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青·学习 >正文

中原突围 出奇制胜

作者: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朱娟娟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1年02月04日

    湖北省孝感市大悟县宣化店的中原突围纪念馆前,青年战士塑像在夜幕下挺立。喻玲园/摄

    扫一扫 看视频

    右手一支步枪高高举起,左手拳头紧握,在湖北大悟县宣化店镇中原突围纪念馆门前,一尊青年战士的塑像巍然挺立。

    枪支直指天际,战士的神情激昂刚毅。75年前,打响解放战争第一枪的中原突围,就发生在这片土地上。

    纪念馆里32岁的讲解员贺佩佩,每次从这尊塑像前走过,都会向战士行注目礼。

    宣化店地处大别山腹地,距离大悟县城约50公里。1月22日,小雨淅沥,多名年轻人来到纪念馆参观。

    1945年8月,抗日战争胜利。蒋介石一边同共产党和平谈判,一边加速调集兵力,向各解放区步步紧逼。抗战胜利后刚刚露出的一丝和平曙光,迅速被沉沉的内战阴霾笼罩。

    位于长江、黄河、淮河和汉水之间的中原地区,自古乃“兵家必争之地”,是蒋介石欲控制全国的首要进攻目标。在这紧要关头,中原解放区军民丝毫不放松警惕,坚守前哨阵地。

    迫于全国人民一致反对内战的压力,1946年1月10日,蒋介石召开政治协商会议,国共双方在重庆签署了停战协定。

    中原军区部队遵照中共中央指示,恪守停战协定,就地停止于以礼山(今大悟)宣化店为中心、方圆不到100公里的狭小地带。而国民党当局则屡屡违反协定,调集30余万大军,将中原军区部队分割成“品”字形,重重包围,并不断进行军事挑衅。

    面对国民党军“假和平、真内战”的阴谋,中原军区部队顽强坚守战略要地,同国民党进行了针锋相对的谈判斗争。

    国民党军假借谈判的掩护,加紧对中原军区部队实施包围的军事部署,同时开展经济封锁,禁止粮油进入,企图将数万军民困死、饿死在宣化店。

    人出不去、补给进不来,中原军区数万官兵犹如困守在汪洋大海中的一叶孤舟上。部队紧紧依靠当地群众与兄弟解放区的支持,一手拿枪、一手拿锄,生产自救坚持“苦熬”,极力维系国内和平局面,以推迟全面内战的爆发。

    1946年4、5月间,国民党蒋介石自认为其内战部署就绪,决计对围困已久的中原军区部队实施大举进攻。

    6月20日,中原军区情报处截获了蒋介石发出的围歼、消灭中原部队的电令。21日,中原局电告中央,请求月底突围。

    突围迫在眉睫!6月23日,毛泽东当机立断,起草电报指示中原局:“同意立即突围愈快愈好,不要有任何顾虑……生存第一胜利第一……望团结奋斗,预祝你们胜利。”

    纪念馆展示的这份手写标有“AAA”“绝密”字样的电报影印件,总是吸引参观者近距离观看。

    1946年6月26日拂晓,蒋介石悍然撕毁停战协定,国民党军开始从北、东、南3个方向分4路向中原军区腹地集结。当晚,八路军、新四军中原军区部队按照预先批准的战略转移方案,分路实施突围,人民解放战争的序幕由此拉开。

    整个突围战役自6月26日起至7月31日止,历时36天。

    当时国共军事力量对比悬殊,国民党军36万余人,中原军区部队仅5万余人。如何胜利突围?

    为掩护中原军区主力部队突围,李先念司令员指挥张体学在宣化店上演了一出“空城计”。

    6月26日凌晨,独二旅政委张体学令警卫营一个排以“换防”为名,秘密赶到宣化店,接替了警卫中原局、中原军区首脑机关的特殊任务。

    这一天,宣化店似乎和往常没什么不同,中原军区司令部照常办公。当晚,为了迷惑来视察的美蒋代表,中原军区特地邀请军调处代表到军区礼堂观看文艺节目;李先念由张体学陪同,仍在宣化店街头散步,并故意与美蒋代表碰面。

    就在美蒋代表观看文艺节目时,李先念等率中原局、中原军区首脑机关悄悄撤离了宣化店地区。

    为了牵制和迟滞国民党军,由皮定均率领的第一纵队第一旅以部分兵力东西佯动,造成东进事态,声东击西,掩护主力部队向西突围。

    “在这36天中,中原军区部队以无比坚强的毅力和大无畏的英雄气概一举杀出重围,粉碎了国民党军的围追堵截,出色完成了战略转移与战略牵制重任。”贺佩佩讲解到,上百次战斗,中原部队毙伤俘国民党军1.2万余人,不过我军也伤亡了8000余人。

    1946年7月15日,毛泽东主席以中央军委名义发电报,指出“整个突围战役是胜利的,敌人毫无所得”。

    1946年8月至1947年1月,胜利突围的八路军、新四军中原军区各路部队,根据中共中央的战略部署,改变战略转移终点,创建敌后根据地,同全国解放区正面战场遥相呼应。

    75载过去了,战士塑像目光之下,大悟宣化店这片土地上,人们的生活宁静安详。

    “中原突围史是一部雄壮激昂的英雄史诗,传承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是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以及铁军精神的继承和发扬。”中原突围纪念馆王炳文说自己的体会越来越深。他的父亲王俊发,在1946年以挑夫的身份,往来武汉、宣化店两地,一路收集国民党军队情报,反馈给中原军区部队。

    “军民一家,宣化店的家家户户,与军区部队联结紧密。”父亲记得,那年5月,几名战士实在没东西可吃,曾向当地一吴姓村民赊了几块豆腐,吴家不要钱,战士们坚持在突围前,将豆腐钱送到了吴家。

    看到一心为人民谋解放的战士们一个个面黄肌瘦,宣化店的群众内心过意不去,自动发起了“缸里匀米、锅里匀饭”的活动,无私支援部队;有老人捐出了自家寿木,支持部队以筑工事。为了表示感谢,部队向宣化店群众赠送了一块“民为邦本”的匾额。

    如今,更多的年轻一代加入中原突围纪念馆的工作中。

    参与《大悟红色记忆》一书编撰出版的龚红焰是一名80后,三年时间里,他和伙伴们走遍了全县17个乡镇,从前期踏访到后期整理、编撰,全是利用业余时间进行,“与先辈们比起来,这些工作微不足道,我收获更多的是震撼与感动。将突围精神传承下去,就是最好的纪念。”

    (本文参考资料由中原突围纪念馆提供)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朱娟娟 来源:中国青年报