背对火车站着,费力地把100多斤的背篓放在车厢地板上。卸下重负后,她拎着装有十几个新鲜“大头菜”的竹篮,爬上锈迹斑斑的列车台阶。

    运营了半个多世纪的川黔铁路线上,如今还保留着唯一一趟旅客列车——5630次。它从贵州省遵义市出发,历经25个车站、10个小时到达终点重庆站,花23.5元就能完成这趟旅程。

    在遵义境内的松坝站上车的多是住在附近的菜农,每天都有十几个到上百个菜农背着自家种的新鲜蔬菜或腌制的咸菜登上这趟慢车,花3元坐到33公里外的桐梓县卖菜。如果从这里坐客车到桐梓县,要花几十元,大背篓也没处放。

    这个迷你火车站就像普通公交站那样自然地融入周围人们的生活。它没有候车厅、售票处,也没有进站口、出站口。上车后买票,下了火车就能看到农户家错落的房子。你也别想在网上买到中间站点的车票,必须得上车后等列车员在车票上填好站点、撕下来给你。

    菜农给车厢带来许多色彩:贵州人吃火锅时少不了的嫩豌豆尖、成筐的小白菜、带着黄花的红菜苔、鲜红的萝卜、晒干的土豆片、茄子干……

    冯光莲的背篓里装着新鲜的绿菜苔、蒜苗以及贵州人嗜好的折耳根,背篓顶上放的几斤盐菜,是当地人做年夜饭梅菜扣肉所必备的,还有一袋腌好的大头菜丝,可以用来炒肉。

    竹制的背篓下装有铁轮,到了桐梓县城后,冯光莲会挎着竹篮、推着竹篓走街串巷。“好卖得很。”她说桐梓人爱买她们的菜,因为新鲜、好吃。自家只种应季蔬菜,每年夏天,大量重庆人来桐梓县避暑,那时她就卖些黄瓜、豆角、茄子。

    冯光莲估计今天背的这些菜能卖一两百元,打算买点瓜子、花生、柑橘回家。她坐这趟车去卖菜已有10年,丈夫负责在家种菜,3个孩子的学费、生活费就从这儿来。她最小的孩子在遵义市读高中,每过两三周会乘这班车回趟家。

    冯光莲说起孩子一脸自豪:“成绩好得很!”有时候,大年三十、正月初一、初二她也舍不得休息。“过了年小孩就要交学费,不跑不行嘛!”她说。

    熟悉这趟车的人们清楚到哪个站点会迎来什么食物。娄山关站还没到,列车员就告诉记者这里会有板桥豆干。

    遵义市板桥镇出产的豆制品在贵州小有名气,据说历史可追溯到清朝。67岁的马正碧背着一小筐豆制品、挎着一个小竹篮上了车。她佝偻着身子,列车员帮她放下背篓后,才看到她满头银发。

    马正碧说自己年纪大了,做不动豆腐,现在都是批发后去桐梓县卖。她带着罐装的麻辣豆腐乳、炸辣椒,散装的豆干、拌着折耳根的豆腐丝,这些大约能卖两百多元。透明塑料袋里的豆干透出亮褐色的诱人色泽,打开袋子,一股酱香扑鼻而来。马正碧感叹:“感谢这趟车啊,没有这趟车,连买盐的钱都没得。”

    “桐梓站到了——” 列车员挨个车厢喊道,车上没有广播,全靠人喊。不等列车员报站,菜农们就赶紧背上背篼挤到门口,一下车就急急忙忙往外跑——桐梓站附近有个农贸市场,去晚了就没有空位。

    在桐梓站上车的人们看起来悠闲得多,或是拎着新衣服,或带着猫耳朵、蛋糕等点心。在这趟绿皮火车上,时间流逝的速度仿佛变慢了,人们似乎也放松下来。车上归家的旅人边吃零食边聊天,年轻夫妻抱着孩子磕瓜子,小学生面前摊着一本硬笔字帖,高中生戴着耳机埋头写作业。

    绿皮车不慌不忙地行驶在山间,不时鸣笛。路边树上黄澄澄的柚子、橙红色的桔子、开着紫色小花的蚕豆、成片的豌豆绿苗,以及在家门口光着膀子洗头的男人,全都看得清清楚楚。

    这趟车上,很多东西趋于消失。车上没有电茶炉,李香兵在这趟车上烧了16年锅炉,再把开水送到车厢的保温桶里,如今铁路系统几乎没有锅炉工了。

    趋于消失的还有乘客。即便在春节前后,慢火车的16节车厢依然空空荡荡。1993年5630次列车开行时,江银就来到这趟车工作,一转眼已待了27年。江银还记得当年每节车厢都挤满人的盛况,到了夏天,很多重庆老人要乘坐这趟车到贵州避暑。后来随着高速公路开通、高铁开行,乘坐这趟车的人越来越少。在贵州境内,沿线的菜农成了最依赖它的人。

    慢火车晃晃悠悠继续前行,传来“咣当”“咣当”撞击铁轨的声音,车厢空了,车厢尽头“公益列车”几个字格外显眼。

【责任编辑:江山,孙庆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