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频道 >锐评 >正文

是什么样的心情,让6万网友在豆瓣小组“假装活在那个年代”?| 周末谈

作者:林树心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1年02月07日

“今天爸爸给我买了个BB机,有事呼我。”“我刚去书店买了最新的7月《科幻世界》,刘慈欣的《流浪地球》太棒了,不知道啥时才能拍成电影?”如果有人告诉你:这些仿佛来自上世纪90年代的对话,就发生在此时此刻,你会不会怀疑参与对话的人“穿越”了?遗憾的是,“穿越”终究只是天马行空的幻想,事实上,这些对话来自一个名为“假装活在1980-2000年”的豆瓣小组,截止2021年,这个仅仅成立了一年不到的小组,已经聚集了6万多名活跃组员。

在我来看,以“怀旧”为主题的小组讨论,其实并不新鲜。然而,相比于一般的“怀旧”,“假装活在1980-2000年”却别有一番独特的趣味。在这里,与其说小组成员们在分享回忆、怀念过往,不如说他们在赛博空间里过着平行于现实的“第二人生”。在这段“第二人生”中,他们谈论的有关1980-2000年的一切,对他们而言都并非“往事”,而仿佛是此时此地的“当下”。也正因如此,这个小组才会给人带来一种头晕目眩的“穿越”之感。

“假装活在1980-2000年”小组“出圈”后,有媒体在报道中评价:小组里的每个成员,都像是随时彼此配合对方表演的“戏精”——在一定程度上,那些开口满是时代掌故与情怀话语的网友,确实理当得到这份诙谐的赞美。然而,如果仅仅把小组成员的做法看做娱乐性的“表演”,却无疑把这种现象背后的社会心态解释窄了。正如由此衍生出的微博热搜话题“年轻人该不该活在过去”所讨论的,这个小组最吸引人的地方,便在于它提供了一个可以让人“活在过去”的场域。我们对“活在过去”的想象与向往,也决不能简单地和“怀旧”或是“表演欲”划上等号。

只要回想一下自己的心境和与身边亲友的对话,我们不难意识到:内心深处对“活在过去”有所向往的,远不只是这6万多名“假装活在1980-2000年”的豆瓣组员。事实上,不论是在哪个时代、何种环境下,都有想要“活在过去”的冲动。

从理性的角度出发,多数人都会承认:总体上看,社会总归是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进步的——倘若真让习惯了智能手机与互联网的现代人“穿越”回90年代,去过那种在物质与技术上远逊于今日的生活,我们恐怕只会叫苦不迭。但是,在感性的层面上,自带斑斓色彩滤镜的过往回忆,却永远有其无可取代的魅力,让人不禁想沉醉其间。

一个有趣的现象在于:“怀旧”与“复古”这样的元素,在各个时代的流行文化中总能牢牢占据一席之地。然而,作为追忆、模仿对象的“旧”与“古”本身,却未必拥有足以使其复兴的生命力,往往只是在一代人的怀念中升腾片刻,便重新归于沉寂。这种现象从侧面证明了一件事:当我们怀念过去,乃至于想要“活在过去”时,令人魂牵梦萦的,很可能并不是什么具体的时代符号;相比之下,一去不返的青春岁月,以及专属于那时的我们的年轻灵魂,才是我们最想抓住的东西。

当大学里的年轻人坐在考场上,为分数和证书努力答题时,难免会想起小时候只要做完作业,就能和小伙伴们一同玩耍的快乐童年;当职场上的中年人佝偻在格子间里,为家人与生计埋头工作时,也难免会想起年少时勇敢追梦,有大把时间可以去践行理想的自由时光。有些东西,当我们拥有时,我们往往只觉得这是理所应当的,只有在失去以后,我们才会意识到它到底有多么宝贵,但却已经无法将其追回。对童年与青春的追忆,就这样在我们的内心深处刻下了鲜明的烙印,也因此催生了人们对“活在过去”的永恒追求。

其实,没有人真的想“活在过去”,更没有人真的能“活在过去”,包裹在“活在过去”这项叙事进程中的,其实是我们安放成长带来的焦虑与失意的记忆港湾。对此,社会大可不必把“活在过去”当成什么心灵危机——毕竟,谁不想重新拥有曾经的无忧无虑呢?

撰文/林树心

编辑/黄帅

【责任编辑:黄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