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频道 >锐评 >正文

“年”之所在,就是心之所属

作者:赵志疆 来源:澎湃新闻2021年02月13日

大年三十晚上回家,看到小区里的彩灯再次亮了起来,但车位依然紧张。

往年的这个时候,因为很多人都返乡过年,小区会空出很多停车位,剩下的住户可以享受到这份“节日福利”。不仅小区内部如此,外面的马路上也是如此。习惯了堵车的我,也只有在这个时候,才能感受到城市快速路的最高限速,并惊叹于这个城市并没有平常想象的那么大。

然而,今年与往年大不一样——春节期间,我却仍然为找到停车位发愁。在此之前,我刚刚经历了习惯性的大堵车。因为疫情,今年的很多事情都发生了改变,但拥堵的日常却似乎没有任何改变,这是就地过年带给我的一个直观感受。

就地过年之于我,其实是一种常态,因为多年来父母一直与我们住在一起。但对于我所居住的小区,乃至我所在的城市来说,就地过年带来的则是完全不同以往的景象。目之所及,一切都与往常没有分别,那些琐碎而蒸腾的烟火气,依然弥漫在车水马龙与万家灯火之中。

虽然身边的人都以这个城市为家,但只有在过年的时候,才能看出身体所属的“家”,与心理所属的“家”之间,到底存在多远的距离。这样的距离,也许正是所谓“老市民”与“新市民”的差别。在人口流动日益频繁的当下,在城市安家其实并不难,但要想真的心安,却也并不容易。 

“年”之所在,就是心之所属。在哪里过年,是判断“归宿感”的一个重要标志。

最近一段时间,邻居之间打招呼的时候,问的最多一句话就是“今年在哪里过年?”得到的回答大多是“就地过年”。其实,本地的疫情防控形势一直较好,“就地过年”只是一种单纯的倡导,但尽管如此,我的邻居们大多数还是自觉选择了就地过年。这既是出于疫情防控的考虑,也未尝不是“城市归宿感”的体现。

一个人,离开故乡可能有无数个理由,但发自内心地留在异乡过年,也许只有一个理由——这里能够满足自己对“年”的一切物质和精神需求。

所谓“此心安处是吾乡”,“心安”并不只是一种单纯的心理状态,更多取决于我们和亲人的身体状况:只有亲人平安,才能令我们感到心安,进而乐于将“他乡”当“吾乡”。漫漫返乡路,无数人直面困难溯游而上,并不只是为了完成形式上的团圆,更是为了当面向亲人道一声平安。

身处移动互联网时代,确认平安不必再大费周折。更为重要的是,疫情威胁依然存在,亲人都不愿看到彼此为爱冒险,这才是彼此就地过年,默默互送温暖的关键所在。

为了就地过年,不少地方都推出了各种优惠政策。实际上,比“用薪”留人更重要的是“用心”满足归宿感。

从某种意义上说,返乡过年其实是最不“经济”的一次人口大流动,人们不惜一切代价,倾尽全力回到故乡的过程中,金钱因素往往无条件让步于骨肉亲情。春节不仅是物质的节日,更是精神的归宿,无论在哪里过年,精神家园都是我们念兹在兹的年俗文化。

对于那些“独在异乡为异客”的人来说,那个被称为“家”的城市,能否满足他们对过年的一切物质和精神需求,无疑显得格外重要。

小时候,乡愁是一方小小的邮票,母亲在那头,我在这头;特殊时期,乡愁是一部小小的手机,故乡在那头,我在这头。

从疫情防控大局来看,就地过年的每个人都了不起,他们用淡淡的乡愁维护了公共的安全;从城市管理来看,这个不同以往的春节,也不失为培养“城市归宿感”的一次契机。

【责任编辑:黄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